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回顾百年党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技馆自主开发策划了“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主题展览。该展览以1921年出生的各领域著名科学家为切入点,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展示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其感人至深的爱国爱党情怀,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承。本文从主题展览策划的各环节出发,探讨总结了对于科普场馆人物展策划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重大科技事件、科学纪念日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当下,本文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科学家精神展”为例,探讨在科技馆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的策展机制、展览策划与布展创作。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精神体现在一代代科学家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生动事迹中。如何把科学家的事迹梳理、挖掘出来,通过展览展品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在薪火相传中彰显时代价值,是做好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科技馆“我愿以身许国——喜迎二十大·王淦昌生平事迹展”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策展阶段提升展览“硬实力”,在开展阶段提升展览“软实力”,从而达到展览的教育目标,为新时代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质效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必要性、内涵、路径与实践案例。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符合当今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传播的内容、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过程—关系”是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为例,探讨了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科技馆开馆30余载以来,科学与艺术在科普展览中从相互碰撞、两两融合到彼此借力、强强联合,最终珠联璧合、彼此成就的渐进过程,从教育学、传播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在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上加强科学与艺术结合广度和深度之思考,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更多合作途径、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融入展览全流程等对策,以期为促进科学与艺术在科技馆中的融合,达到科技馆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创新型人才之教育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北京科学中心策划设计了“光年深处”深空探索主题展。以“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为核心精神内涵,围绕中国空间站建造这一备受关注的科技大事,展示科技工作者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精神力量,突出航天精神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本文对该展览策划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探讨在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览中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科技馆策划科技成就展的展品创意进行探讨,针对相关展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展品的目的性及其与观众的联系,分别对展品创意中可能的展示点及展示手段进行了梳理归类,并以“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为实例,对展示点及展示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能源科普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科普效果,助力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科技馆策展团队结合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新型展示技术,研发“同构能源格局”常设展览。本文从展览目标确定、技术路线设计、展览框架搭建、展品内容规划、展示形式设计和布展环境设计等方面探讨在科普展览中构建叙事知识链的方法,阐述能源展览在开发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展览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两个儿童展览为例,运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分析探讨展览策划实践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提出儿童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应结合目标观众群所处认知发展特点来设计,并借助环境—行为影响和支架式引导促进儿童的主动参与和融入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儿童展览策划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STEM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共性、博物馆教育活动现状两方面论述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博物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未来航海家STEM系列课程”为例,剖析了博物馆STEM系列课程的设计开发路径,以“渡河的工具”子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将“跨学科”“探究”“实践”三大核心理念有机融入博物馆STEM课程设计中,并对课程实施的难点进行反思,为将STEM教育整合融入我国博物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移动端推送博物馆展览是博物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博物馆面临数字化应用无法实现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预期,导致下载量和使用量较低的处境。本文以“故宫展览”数字化项目为例,通过对开发数字产品观念意识、展示设计能力的分析,总结出在设计数字产品中结合博物馆需求与观众需求,结合观众心理习惯与博物馆特色,构建以“物”为核心的展示内容,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展示形式,应用分众化传播策略等方法,探讨借助移动端数字应用对博物馆以教育为目标的传播属性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社会和公众对于科技博物馆的服务需求日益强烈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怎样开发教育产品,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和青睐?本文以北京科学中心“地球方圆展”及衍生教育产品为案例,探讨开发与展览同主题的科普剧、展教课程、科普图书、科普短视频等多样化教育产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当我们同在一起:新加坡的游乐场(1930-2030)”展览,以新加坡游乐场的发展历史为叙述主线,将知识宣教与参与式体验相结合,其立意并不限于游乐场自身的形式与设计之变迁,而将游乐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和社群交往的媒介,呼唤新加坡人重建社区认同,并以之助力于国民性之塑造。它也使我们得以思考,国家与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展览制作的策略性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馆校双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厘清了馆校合作双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参与课程的学生开展评估,采集学生对课程、双师授课模式、馆校合作课程类型和主题的喜好以及参与感受等信息,进而验证馆校合作双师课程的可行性和未来开发方向,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加强馆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课程体系化建设、推动课程信息化传播三个馆校合作双师课程后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神秘海洋”展将水的不定性、流动性融入展览叙事,通过解域化的故事、话语和空间构境探索主体向他者的生成,重塑主体建构的可能性,在静谧与幽暗中体验自我的消逝与永恒的成为。在故事层面,选择海洋这一女性母题;在话语层面,采用翻译干涉的女性主义叙事介入、吸引型的叙事距离、女性叙事者的叙述声音、故事内叙事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的综合运用建构了女性意识,为女性主义展览叙事提供了示范,有利于吸引女性观众更好地理解与参与科学,回应了当代科普伦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博物馆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通常采用“物以类聚”的文物分类方法,根据质地将文物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保护。文物专题展览是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的重要展览类型之一,与基本陈列不同,更多地从艺术、题材、文化、流传等方面展现某类文物的内在演进逻辑,且更注重视觉表达。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员要充分分析本馆展览定位、馆藏优势、目标观众等,以避免出现“千展一面”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科技馆内尝试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科普作品不断增加,其中的科学表演形式以科普剧、科学秀等为主,旨在增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但什么是真正的“科艺融合”,用什么形式才能实现“科艺融合”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什么是科艺融合”“科技馆儿童科艺融合类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优势”两方面对“科艺融合”的概念、内涵和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探秘声音之旅”系列教育活动案列,为科技馆儿童科艺融合类课程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博物馆在数量和规模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展览展示方面也暴露出重视科学知识,忽视科学精神传播的问题。这并不符合国家科普事业发展要求和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如何通过展览呈现科学精神内涵,是博物馆人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CDC博物馆EIS班级礼物在线展览为例,讨论科技博物馆发挥科技藏品的“物证”功能,利用在线展览创造更充分的讲述空间,形成对“求真、怀疑、客观、逻辑”等科学精神内涵更好呈现的做法及实践,以期给博物馆同仁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从双减、新科学课标、立德育人的角度,都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当下家校社协同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三方协同开展小学科学教育案例的特点,尝试提出促进三方协同育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作为中国科技馆2020年策划并推出的应急科普展览,是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总结和梳理了该展览在主题提炼、设计思路、形式设计、展品征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对于应急科普展览在策展机制、选题策划、展览内容和形式以及延伸传播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和对策,以期为科技馆界进一步做好应急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