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的原则体现在军报中,就是我们的报纸宣传要贴近基层、贴近战士。2001年3月,军报三版开辟专栏《战士视点》,专栏创办的宗旨是:替战士说话,为战士解忧,帮战士明理,让战士发言。这个专栏已得到基层官兵的认可,受到广大战士的喜爱,战士们形象地称它是军报给他们开设的“焦点访谈”。2003年中宣部《新闻阅评》第201期说,  相似文献   

2.
笔近期翻阅1998年7月迄今两年多时间的《解放军报》、《战士报》,结合编辑同行的实践,力求较系统地归纳总结出制作军事消息标题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我军各项工作落实的终端,战士是我军各项工作的基点和起点。作为我军政治工作重要载体和阵地的解放军报,就应该把基层作为自己的重要服务方向,把战士作为自己关注的主要目标。让我们欣喜的是,解放军报已告别一度出现的“离兵”现象,采取了“零距离”接近战士的策略,开设了一些充分关注基层、热情为战士服务的好专栏,其中包括《战士视点》这个深受好评的专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贝骁 《军事记者》2007,(6):30-31
刊发于《解放军报》2007年1月3日《现场短新闻》专栏的《元旦,我们在边防踏雪巡逻》一稿,因其选取节假日某边防连官兵踏雪巡逻的真实感人故事,彰显了广大边防一线官兵不畏艰险,保卫国家安全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情怀,受到社领导和部队基层官兵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军报和全军各军兵种报纸,刊登了许多原汁原味反映官兵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原生态新闻”,大大增强了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原生态新闻”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新闻品种;编辑“原生态新闻”,业已成为编辑探讨的一个话题。如何编发“原生态新闻”,从而使我们的报纸宣传更加生动感人?相信这篇编辑体会,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2日,《解放军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消息《基层中队“饭前说事”画上句号》。这篇从基层常见的事情中挖掘的新闻一经见报,便引来不少好评,还被评为军报当日好稿,由此可见,司空见惯的事情当中未必没有新闻,这篇稿件告诉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要“熟视无睹”,因为有些“一碰就响”的好新闻就蕴藏在其中.  相似文献   

6.
广州军区驻桂某部坚持在官兵中开展群众性新闻报道“练笔”活动,连续多年被军区联勤部、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今年以来已在《解放军报》、《战士报》、《广西日报》等军地报刊、电台发表稿件20余篇。为给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练笔”环境,该部筹集资金10余万元,建起了一个有藏书6000余册、报纸40余份的图书室,并随时向官兵开放。同时,该部依托局域网,建立了电子图书室。为提高官兵的写作能力,他们邀请驻地和上级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来部队辅导授课,使“练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走过80年辉煌征程的人民军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每一个英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壮歌。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9日、20日,《人民海军》报和《解放军报》分别在二版头条位置突出刊登了题为《课堂设在小岗村》的新闻特写。稿件见报后,读者纷纷打电话称赞其选择角度新颖。它通过一件具体小事,反映了基层部队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大主题,与军报曾经刊登过的《农家小院一堂课》、《透过雷达屏幕喜看国力变化》等稿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对部队开展政治教育有指导意义,对新闻工作者如何发现和提炼新闻、编辑稿件也不乏借鉴。  相似文献   

9.
3月下旬,《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与特约通讯员覃照平等合写的通讯———《一个战士心中的“先进性”》一稿。从采写这篇新闻至今,已有三个多月时间了。回味这次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记者在采写新时期战士的新闻时,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认识问题方法,必须把视角“抬高一度”。多少年来,新闻记者“眼睛向下”,以扎实的作风、朴实的文风,反映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士兵的形象。回望我们新闻记者笔下的基层士兵,多是纯洁善良,忠诚老实,其形象表现多是灰头土脸,满口方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9日、20日,《人民海军》报和《解放军报》分别在二版头条位置突出刊登了题为《课堂设在小岗村》的新闻特写。稿件见报后,读者纷纷打电话称赞其选择角度新颖。它通过一件具体小事,反映了基层部队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大主题,与军报曾经刊登过的《农家小院一堂课》、《透过雷达屏幕喜看国力变化》等稿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对部队开展政治教育有指导意义,对新闻工作者如何发现和提炼新闻、编辑稿件也不乏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报道:日前,沈阳军区某高炮旅退伍战士孔令杰从河南省南阳市打来电话说,他已正式成为南阳日报社新闻部编辑。孔令杰原是该旅三级土官,入伍第二年就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任报道员期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报刊上发表稿件784篇,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相似文献   

