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我想谈谈我的想法,也想听听老师的看法。老师:有的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情绪好的时候对孩子会耐心一些,甚至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笑了之;倘若情绪不好,则对孩子的行为处处看不顺眼,甚至对孩子一些正常的游戏也常常找一些理由来责难。这种以家长情绪为中心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诸多的不顺心,但请记住孩子是无辜而娇嫩的,我们应时时以爱心关怀他们,让他们无论何时都不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多数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任性的行为,尤其是在2-4岁最为常见。任性是指放任自己的性子,执意要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对待这类现象,家长必须坚决管教,不能百依百顺。如果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依顺,就会在孩子的意识中形成错误的自我判断与自我认识,以为只要自己有要求,家长就必须应允,否则就不行,这势必使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日益膨胀,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吉莲 《课外阅读》2011,(5):128-128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国家在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超越大多数民族的家庭教育传统——“望子成龙”。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没有哪一位家长不“望子成龙”,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家长教育环节的缺失,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地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过分的宠爱让孩子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过多的干涉不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心理教育的缺乏让孩子不能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许多家长更是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当孩子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或不能满足他们作为家长的虚荣心的时候,对孩子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前,不少家长感觉学前儿童普遍存在任性、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是我们家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的弊端。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是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是虚荣心在作怪,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有;有的是家长思想意识不对,认为都是一个宝贝孙子,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整天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剥夺了孩子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优裕的生活环境纵容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们的这份"爱心"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爱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一剂"毒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也就随之助长。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这些不良性格的养成呢?我觉得:家长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运用延迟满足,让我们的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抗挫,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罗霞 《教育导刊》2003,(1):47-48
不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成长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家长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家长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得不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这样就难免会忽略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可是无论工作怎样忙碌,作为家长,不能推卸为人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父母对其的教育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小学,常常教育家长怎样对孩子说话,比如,学校告诉家长:“孩子的美术作品不够好,你不能说‘你画坏了’,而要说:‘你想想,是不是还能改进些?’而当孩子的功课做错了时,你最好别说‘你错了’,要很委婉地讲:‘你检查一下,有没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做?’”“永远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学校的老师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都能用正面思考的方法对待孩子,他将来也会以正面的方式对待别人。相反的,如果他从小接触的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长要为孩子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要把好家庭教育这一关,对待有问题的孩子,要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对诊下药,使其真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女儿上初中后,老师开家长会,给每一位家长提出警告:孩子在初中阶段,正是长知识和长身体的时候,你们做家长的,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而且尤其要注意的是,初三成绩不能垮下来,初三一垮,则意味着孩子将不能升高中,上大学,那对孩子一生  相似文献   

9.
于瑞 《家长》2004,(Z1)
如今,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但在家教中,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是一个盲点。有的家长对孩子花钱不加限制,为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慷慨解囊;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花钱管束得过紧,即便是孩子的正当要求也非常苛刻。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无法使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也无法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要训练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定时、定量。家长只提出花钱的原则,具体如何支配这些零花钱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在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独生子女有着比以前的孩子更为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娇惯和放纵。使得孩子我行我素、放荡不羁。所以,每一位家长都要正视这种问题.在对待孩子成长发展的历程中.要时刻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做到严而不厉、爱而不溺。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孩子与人正常交往也是一种能力,家长应该懂得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孩子与他人交往,帮助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家长自身要克服交友的一些思想误区,共同构筑起与人交往的桥梁,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总会犯些错误。孩子犯点错误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当孩子有不正确的言行或不良习惯时,家长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要给孩子以适当的帮助和教育。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犯错的孩子,对孩子犯错误的前因后果了解不足,只知道一股脑地责备孩子。结果是家  相似文献   

13.
家长对待弱智幼儿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为溺爱,认为已经弱智,各方面都比别的孩子差,因此百依百顺,很少花时间、精力去教育;另一种是厌恨,孩子常常闯祸,大小便弄在身上,给家长带来了很多麻烦,因而经常遭到责打。不论家长采取哪一种态度,对孩子的性格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对待弱智的幼儿仍然要  相似文献   

14.
<正>荷兰的家长对待子女与中国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方式方法截然不同。读了《孩子,我花中国的家长们最重视的莫过于子女的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中国人拼的就是孩子。与此相反,在西方,对待孩子,社会公认的价值理念是"再富不能富孩子"。以我所在的荷兰为例,孩子从小就被普遍穷养。荷兰人对孩子非常"苛刻"和"吝啬"(lìnsè)。很多孩子从小到大穿的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穿小了的衣服,大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2014,(11):27-27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会时刻观察、学习、模仿家长的言语举止,然后照着家长的样子去做。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家长要好好对待孩子,细心、耐心,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以爱的方式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6.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当今的孩子意志薄弱。吃不得一点苦,自理能力差,遇有不良环境或困难表现软弱、不知所措、依赖性太强,他们感叹在意志力方面是“一代不如一代”。事实确是如此,90%以上的设置困难和实际问题都是求助依赖家长。更有甚者,最近,我从报纸上看到:有的高等学校的新生还要家长领着入校,入校后不会洗衣服、叠床铺……,要家长定期上门服务。造成这种情况固然与部分孩子的娇弱性格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抚育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对孩子从小就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要求不分好坏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唯恐孩子吃一点苦,从而滋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独立生活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范丰梅 《家长》2014,(10):31-32
正现在提倡赏识教育,许多家长也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激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时时处处原谅孩子的小错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时,你会怎么做呢?笔者接触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发现家长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18.
一、父母首先要安慰孩子责怪孩子无能,教孩子“以牙还牙”,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简单对待,武断处理问题,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做法会造成孩子失去正确的是非观,心理上感到压抑,有委屈不敢向父母诉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孩子之间的事情引起家长们之间的不和睦。老师对孩子间的交往负有一定的指导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纠纷,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找欺负别人的孩子或其家长谈话,协商教育。孩子被小伙伴欺负,你可以这么办@金马  相似文献   

19.
曾先后去过新西兰好几回。在那里,我注意到了新西兰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做事做人要有规矩新西兰的孩子做人做事都比较守规矩,他们都知道,不可与家长无理取闹、发脾气、耍赖;不能顶撞老  相似文献   

20.
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生受益。选择一些“看图识物”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为其选择适当的图书并耐心为他讲解,做到持之以恒,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孩子在3岁左右,大多数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渴望了解、认识世界。因此,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看图识物”等方面的书给他讲。如,选择一些动物图画,家长每次都大声告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