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先秦到唐宋,“很”一直用作形容词。中古至今“很”与“狠”同用。元明以后“很/狠 形容词”结构中,二的地位渐渐出现了不平衡现象。语意上“很/狠 形容词”以形容词为中心,语法上偏重于形容词作谓语,“很/狠”有了修饰色彩,作状语。到了清代,“很/狠”作程度副词的用法已大大多于形容词用法。此后,“很/狠”又分别用“很”和“狠”表示,“狠”用作形容词,“很”用作程度副词。现代汉语里,程度副词“很”又进一步虚化为表语气的副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好”可以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好”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的(realis)情态,其主观化程度介乎“太”和“很”之间;“好不+形”的解读涉及说话人心理上的正负期待。程度副词“好”来源于并列式“好+形”的重新分析,其动因是转喻;通过类推机制,“好”从最初修饰形容词扩展到修饰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做谓语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最常见的是标记词“很”与形容词一起连用构成“很+形容词”结构充当谓语.该结构中的形容词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当“很+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时,“很”是语法标记词,不可省略,其功能是使其后的性质形容词具有程度性和描述性;“很+状态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是语法标记,而只是强调性质形容词的程度,因此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重读“很”也可以表达强调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荆楚方言中的性状程度大量靠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来表示,前者包括状态形容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式,后者包括“死”“死人”作状语、“要死”“不过”作补语、“会V死(的)”、“好(太)A子”等形式。  相似文献   

5.
“x+死+了”是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句式。可以进入这个句式的主要是单音节的口语词,包括以下几类一、表示嗅觉、味觉、触觉的形容词;二、部分表示心理感觉的形容词;三、部分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形容词;四、部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本文分析了这种句式及其各种变体的结构和语义。  相似文献   

6.
苍南瓯语中,"棺材"作为程度副词,能与一般性质形容词、部分绝对性质形容词、程度磨损后的状态形容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部分动词词组、具有"异质感"的名词、复合方位名词结构等进行搭配,但不能修饰形容词的重叠式结构、动作动词、动词重叠式结构等,且较少用于否定句,不能用于比较句。"棺材"具有增强表达程度和强调语义特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度副词多用于修饰形容词,增强形容词词义,因此,程度副词又叫“增强语”(Ampli-fier)。“增强语”可分为两类:提高程度语(the Booster)和最高程度语(the Maximizer)。提高程度语用来加强可分类形容词词义;最高程度语用来增强不可分类形容词词义。  相似文献   

8.
<正> 英语中“we are busy.”并非难句,但要确切地表达出其汉语意思,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推敲。“we are busy.”一句的结构是:主+系(be“是”)+表(形)。在翻译英语这一形容词作表语的结构时,汉语可由下列结构表示。 1.“主+形”结构 因为英语的形容词不能直接作谓语,如要使之成为谓语,构成完整的句子,就需在形容词前加联系动词“be”的形式。汉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故在汉译时,就不必把联系动词“be”译出来。如:Socialism is good.社会主义好。The east is red.东方红。 然而,汉语的“主+形”结构常含有“比较”之意。如这个苹果大,那个苹果小。This apple is big. That one is small. 故将“We are busy.”译为“我们忙。”时,常含有“他们(或别人)闲”之意。 2.“主+是+形+的”结构 汉语这一结构中“的”是有强调形容词的功能,而英语的联系动词“be”无此功能。如:This table is round.这张桌子是圆的(含有“不是方的”之意)。His hands are dirty.他的手是脏的(含有“不是干净的”之意)。  相似文献   

9.
“家伙”在四川苍溪话中可以跟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本文暂时将它视为形容词后缀。文章除谈到“家伙”的特殊意义外,还介绍了“A家伙”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并探讨了形容词后缀“家伙”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主要分析了“程度副词 名词”结构生成的语义条件和认知基础,并把“程度副词 名词”结构和“程度副词 形容词”结构作了比较,指出这两种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副+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副+名"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基于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副+名"结构形成的现实条件,是汉语副词与形容词语法与语义上的关联性;汉语"副+名"结构的认知基础,源于汉民族长于具象思维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形名结构有“形名”和“形的名”两种形式,“形名”组合是恒定组合,所以“形名”组合常常是性质形容词与类名的组合;“形名”组合是连续组合,名词表示的事物是“无界”的。“形的名”组合是临时组合,所以“形的名”组合往往是状态形容词与个体名的组合;“形的名”组合是离散组合,名词表示的事物是“有界”的。  相似文献   

13.
董淑慧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11-13,42
河北孟村方言中的“活Adj/V死”结构表示“程度达到极致”,进入该结构的多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和少量动宾结构.从历时角度考察,该结构经历了从“生生/活活V”到“生生/活活V死”,再到“生生/活活Adj/V死”的形式转变,其中“活”和“死”也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以“活Adj/V死”结构保存在少数方言中.  相似文献   

14.
“雪”是镇江话里的一个超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只能作状语修饰单音节形容词,不能修饰其他词语。“雪”表示所修饰的程度量级超出了常态。“雪A”具有不合意性,说话人对“雪A”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不一与程度副词共现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不+程度副词+形容词”;一种是“程度副词+不+形容词”。第一种情况的程度副词一般为深度绝对程度副词,整个结构表对深程度的削弱,形容词一般为褒义词,有委婉口气;绝大多数的程度副词都能进入第二种情况,其中的形容词一般也为裘义词,当为深度程度副词时,表加强否定,有讽刺之意;当为浅度程度副词时,表委婉口气。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中南部地区口语中的程度副词,除了“很”、“非常”外,“少”也是表示程度深的副词。四川话口语中的“少”是表示程度深的绝对程度的副词,不可用于比较;“少”和形容词组合后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补语或定语,但不能作状语;“少”可以用在一部分助动词或动词短语前,表示程度深;“少”没有否定结构;不能直接作补语;只能用于表示已然的主观意向中;“少”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一种新现象,象似研究的历史已久,但关于隐喻象似性的研究很少,本文把"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与隐喻象似性结合起来,主要通过探讨该结构的隐喻象似解释及其功能,来说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除了各类实词有重叠用法之外,短语也可以重叠使用,根据构成情况,可以热重叠的短语主要有“量词类”、“动词类”和“形容词”类三种,短语重叠后在表义和句法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状态形容词倾向,句法象似性原理是短语重叠具有状态形容词倾向的理论基础,对短语重叠及其状态形容词倾向的考察,可以深化对重叠范围和重叠功能的认识,有利于从形式变化角度体现汉语功能调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华语程度补语标记“死”(si3)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和论元结构的语法互动关系。以“死”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可以视为常项和变项之间搭配的句法和语意的表现方式:常项(“死”)和变项(动词和形容词)的各种搭配可以塑造出两个特殊的语法现象,即(Ⅰ)句法上的论元增加,和(Ⅱ)语意上的高程度语意属性的产生。从这些语料中我们将对“变项(动词/形容词)+死”格式在句法、语意和语用限制上提出一些可能的分析。相信本文对华语教授者或学习者在程度结构的认识上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20.
李发全 《甘肃教育》2011,(20):68-68
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工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肓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