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像”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2.
鲁瑾 《新闻实践》2005,(6):50-51
近年来,记者的饭不那么好吃了,拒绝采访、碰钉子的情况成了记者工作中太过平常的事。那么,记者应怎样对待“拒绝采访”呢?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以前媒体高高在上的优越性已经不复存在,媒介与受众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已被人们日益认识。媒介开始注重受众调查,有了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2,(3):19-20
马年春节,《解放军报》连续在一版推出“春节,在鲜为人知的地方”专稿。从初一到初七,共有8名记从戈壁大漠、高山海岛、茫茫雪原,发回一组7篇亲历式报道。其中1篇因服从当日大事未上头条外,其余6篇全部在一版头条刊出,每篇都配有记感言和照片,并辅之以精美的栏头、框线,浓眉大眼,非常醒目。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的社会新闻,从新闻来源上,热线新闻和司法类的案情报道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大类.在传媒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把社会新闻做成独家新闻,已经成了不少都市类报纸新闻抢夺战的核心武器.读者希望从这则新闻中了解到什么?这则新闻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如果把这几个因素考虑进去,一则普通的案件报道或者热线新闻,就可能做出胜人一筹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包云 《新闻战线》2012,(1):22-2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中央电台")是有着七十多年光荣历史的国家电台。这次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既是对我们继承传统作风、加强自身能力、提升业务素养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新闻队伍媒体责任的一次重新锻造。中央电台提出,通过该活动,诞生一批"眼睛  相似文献   

6.
媒体报道概览10月23日,事件发生.11月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第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作者成希曾在访谈时透露:"事发十几天,杨武跟很多媒体求助过,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找到了南都,我立即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应他的请求报道此案.")  相似文献   

7.
一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出自<论语>的话意思是说,对于民众只能让他们去做什么事情,而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光飞逝,今非昔比,"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在巨大的不幸与悲痛中,也发生了以往任何一次灾难中不曾有过的事情--百姓成了知情人,这条千年铁律被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以及空前公开的新闻报道所打破!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话题围绕一个记者朋友的一次采访经历展开.这是一位名叫"子夜的昙"的记者朋友贴在网上的一个帖子,先请大家看一下: 那年春季,一个7岁女孩的照片和病历被一家大型医院的护士送到了我的手中,照片上的女孩长得十分美丽,但却有着一双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的大眼晴.  相似文献   

9.
在2011年度浙江省新闻奖的评选中,浙江老年报的3篇作品分获二、三等奖,这是浙江老年报公开发行以来,实现浙江新闻奖"零的突破",并且是含金量极高的消息和通讯类作品。此外,浙江老年报还成为浙江省专业报好新闻评选的大赢家,获奖作品涵盖了消息、通讯、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温暖,跨越时空,持续翻涌激荡在祖国大地上。从春节前后到盛夏8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思考课题、行动主题和职业命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成了辽宁日报每个编辑记者案头、笔头、心头时刻萦绕的自省三问。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其实,对于在全国省级党报中率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求证如何“求” “求证”栏目的特点决定了其准确性和逻辑性要求都更高.反复求证,边求边证,体现在选题确定前的反复讨论、详细策划案的反复制定、采写过程采编双方的反复沟通、上版后稿件细节的再三推敲.经过探索,把筛选有用信息、避免报道差错、保证新闻真实的有效做法落实成为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正当"小悦悦"事件带来的道德冷漠令人不寒而栗时,胶东在线报道的烟台龙口"最美女孩"刁娜滚滚车流中救人的爱心义举瞬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随后由胶东在线发起的"爱传百城——寻找最美的你"活动更成为这个冬天温暖的一抹亮色。此后,"寻美"活动由南至北,从东到西,在全国百座城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心热潮,12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对活动予以关注报道。一个地方网络媒体,如何在全国掀起一场舆论热潮?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9日,江苏省《江南晚报》根据热心读者报料,独家报道了《三亚军地全力抢救精心护送她回锡》的消息,在江苏省无锡市民中产生很大反响。随后,无锡本地多家媒体竞相报道。这一新闻竞争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议,不少人认为本报“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在后续报道中落了伍。这个评价令人深思:近年来,新闻同质化竞争、读者群体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灵机一动之后竟欲罢不能2001年临近年终的一天,《新闻记者》的编辑们开会讨论研究新一年的办刊思路,商量策划新的选题。议论中,大家感觉到,虚假新闻报道在媒体上多了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也难以容忍。心生一计:评选十大假新闻,以此重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呼吁新闻业打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