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世界新闻报》事件可以看出,西方媒介用自己的理论打了自己的脸,反映出西方新闻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媒介自由、客观、公正、真实、独立的新闻理念与实践的背离,西方媒体与受众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均迷失了方向,媒体传播低俗信息,受众消费畸形信息,媒体监管无力,媒介呈现金钱利益至上的病态。这揭示出了西方新闻价值观和新闻理念的诸多深层次弊端,这些弊端的根本是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爆料称《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这篇报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掀起了轩然大波,并直接导致了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被迫停刊。在其7月10日出版的最后一期头版以谢谢,再见的黑白大字与读者告别。  相似文献   

3.
英国百年老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倒闭,在传媒和出版界引起重大反响,成为轰动全球的新闻事件。目前事态正在发展,英国政府和司法部门已介入调查,该报上司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出席英国议会下院听证会接受质询调查,包括前执行主编等多人已被警方逮捕,新闻集团旗下的其他传媒有的也可能被卷入丑闻事件。为什么有着  相似文献   

4.
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小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于2011年7月10日关张歇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媒体遭遇新闻官司而受到处罚的事例并不鲜见,但这次却有些不同。7月5日,英国的严肃报纸《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爆料:《世界新  相似文献   

5.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停刊。随后,引发对其他传媒同类问题的追究,默多克本人面临"滑铁卢"。然而,对此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我国一些媒体或避开关键问题,大谈邓文迪保护老公那一巴掌多么精彩,或采用诸如"窃听门暴露西方国家新闻观的虚伪本质"、"西方新闻自由严重扭曲事实”等传统批判话语说事。  相似文献   

6.
孙健 《声屏世界》2011,(10):14-15
2011年7月.有着168年历史的老牌星期天报纸《世界新闻报》再次陷入窃听丑闻。这一次该报被曝为了获取新闻线索对被绑架女孩的手机进行窃听而影响了警方的侦破工作。这一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激起了公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世界新闻报》的关张,7月10日出版的《世界新闻报》是这份报纸所发行的最后一期。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媒体越界出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索新闻自由的边界问题,新闻自由的边界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对媒体的越界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邓航 《新闻窗》2007,(3):1-1
这似乎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新闻。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式各样媒体的强力聚焦下,疯狂追星13年,追到倾家荡产、家破父亡的杨丽娟,终于名震全国,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热点谈资。事件发生后,大家面对杨父的死,都认定他的女儿不正常。这样看当然也有道理。但不能回避的是,杨丽娟一家之所以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与一些大众媒体这些年对明星的狂热吹捧和追逐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8.
于建红 《新闻世界》2013,(1):154-155
履行社会责任是媒体的立身之本。然而,近几年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以“烟台毒苹果”事件为例,探讨我国媒体存在的新闻价值取向错位、违背新闻规律、舆论引导失职、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提出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正确引导舆论、注重人文关怀、健全法律机制,加强新闻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方明  夏亮 《东南传播》2012,(5):91-93
英国著名小报《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事件暴露了某些西方新闻媒体为了获取商业利润而滥用新闻自由;呈现了西方垄断媒介集团无视社会责任,追逐利润的本性;也揭示了西方媒体与政府的复杂关系。这些值得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新闻界警醒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德国华人记者张丹红“因言获罪“,被德国之声停止了工作,免去中文部副主任职务。事件被报道后,引起国际新闻界的普遍关注。根据德国之声的解释,张丹红“获罪“的原因是“她的一些表述和德国之声所秉承的主导理念不相符合“。张丹红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记者从事职业行为时,经常会遇到新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冲突。这既事关记者的角色定位,也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取向问题。笔者以三起相关事件为例,经过分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记者首先是社会人,应该先尽社会责任。但在不少情况下,社会责任与新闻责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经过妥善处理,能得到既尽社会责任又尽新闻责任的完美结局。一、案例案例一:苦等一小时,候拍“坑”人照片。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  相似文献   

12.
高深 《东南传播》2012,(4):40-41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使之成为滥用新闻自由并公然挑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典型,这个事实案例与西方新闻理论相去甚远。笔者将从媒体的新闻自由权利、媒体的独立性、西方媒体的垄断现象以及媒体理性这四个方面对西方新闻理论与现实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吕雪澜 《新闻界》2012,(1):74-77
有着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从品牌危机爆发到死亡只用了六天的时间,这种情况在报纸品牌史上极为罕见.本文从品牌危机的成因和处理的角度出发,发现在英国竞争激烈的星期天小报市场的外部环境中,以“默多克主义”为核心的新闻文化是其危机根源,《世界新闻报》与公司品牌的利益之争加速了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杨璐菁 《新闻世界》2011,(11):195-196
新闻专业主义一词来源于西方新闻界。一直以来,西方新闻界声称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指导实践,但近来发生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而被迫停刊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提出质疑。本文在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窃听丑闻中新闻媒体和从业者的失职行为,进而揭示出经济利益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变质的根源,同时呼吁西方新闻界应该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0日,英语国家发行量最大的百年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被迫停刊,长达168年的历史自此画上句号。《世界新闻报》停刊,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也不是因为网络挤压,而是因为坠入"窃听丑闻"泥潭。《世界新闻报》疯狂的窃听行径,不仅公然违反报业的自律守则,而且明显违反法律和侵犯人权。它为了追求刺激性新闻而突破法律和道德约束,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这起"窃听门"事件,同样使我国的都市类媒体陷入反思:新闻媒体如何把持道德和法律底线?受众巨大的都市类媒体如何构建自身公信力?本文认为,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媒体正在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清媒体的特有属性,坚守我们应承担的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我国都市类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应该自觉摒弃、抵制低俗之风,切实维护媒体公信力,弘扬真善美,以真情实感吸引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6.
越南电影《三轮车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城市底层嘈杂的市井百态后,镜头一转,往城市流脓的创口深入,例如黑帮和毒贩、地痞和无赖、妓女和嫖客。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承担了作为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它把无情的社会现实放大后,让人看不到希望、很压抑,又弱化了媒介作为一种公众信仰传播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吴洪霞 《新闻世界》2010,(8):229-230
一连串的跳楼事件将富士康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一片对富士康的指责声中,我们也不应忽略媒体在此事件中应承担的不当报道而导致的"维特效应"。这一幕幕悲剧提醒我们的媒体思考:应该怎样报道富士康跳楼事件,能为预防该事件的发生做些什么。媒体关注此事件应该克制,侧重对应对策略和价值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19.
近期,一条关于"唐僧杀妻"的消息成为很多媒体的头条。笔者发现,这条社会新闻之所以产生了比事件本身更轰动的效果,原因在于媒体催化了犯罪对象的角色冲突。此外,类似于  相似文献   

20.
英国保护隐私有其独特的历程。长期以来,以《世界新闻报》为代表的小报,利用隐私法制的缺失,在新闻自由和公共利益的名义下,肆意侵犯公众人物乃至普通人隐私,终于引起公愤。英国法制对隐私保护趋向强化,英国的新闻行业自律也面临质疑而需改革,本文对发展前景提出了三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