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书育人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目标。“教书”一般指传授知识;“育人”一般指对学生进行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还应该包括心理品质的教育。心理品质一般指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等)、情感(情绪、情操等)、注意、意志(决心、信心、恒心等)、个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的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对于学生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因此,哲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待儿童智力的发展上认为 :“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 ,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 ,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学情感包括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习惯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创设愉快和谐的气氛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 ,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数学教学激发兴趣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思维起点和思维兴奋点。思维兴奋点是指人在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思维高度活跃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和自觉性高。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知智慧”。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激情引趣,启思授法,反馈调节”的做法。激情引趣一、激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活动及其效率,是他们的认知系统(主要指知识与能力等)和动力系统(主要指兴趣与情感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整体作用的结果。因为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必然会伴随情感的活动。为此,我们从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体会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其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语文教师不但要数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但要研究怎  相似文献   

6.
“情”,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这里讲的“情”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投入,对学生的爱、尊重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学生在学习情感总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逐渐萌发,进而进发出对教师的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7.
王攀 《考试周刊》2014,(44):148-148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主要由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构成。思维的智力品质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转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教师方面来讲,主要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正确运用体态语言、直观教学手段等,在学生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性格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教学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模式向注重学生学习情绪和意志激发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利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亲切”、“激发”、“诱导”等“非教学因素”,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注意”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情商(EQ)是智商(IQ)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会智力。它是“人类在向社会人转变与形成阶段中获得的一种社会智力结构,通常指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时形成的情感体验、情感思维、情感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冼吉昌),如动机、兴趣、意志、情绪、性格等。而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促使学生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也就是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蕴含着丰富的情…  相似文献   

10.
“导学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导”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学、认识、理解 ,并积极探究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首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参与教学过程。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较少 ,基础较差 ,但好奇心较强。为此 ,教师更应加强引导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情感教育。教育是有情感的 ,离开了情感教育 ,只能走入单纯传授、枯燥的死胡同。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将情感因素融入英语课堂,努力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节课中教师要考虑把握好情感渗透的节奏。1."诱"情——充分调动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导课设计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自尊、自信等除智力性因素以外的学习因素。教师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听说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积极调动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听说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的心理现象,如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李吉林同志的情感教学取得成功就是一例。实践证明,复式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些优势是潜在的,不是自然而然地出现的,因而需要挖掘和培养。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坚韧性。复式教学要顺利进行,必须认真解决干扰与注意这一矛盾,教师可以利用“动”、“靜”的干扰,对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是学习的触发器,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学习过程的连接点,是学生通往知识、能力和情感意志多方面能力素养的重要抓手。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真正发生需要学生“亲自”思考和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非充当教师的“旁观者”。“问题导向”本义是指“以解决问题为方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导向”教学是指利用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沉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习得能力,形成素养。  相似文献   

15.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克服其生理障碍,消除其心理疲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教学效果。一、创设兴趣情境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教师一定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激趣”,培养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首先要精心设计导入,“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活动有关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因素。教师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那些在教学中必需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外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及其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等。 教学是一个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系统。教育的产品是人才及其人格。教师的智力因素是必需的,但是,当其超过一定水平之后,也就不再明显地起作用。学生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还有品情的学习和感情的学习。教师的知识会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等同样会影响学生,而且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在教学中调整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学会调整自身情感、言语、风度、仪表及教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善于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各方面去了解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兴趣、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指向性(范围)和集中性(深度)的具体反映。“注意”是有选择性的,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类。无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是“无意注意”。它是随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对比度以及个人的兴趣、需要、情感等主观状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兴趣、意志、情感”的培养作了初步探索。一、兴趣对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有过一段生动的描绘:“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教师培养,教师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背景下,教师已不仅仅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被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意志、性格、情感等而言,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及能力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若能在注意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所起的动力作用,那么,就会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谈几点看法。一、“乐”中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内容生动有趣;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应用中产生乐趣;数学与四化建设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有关几何概念时,先列举学生熟知的实例,丰富他们的感知,建立表象,逐步抽象概括出几何概念,学生便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而乐于学习;在揭示有关数学规律前,教师设置悬念学生感到新奇,急于知道其中的奥秘,在这趣意横生之时,教学新知识效果定佳,使学生获得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