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24日至27日,2001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举行。这届年会是纪念新华社建社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新华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南振中在致词中总结了新华社在长达70年的征途上一直重视对新闻实践进行理性思考的优良传统;分析了新华社面临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竞争的现实;强调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应本着“务实、有效、有用”的原则,以建议和对策的“吸纳率”为衡量年会水平的标准。同时,他对新华社新世纪的新闻学术研究提出了期望与要求。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81篇,为历届年会提交论文数量之最。年会以论坛方式进…  相似文献   

2.
10月25日至27日,2005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华社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实施对策”。新华社总社有关部门、分社负责人以及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论文作者共120余人参加了25日的开幕论坛。27日下午,新华社党组全体成员与参加新闻学术年会的代表座谈。  相似文献   

3.
10月24日至27日,以“迈入21世纪的新华社”为主题、怍为新华社建社7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的2001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华社党组在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过程审确定的。 新华社社领导南振中、马胜荣、何东君、何平、范新德和总社有关方面负责人、特约研究员、论文作者共120余人参  相似文献   

4.
12月4日至6日,2007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新华社影响力为主题,按照务实、有效、有用的原则,着眼于当前新华社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讨进一步增强影响力的思路与对策。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400多人次参加讨论,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28日下午,新华社技术研究所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举行。曾在研究所工作过的50多位离退休老新闻技术工作者和在职的技术人员出席了座谈会。新华社鲁炜副社长和技术局谢胜和局长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1月24日下午,新华社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在京签订供稿营销服务协议.根据协议,新华社的文字、图片新闻,经济信息,短信、彩信、WAP,以及音视频新闻等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将通过网通的宽带网络及时传播给海内外用户.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23日至25日,主题为"明确改革发展总体思路,提高新华社舆论影响力"的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第17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是在新华社建社75周年之际举办的一次集纳全社智慧的盛会。着眼于提高新华社舆论影响力,探讨实现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与总体思路的对策,本届年会共设立8个论坛,来自新华社总社各部门、国内外各分社的500多人次参加讨论,100多人做了中心发言。与会同志密切联系新华社改革和发展实践,努力体现"务实、有效、有用"原则,成果上体现三个转变,即注重"从个人参与转变为群体参与、从提交论文转变为提供研究成果、从提建议转变为提出解决方案",共发布"国内受众对正面报道、突发事件报道需求的问卷调查报告""2008年奥运会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数字媒体时代的传媒变革与新华社的对策"等10余项课题,内容上注重三个结合,即"与新华社重要部署紧密结合、与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1951年7月10日,新华社以平壤电头播发了《朝鲜停战谈判举行首次会议》的新闻,报道了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于当日上午十时在开城举行的消息.在此之前,新华社相继播发了双方将举行停战会议的声明、往来电报等消息.这是新华社关于朝鲜停战谈判报道的开端.这场谈判前前后后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与斗争丝毫不逊于战场,其间的新闻战也同样十分精彩.  相似文献   

9.
2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结束与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网友在线交流后,在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总编辑何平等新华社党组成员陪同下,来到新华社新闻大厦,视察多媒体演播厅,观看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和金融信息平台演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3日至25日,新华社召开了主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的新闻学术年会,年会共收到论文近200篇,分成5个论坛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党中央对新华社的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留下了大量关于新华社工作的指示、撰写的新闻作品和修改、审批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已于五月二十一日揭晓。新华社有一篇快讯获得特等奖,有四篇新闻作品获得一等奖,两篇新闻作品获得二等奖(其中一篇与人民日报记者合写),四篇新闻作品获得三等奖。另有一幅照片获得一等奖,两幅照片获得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08,(4):29-29
由新华社承办的国际新闻电信理事会(IPTC)2008年春季会议于3月30日至4月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新华社举行晚宴,欢迎来自18个国家,33家新闻机构和研究部门的50多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周锡生等新华社领导分别与IPTC董事会成员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21日,田聪明社长陪同法新社社长皮埃尔·卢埃特参观了新改造的新华社新闻大厦。在新落成的多煤体演播大厅里,卢埃特对现代化的新闻播报设施连连赞赏。在变换不同背景的主播台前,与正在录制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亲切交谈。新华社多媒体演播中心的启用,在技术上为新华社多媒体报道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文字广播,可以追溯到1931年11月7日.这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成立,并首次对外播发新闻.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关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文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30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新华视讯手机电视台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共建新华社手机电视动漫频道合作协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与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总编辑、新华视讯手机电视台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杨咏,作为双方代表在协议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7.
从1945年8月16日到1949年9月16日,是毛泽东一生中为新华社撰写新闻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新华社,肩负着通讯社、中央机关报(主要是社论)和广播电台三项任务,成为党中央、毛泽东向国内外进行舆论宣传、指挥战争的有力工具.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21日,田聪明社长陪同法新社社长皮埃尔·卢埃特参观了新改华社新闻大厦。在新落成的多媒体演播大厅里,卢埃特对现代化的新闻播报设施连连赞赏。在变换不同背景的主播台前,与正在录制新闻节目的幸持人亲切交谈。 新华社多媒体演播中心的启用,在技术上为新华社多媒体报道提供了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理论的生命,源自实践,而理论的魅力,在于思想交流碰撞间的刹那火花.2010年12月28日,第21届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召开.新华社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编辑记者与22位业界、学界专家,围绕"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全媒体集团"主题,展开思想交流与争鸣,分析研判全媒体时代下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新华社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奉献了一场场新闻学术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20.
1952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部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数十年来,几代新华社新闻摄影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华社党组、总编辑室的指挥下,忘我奋斗,辛勤耕耘,前赴后继,开拓进取,拍摄、编发了无数与时代同步、与历史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