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典型模型所给出的物理机制往往是许多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和基础,典型模型既是物理知识的综合,又是能力和方法的载体.当遇到一些陌生的复杂的问题时,就可联系上相应的模型,从而迅速地把握问题实质.其实,学生学习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抓住典型就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深化,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到书店看一看,教辅用书一大堆,习题资料买不完,更别提让学生把习题都做尽了。在物理复习中,是不是习题做得越多越好呢?笔者认为,在高三的物理复习中,除了熟练记住物理规律和概念以外,还要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建立物理模型,加强典型例题的使用效力,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复习巩固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物理题蕴含着概念、公式、规律间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理题目的无限化.1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无论是平时单元测试,还是高考,出现的各种失误中,审题错误可算是最常见,而又最令人惋惜的失误了.审题能力差说到底是习惯、方法问题.要提高审...  相似文献   

4.
5.
对学生进行物理模型思维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物理背景和物理过程模糊的问题中,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和物理本质,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寻找合适的物理规律和教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7.
学生学习课本中基础知识的目的是要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但真正应用到实际问题时 ,往往又会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 ,应该是由被理想化、模型化的课本知识与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之间的差异造成的。1 规则性与变异性的差异模型及其规律是经科学的方法简化的实际问题 ,其表达形式尽可能直接和概括 ,即具有一定的规则性 ,而客观实体质却隐藏在表面的现象中 ,被各种次要因素所干扰 ,是物理模型的变异体现 ,如何剔除这种变异性 ,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障碍。2 单一性和多重性的差异因为物理模型其表述形式简单明了 ,每一…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练习和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分析判断电路故障也是一类常见的题型.电路故障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电灯不亮、电流(压)表无读数、电流表(或电源)烧坏,某用电器或电表接线断开等等,但归根到底,其物理实质只有断路和短路两种情况.只要透彻理解断路或短路时会发生什么物理现象(断路时电路不通,无电流通过,电灯当然不亮,电表无读数;短路时电流强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张要贞 《教师》2012,(10):104-104
将物理问题转换成物理模型就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易于探究物理事物的本质,从复杂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抽象出研究对象的简化描述的模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任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模型变换能力,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上的。物理习题就是依据一定物理模型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模型”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这种能力要从识别和分析物理问题、"问题原型"的衍生和再造、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入手;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丰富"问题原型"的储备及迁移"问题原型"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直觉判别的习惯,形成数理结合意识,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过的知识有的可能已淡忘,有的可能原来就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很完善、很条理,所以复习是不可免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电磁感应问题为载体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根据我教学过程发现的两个典型例题为例,希望给同学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图1例1如图1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倾斜放置,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两导轨之间距离为L,导轨上端m、n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虚线ef为磁场边界,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的光滑金属棒ab从距离磁场边界.S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接入两轨道间的电阻r,其余部分的电阻忽略不计,ab、ef均垂直导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一般经过问题表征、寻求解法、实施解法、监控结论、讨论反省5个阶段,它们紧密相联。思维定势、问题情境、功能固着、知识经验是影响科学问题解决的四大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问题解决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解决物理极值问题,突出体现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突出物理思维,二是强化数学思想.下面结合两个典型题目的不同解法给以比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是以日常生活中实际现象、实验现象为基础的,而我们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大多是理想化条件下得出的。原始物理问题需要通过分析、简化,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成为抽象物理问题(即物理习题)。在具体的习题训练中,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情境,要通过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以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热综合题是各地中考的重点,若将此类问题与电路设计进行整合,将会成为中考能力考查的热点。本文通过两个典型例题的分析,介绍这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和求解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立意深刻、开放型问题。由于不少学生缺乏对这一新题型的了解,致使在答题中往往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为此本借用典型例题来谈一下这类题型的特点,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物理模型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梳理了物理模型与实际问题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