13.
20余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连队战士报道员,到团、师、军新闻干事,再到《解放军报》的记、编辑。回顾这条虽不辉煌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成长之路,我有一条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越是同行、越是同吃一锅饭、同揭一杆旗的“自家人”,越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否则,就越容易出现“一家人常说两家话”、“最陌生的人是自己人”这样的滑稽和尴尬。2001年元宵节刚过,《解放军报》年度记会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一个记的凳子尚有余温、编辑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的“老”记、新编辑,我发现不管是会上还是会下,编辑、记之间,最热切的渴望、最迫切的期盼,是希望彼此能够有更多的沟通、更深的理解。联想起平日里经常听到有的作抱怨“真不知道编辑是怎么想的”,而编辑又常常感叹一些作“说了那么多还是没领会我们的意图”这样的“残酷现实”。我更加感觉到通过《军事记》这个桥梁,加强记与通讯员队伍沟通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我谈了上述感想并提出上述建议时,《军事记》的领导和编辑们非常重视,当即决定推出《编辑心语》这个小栏目,并厚爱加错爱地让我来先开几炮。面对记、通讯员队伍中的如林好手,面对编辑阵容中的方家硕儒,我战战兢兢地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唉,不多罗嗦了,反正是聊天,聊得大伙觉得中听,我就多聊它几回。如若大家听得乏味,不妨直吹“口哨”,我会赶紧闭嘴,另请高明。  相似文献   

14.
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期间,有11个年头在理论处当编辑。理论处的几任领导叶寒青、林平、吴牧华、卢文华和许多老编辑的品格和工作精神,给我很多教益,至今难以忘怀。翻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解放军报》的《思想战线》专版,在文章作者中,可以见到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李嘉。这是理论宣传处编辑常用的一个共同笔名,与这个笔名类似的,还有李增之、黎佳、施佳等等。处领导、编辑自己撰写的文章,有时也用这类笔名。当时,《思想战线》专版刊登的稿件,许多是部队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撰写的。这些同志生活在部队,实践经验丰富,部队现实…  相似文献   

15.
若想对我国新时期军营本色有所了解,不妨关注一下解放军报的“兵说兵事”栏目。从2001年初开辟该专栏至今,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打造,“兵说兵事”已成为军报的品牌栏目,有点像央视的“焦点访谈”,在全军有着广泛的影响,阅读该专栏,成为读者的一种期待。在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中,“兵说兵事”金榜题名。该栏目之所以在军内外众多报刊专栏中脱颖而出,从栏目的定位到插图都有着许多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除夕之夜,正是辞旧迎新、万家团圆之时。而《解放军报》夜班的同志为了即将到来的马年的第一张报纸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沈阳军区联勤第二分部新闻干事。从入伍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对新闻报道工作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先从“萝卜条”、“豆腐块”写起,后来到政治处当了报道员,上军校时是学员队报道组组长,毕业后不到半年就被抽到机关专门从事报道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关心和指导下,特别是在军报编辑老师的教导下,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去年,我被军报选为特约通讯员,深感“特约”二字之重要。一年来,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通过《通联情况》这一学习阵地,了解了军报宣传动态,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一年来,我在军报上稿8篇,其中反映大连第2…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盐阜平原一座小镇里,一名性格风风火火的青年带着梦想走进军营,与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当年的追梦青年已成长为一名师职领导干部。这位青年就是曾在团、师、军机关担任多年新闻干事,在新闻战线上做出骄人业绩,被《解放军报》、《人  相似文献   

19.
钱晓虎  谭洁 《军事记者》2005,(10):15-16
在我们看来,这次中俄联合军演宣传,《解放军报》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并取得良好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和战士们离得最近、贴得最近。整个演习期间,前方报道组的记全都深入到了参演部队,和战士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冲锋。近距离、全方位、长时间地接触战士,不仅使报道的字变得更加自然、生动、活泼,更让我们感到了一名军事记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20.
曲延涛 《军事记者》2007,(10):21-21
"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报道已经划上了句号。回想起在前方采访报道的40个日日夜夜,翻阅着多少次挑灯夜战写就的一篇篇文章,心中几多感慨。若说体会最深的采访经历,则是刊发于《解放军报》8月7、8、9日《友军掠影》专栏的《军人气质养成从"擦军靴"开始》、《军营设施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作战》、《俄军处处都"较真"》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