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3月5日清晨,我接到叶小沫老师的电话,叶至善先生已于昨日上午溘然辞世了。  相似文献   

2.
周谊 《出版史料》2011,(1):45-45
2010年12月8日凌晨,许老走了!他走得那么仓促,又那么平静。去世前夜,他留下一封催促美术分类全集尽快收尾的信就悄悄走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中国出版界一颗闪亮的巨星划过长空悄然西沉。我们无比悲痛!  相似文献   

3.
吴昊 《新闻与写作》2006,(12):32-33
没想过他是正部级高干,新闻界大名人。只是在他离开我们以后,忆起当年那些场景,才觉得那样的岁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很多事。难用巧合、偶然等词说明道清——在嘎隆拉隧道打通的头一天,也就是西藏墨脱即将出现真正的公路前夜,对那片神奇的土地情有独钟的解放军报社军事部原高级编辑周宗奎同志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5.
程绍沛 《出版科学》2009,17(5):95-96
阙道隆同志精于编辑,成绩卓著;致力于编辑学研究,卓然成家.但他一生为人低调、待人谦和,从来不愿麻烦别人.2008年3月是老阙80岁生日,出版社领导和业界同仁提出为他开一个编辑思想研讨会,他极力坚辞.  相似文献   

6.
有幸在李庄同志领导下工作了十几年,他是我的领导、长辈、老师,也是我的同志和朋友.按说我应当称他"李总"或"李老师",但是报社早已约定成俗,众口同音,连工厂的工人都叫他李庄.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15日上午9时多,最后送别至善同志以后,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令人追忆,令人怀念。  相似文献   

8.
墙上的镜框里是穿着长衫,昂首前行的鲁迅先生的像片,书柜里满满地排列着良友版的各种图书,写字台上是有些散乱的书刊和摊开的信稿。小客厅显得十分雅致和宁静。我和他坐在临窗的小沙发上边喝茶边聊天,较多的是我聆听着他的谈话,娓娓地。和家璧同志已有过多次这样的小谈,只要有机会去上海,我都在这小客厅里受过他的亲切接待,有时也被留在那里,和他一起享用由他夫人烹制的佳肴……三十年代位于北四川路海宁路附近的良友图书公司和《良友画报》、《良友文学丛刊》等,于我都并不陌生;但开始和家璧同志交往,则已是七十年代后期的事了。可能出于对…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和编辑工作叶至善我的父亲叶圣陶生于1894年,1988年逝世。他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他进商务印书馆正式当编辑,是1923年年初。在这之前一年,他和朋友们一同编...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月25日,王益同志走完了他92年的人生旅途.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他的音容笑貌,半个世纪以来对我的关注和指导,历历往事一一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1.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经典之作,其较为完整地折射了该书编辑、著名出版家叶至善所坚守的幼童本位这一编辑理念.本文通过梳理《小蝌蚪找妈妈》的成书过程,对叶至善幼童本位的文字加工和插图设计理念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圣陶仁丈晚年的诸多活动,全都靠至善大哥参与和协助。圣陶丈一向奖掖后进,认真待人;至善大哥凡有客上门,总是侍立一旁,很少一起坐下。这是我从诸多朋友处都如此听说的,也是我经常亲眼见到的。连我这样直接的晚辈,至善大哥的小弟弟上门,有时也是如此。这当然是因为他忙,无暇坐下一起谈天之故。总之,为了让圣丈能更好地工作,至善大哥一切服从父亲的需要,把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二位。这已成为至善大哥留给众人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3.
胡德培 《出版史料》2006,(2):96-100
楼适夷同志,我们习惯地称呼他楼老或适夷同志。1905年,他诞生于浙江余姚,显然是我们的老前辈。没有想到,在他已过八秩高龄的时候,我与他却有一段直接的亲密接触。一1987年初,我受命到《新文学史料》担任副主编。当时,牛汉是主编,楼适夷是顾问。他们都年岁大了,平时不到班上。3月14日,我随主编牛汉及编辑部的李启伦、丛培香等同志去楼老家里,看望他,并请示工作。楼老已是八十二岁高龄,仍时刻关心国家、关心革命,从编辑部的工作谈及文学界、出版界的状况,并且不断谈及党和国家的大事,询问情况,发表感慨和议论,表现出一位老同志、老革命的热忱…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初冬,我从天津专程去探望恩师戴文葆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心慌,急急地赶去.一推开门,戴老正在笑眯眯地等着我.他高兴得很,两手推着我的双肩,硬把我按到客厅里的旧沙发正座上."这几天学校怎么样?"老人忙不迭地问.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每隔几天,总会有他的信或电话到天津.多少年来,我一直想,老人家这个南开的特邀教授真是当到家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牵挂.  相似文献   

15.
卞峰煜同志是档案系统的先进代表,他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分别给予高度评价。浙江全省和全国各地档案部门迅速掀起向卞峰煜同志学习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和哲嗣至善先生,以“叶氏父子”之称,誉满书界。至善先生从小就生活在父亲身边,朝夕相伴,亲受教诲。学生时代起,他就不倦追求知识,爱好古文、诗词,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浓厚的兴趣。他有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喜欢创新,常有闪光的思想。抗战期间,他们全家在四川。  相似文献   

17.
1953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最先实行股份制的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诞生了。一家国营出版社和一家私营书店两厢情愿地结合在一起,到现在整整半个世纪了。两社联合,成立了公私合营的股份有限公司,谁来当常务董事呢?这个头衔落到了三个名人的头上,第一位是当时青年团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第二位是原开明书店股份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我写了一篇悼念袁小眉的小,郑津舟同时写了《哭小眉》诗四首。不意隔了四年,现在又要哭别津舟了。  相似文献   

19.
陶膺 《出版史料》2010,(4):27-31
1949年7月,我进入上海三联书店《英华大词典》编辑室,在郑易里同志的指导下做《英华大词典》索引的编辑工作。1950年7月调来北京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分配到范用同志主管的期刊出版部校对科工作,1952年随范用同志调到总编办公室做编辑业务管理工作,一直到1991年1月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我在范用同志手下工作了四十年。  相似文献   

20.
曹成章 《出版史料》2010,(3):104-105
曹余章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我还经常想起他。我们相识于1983年,我出任浙江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而他是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当时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四省市正在合作编写出版六年制小学教材;上海、江苏、四川、浙江四省市又在合作小学教师进修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