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织教学单元,语文教学从“教知识”转向“教素养”。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为此,统编版教材单列习作单元,单元中每一项内容均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习作单元皆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部分。基于教材编排特点,可将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  相似文献   

2.
黄国才 《新教师》2019,(6):18-20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大加强了习作教学,强化了习作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独立设置了习作单元,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与突破。与普通单元相比,习作单元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需要教师好好领会。本期话题围绕“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听、说、读、写与语言综合运用”五大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此同时,相较于“听、说、读”这三个基础模块,习作教学对于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围绕习作这一综合性的语言运用和创造活动来创新教学模式。从另一个方面讲,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其语文能力的体现。科学优质的习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的核心素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针对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突破性地设计了一个“习作单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将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教学”的新型视角。  相似文献   

4.
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目标来看,小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就开始学习习作。由于现行语文教材没有以往教材那种循序渐进的习作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知从何人手。其实,人教版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具有“单元整体”的特色,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尤其是综合性学习,更是单元习作的铺垫,与单元习作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习作单元”的出现,给当下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新课题。教师需要深入领会编者意图,通过调整“精读课文”教学视角,利用《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发挥习作例文的示范功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板块,内容都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这为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教师如何聚焦单元核心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而确定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观察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三年级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让深度思维实现真实表达,有效呈现观察所得,助力学生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习作表达也将更真实感人。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被称为思维的知觉。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独立习作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从单元整体编排出发,合理安排习作任务,激发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感悟中表达,笔者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为例,设计以下三个任务,谈谈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单元教学整体思考1.单元阅读教学,已经在建构单元习作表达的知识体系。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单元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三至六年级每册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其余单元的阅读和习作也都有着高度的联系。建立阅读与习作的紧密联系,读写不分家,体现了语文教学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学科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等基础上,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它倡导的是以“组”为单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人于2010年3月申报的《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实践策略研究》实验课题获得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经过一年多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三种基本教学模式:整体感知(导读课)、部分体验(体验课)、整体感悟(总结课)之一的“单元导读课”作用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知,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吴淑桦 《江西教育》2024,(19):25-27
在“大单元”的视域下,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规划学生的习作学习;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与分享;应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记一次游戏”为例,对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等聚在一起,彰显“双线组元”整体设计。写作是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语言能力的直观呈现。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是对新课标核心素养根本贯彻。整体教学架构下,要立足单元,发掘资源,拓展思路,有效设计与组织写作教学。下面,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探寻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敏 《四川教育》2020,(6):48-48
在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两个重点:深挖教材,不能“窄化”或“矮化”教材;活用教材,巧妙地分解语文要素。一、明确框架。统编版教材在结构编写上有很鲜明的特点:小学低段(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拼音、识字、阅读三个版块;中高段(3—6年级)的教学更关注阅读和习作两个要素。教材按照普通阅读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的格局编排。教师在备课时应知晓教材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双线组元。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通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这五个板块,集中进行习作教学实践,着力落实课标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这为进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进行尝试,从整合的角度出发,通过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单元核心目标,以任务群设计为突破口,创设语文学习大情境,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民经济与教育行业同步发展的大背景,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变革。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材,自2016年以来,部编版语文教材登上了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舞台,并成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引领者与指导者。对比之前的语文教材,不难看出,部编版语文教材主要应用了单元式的教学方式,即不同的单元包含不同的内容,如阅读单元、习作单元、古诗词单元及名著导读单元等,这一形式的革新发展,既满足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习惯,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本文主要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为例,对课本中的习作单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素养由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构成,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习作能力既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又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技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调了语文习作的重要性,创造性地编排了习作单元,使得习作和阅读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且教材针对学生习作设置了许多支架。基于此,文章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探讨支架式教学理念视角下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大单元的教学视野下,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十分重要。习作教学要立足于整体,帮助学生建构起系统、完整性的知识框架,将多种知识内容融入于写作实践,充分彰显立足于大单元视角的写作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感悟与体会,借此促进他们的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教材首次在小学三至六年级上册编排了以“阅读策略”为中心的教学单元,这些单元统称为“阅读策略”单元。这些具有特色的单元自从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开始就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并对此加以研究,这样的单元设置与传统的阅读板块有所不同。以“阅读策略”为中心组成的单元具有更清晰的教学目标、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而且每个策略的难度都是层层递进的,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阅读的关键能力,助推其阅读素养的稳步提高。因此,笔者在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从“预测”策略单元教学、“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和“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等基础上,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加习作专题单元,是以前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没涉足过的。对于已经习惯教学传统主题习作的教师来说,如何教好这个新内容,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无疑是挑战。对三年级上下册两个习作专题单元的教学进行初步探究,展示五课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天津教育》2022,(13):41-4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习作的功能归结为“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希望我们的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教学有了重大变革,习作单元的编排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开辟出新天地,同时为学生的学习点亮了指明灯。教师教学有法,学生学有所得,高效快捷的习作课堂从此应运而生。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