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都市”空间的想象与书写已成为网络都市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叙事维度,而作为“生存之地”的都市和作为“神话之境”的都市分别构成了这一叙事维度的两个极点。作为“生存之地”的网络都市小说叙事,与传统都市小说有着最为亲密的血缘关系,在小说的“遭遇”母题、形象的悲剧性和作为生存困厄之地的都市文化镜像营造等方面具有趋同性;而作为“神话之境”的网络都市小说叙事,由于神异因素的植入,形成了“奇迹”母题、形象的喜剧性和作为虚构之城的都市文化镜像。网络都市小说叙事维度的位移带来了小说文本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获得和身体性叙述的突显,在叙事学方面体现出重要的文学生态性。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作者通过对贾宝玉独特心理成长过程的描写 ,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是其独特生理、心理成长的结果 ,又是一种社会影响的结果 ,还是一种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 ;正是有了这一女性化心理细致深入的描写才使贾宝玉这一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而成为不朽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钟海燕  朱储炼 《华章》2007,2(6):142-143
<红楼梦>体现了对传统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颠覆.但作者是承载着数千年父权制历史文化心理重负的男性作家,从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笔者对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存在着无意识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原始神话伴随着文字走进文学,神异传统的特征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中,使文学蒙上了一层神异的面纱。相比较而言,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更加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而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中的奇葩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贾宝玉和光源氏在诸方面的同异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 :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熏陶及作者相同的人生体验使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为相似 ;而民族、时代及作者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麦尔维尔在《白鲸》中运用的哥特式自然书写,认为这种自然书写显现出作者对19世纪美国工业化时期自然生态文明和人类道德文明双重恶化的忧虑意识.指出这种哥特式自然书写也是麦尔维尔用来构建美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的重要形式,表现了他对美国民族文化和美国民族文学自觉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有三个宝玉:通灵宝玉、贾宝玉、甄宝玉,贾宝玉与通灵宝玉是真假同构的关系。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一形二体、真假同构的关系,三个宝玉之间“真假同构、一形二体”的构造体现了作者的煞费苦心和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视角功能和象征性文化意象功能,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美感和可读性,使得小说具有特殊的韵味。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煞费苦心的构造也是作者避祸的特殊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有三个宝玉:通灵宝玉、贾宝玉、甄宝玉,贾宝玉与通灵宝玉是真假同构的关系。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一形二体、真假同构的关系,三个宝玉之间“真假同构、一形二体”的构造体现了作者的煞费苦心和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视角功能和象征性文化意象功能,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美感和可读性,使得小说具有特殊的韵味。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煞费苦心的构造也是作者避祸的特殊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各艺术门类的相通之处正是艺术的底线所在。通过对文学、音乐和美术的相互关系的论证,作者从生命体验、诗意、乐感三个维度上界定了艺术的底线,并将此看成为对后现代美学取消主义的反驳。在艺术门类、东西方艺术、传统与现代之间,本文强调的是共同点。  相似文献   

10.
苏轼贬谪儋州期间的诗文创作,接受并融入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意象和词汇,这些意象和词汇所代表的特殊地域生态书写,从根本上说明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文学书写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族群的和睦相处,进而有助于我们从经典出发,切实体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云南遗民陈佐才以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陶渊明、杜甫、王维等诗人为模范进行创作。他从人格品性、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三个维度紧紧靠拢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文化理念和文学审美好尚,体现出边疆文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其诗歌推动云南地方文学与中原主流文学的交融,促进中原文化在云南地区的传播,可谓明代云南汉文学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内外困境,成功激活了文化界关切、书写及回应现实的传统。它不但促成了报道、写实浪潮的兴起,也导致新诗现代性追寻与展开的复杂维度。1937年《文学》“新诗专号”成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典型文化样本,从诗歌创作、评论、编辑、读者维度再现了新诗场域的文化景观,读者视野折射出新诗发展与社会认知的双向互动,以及对理想化诗歌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其固有的文化形象。进入现代以来,南京的城市文化与文学形象发生了变化,学者们也与时俱进,观察着南京的城市形象嬗变。德国作家Roes的现代南京城市书写,以《白蛇传奇》为代表,他根据自己的观察,以文学化的手法记录了现代南京的城市形象,是南京城市形象的文学体现。在具体书写中,作者通过描写一个普通青年市民健的日常生活经历,书写南京传统文化的衰落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崛起,构建了现代南京城市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4.
陈忠实的《白鹿原》被认为是当代小说中的扛鼎之作。这部作品有别于其他的小说,与当时文学大环境即文化寻根热以及作者文化心理结构的思考有着重要的关系。儒家思想中的文化权力是整部小说讲述的核心主题,作者通过小说展现了历史维度中的文化权力的塑造、争夺以及伴随社会的转型文化权力所受到的冲击,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待儒家文化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5.
《羊群》是加拿大新移民作家李彦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从内倾式角度观察华人移民在移居地的宗教生活。通过塑造同是信仰基督教的华人教徒众生相,全方位展现华人移民在跨文化语境下所面临的信仰困惑和经历的文化震撼。从一定程度上看,对基督教文化的书写是加拿大新移民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6.
徐泽林 《英语广场》2023,(20):37-41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枚璀璨的宝石,英国文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美国文学充满活力、追求自由,它们都为世界文坛增添了绚烂的光彩。本文对英美文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审美传统”“文化气质”与“英美文学翻译”三个维度入手,探讨了英美文学的美学价值和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熟悉英美文化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气质,从而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的关系层面,分析了三十年代现代诗与六朝文章晚唐诗词的联系———在感觉联串与想象驰骋中营造孤寂愁怨的意象。文章进而从中西诗学的交汇与选择,历史文化心理的同构与回响两个角度,分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何以在六朝文晚唐诗中寻找“资源”的内在原因。最后,论文从后殖民文学的书写策略,论述这类“现代”与“古典”相联系的文学现象的深层意义在于:对传统诗学资源的重新确认与“控制”。在对于传统文学资源的确证与命名中,既对抗着外来的、“他者”的文学话语霸权,又失却了现代派诗歌应有的超验性与哲理要义  相似文献   

18.
孙珂 《教育探索》2020,(3):84-87
莫尔曼在文化区域理论模型中归纳出会影响到一国教育重要问题的14个长期因素,在这14个因素中,艺术、宗教、政治和科学这4个因素对于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差异有较大影响。西方大学文化和我国大学文化从艺术的维度看体现为本体性和功利性的差别,从宗教的维度看体现为宗教道德和世俗道德的差别,从政治的维度看体现为自治与行政化的差别,从科学的维度看体现为求真与求善的差别。我国大学自近代以来在模仿西方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以及传统大学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仍在的问题。因此,其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会继续学习西方大学文化的精神实质,并重新继承中国传统大学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创造。从理论维度看,红色文化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历史维度看,红色文化生成于中国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历程中,是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需要,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从实践维度看,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当今美国社会是一个倡导多元文化的社会。这样的多元文化氛围催生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同时叉使美国的文学批评呈现出“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将文学理论应用于其创作实践中,书写蕾族裔女性的文化身份,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糅合了族裔女性意识和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体验,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承载着美国异域文化经验,成为美国文化与文学中一种独有的美学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