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向死而生     
主持人语 说“死”,其实是在说“生”。正是对生的苦苦依恋.人们才一直纠缠“死亡”这个话题。就像高僧们说“放下”,其实正是“放不下”;就像人们呼唤“和平”,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战争”。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美好珍贵与死亡的恐怖可怕,让我们这个忌讳言死亡的民族一直在否认与回避,而生活在当今这个具有现代性和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如何理性地看待死亡与更好地进行死亡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为之探索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向死而生     
生与死就似一对互相掐住对方喉咙的兄弟,对峙着,此消彼长。就人类历史长河而言,生与死始终未分出绝对的胜负;就个人而言,死生也只不过是一个灵魂活动的时间表,就似我们有时需要休息,有时又必须工作。然而,不论生与死,都是最接近灵魂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4.
“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它引导人们探寻死亡的本质,追求生命的价值。结合死亡教育的内涵,重视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海子认为死是必然的,生存是虚无的,但他并没有沉沦在虚无的境界中。面对死亡,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先行到死中去",达到他对自由追寻的目的。"太阳"、"土地"、"天空"等是海子死亡意识的承载物。海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有助于唤起更多人反思,乃至拯救当前所处的贫乏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暗夜舞蹈》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自2001年出版后,得到了文学界高度的评价。本文着重从追寻昨天的传说:另一种视角的营构和向死而生、青春死亡的另类书写这两个独特的角度来阐述《暗夜舞蹈》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向死而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本体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人与海》体现了根植于有限物质性存有的无限精神追求的人性两难:一方面它体现了叔本华式的人生虚无的悲观主义(老人捕鱼结果的失败),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海德格尔式的对自我本真存在的积极诉求(老人捕鱼过程所体现出的高贵人性),这种对人性两难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决定了人生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悦 《文教资料》2013,(17):22-24
舍伍德.安德森和海明威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其代表作《林中之死》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两位作者最经典、最成熟的作品,二者都突出表现了死亡这一主题。本文比较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死亡意识并浅析其成因,通过对比可知,虽然两位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死亡体验,作品也创作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两位作者的死亡意识有着很大反差,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用遗言写死亡,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哭喊叫嚣,反而宁和平淡,却悲得厚重。常规教学难以突破悲剧审美瓶颈,故反思重构教学思路,打破传统,倒吃甘蔗,从而让师、生、作者、历史在人性的光辉中产生共鸣——反对不义之战,珍惜和平,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10.
冯陶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111-112
活着与死亡是人生的两大基本问题。踯躅于生死两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生成了不同的生死观。余华的小说《活着》展示出了中国人典型的生存方式,顺天知命,以生抗死,对死亡进行了否定;波伏瓦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则阐释了‘死亡的意义与价值,肯定了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11.
对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人永远是最高的原则。正视死亡,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的生存哲学。在“死”的阴影面前,鲁迅的“赶紧做”是对生的留恋,也是对死的抗争。鲁迅对人的思考是以生命为本位,因此对中国在几千年极权统治下的屠杀、暗杀与酷刑问题特别注意,对害着革命热的中国问题也有独特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死亡,鲁迅抱着明知是“坟”还要“走”下去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过客”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有着内在的契合与神会。  相似文献   

12.
《鸟啼》是英国作家劳伦斯写于1919年的一篇散文,《教学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解释是,不久前英国经历了极为寒冷的冬天,当时有大量鸟儿死去,冬去春来鸟儿生命的复苏成了作家写作的直接动因.也有人把刚刚经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因为劳伦斯是反战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创伤让他铭记深刻,于是他借自然界的一种生死轮回现象来抒发对生命的思考,这诚然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伍尔夫和海明威两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反复显示了对生与死的诠释。本文通过对伍尔夫的《飞蛾之死》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分析,看出死亡意识中展现的生命美。  相似文献   

14.
赵璐 《成才之路》2012,(12):98-I0015
时下,一种新的网络文体——“三行墓志铭”备受学生追捧。 墓志铭作为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历来给人感觉有些沉重。可是在网络时代,无论是学一段电影中的“人生告别会”,还是写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墓志铭,那些略显调侃却又不失理性的语言。既将现实的情绪幽默表达,又感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5.
死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舍伍德·安德森在其作品《林中之死》中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妇人的死亡故事,展现了人类灵魂的卑微与善恶。真实地渗透了安德森的死亡意识。故事情节虽简单,安德森却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死亡描写得哀怨动人,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6.
曾平标坚持“坐正”的创作理念,通过搜集、辨析、整理湘江战役资料,实地探访、考察湘江战役遗址,创作了《向死而生》这部红色文学作品。《向死而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通过红军战士、史料工作者、民间传承者以及脱贫民众的“声音”为湘江战役作证,在呈现历史与现实互为佐证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复调式叙事风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及革命精神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7.
查克·帕拉纽克于1999年发表的小说《幸存者》是一场关于"死亡"的不同意识间的对话。虽然作者在篇幅上对不同的死亡观给予了平等待遇,但其在叙事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倒数"策略突显了作者在死亡观上的海德格尔情结。同时,作者又通过死亡过程中的"繁衍"行为和"艺术"追求来中和"向死而生"的悲观主义色彩,使"向死而生"这一死亡观在一场不公平的对话中取得了凌驾于其它死亡观之上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生终结的死亡问题,无论在庄子还是在海德格尔那里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死亡既具有相同的一面即存在者在世沉沦中对于死亡的逃避,又具有不同的一面即庄子的死亡观是依乎天道、顺其自然的、洒脱的,“以道观死”面向“道”;而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凝重的、有责任的,人应该听从“良知”的呼声并具有“畏”的勇气,不能总沉沦于常人,是“向死而在”面向“在”。  相似文献   

19.
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直面死亡,积极思考和筹划人生的生命哲学观.这种生命观鲜明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福贵及其妻子家珍面对生活中的诸多苦难所表现出的那种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上,也无疑有助于我们树立坚韧不拔的人生观,对自身生命意义和现实生活进行关注和反思,进而减少当前社会存在的"奶头乐"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20.
“死亡”这一看似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很容易进入孩子的生活领域,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日常教育体系中,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教育却很少涉及。事实上,不敢触碰死亡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我们可以选择用文学教育的方式温和地对学生进行死亡文学的启蒙教育,用文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死亡,试着去了解生命的本来面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他们在文学的阅读中感受生死之痛,同时也体会到爱、勇气和希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