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时期,回眸上一个世纪之交,一代美学大师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本主要研究王国维“古雅”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旨在突出王氏美学理论的思辩性、现代性特征,为建设中的现代美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王国维心目中 ,“古雅”之美就是指“时空之美”。艺术的“时间之美”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节奏、韵律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 ,则是这个作品产生的历史感、年龄感。艺术的“空间之美”也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从作品中所体现的“神”“气”的氛围氤氲的“虚无飘渺之域”的审美境界 ,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的修养、风格的高远。前者是生命的存在 ,后者是生命的自由。在艺术中 ,时、空之美的关系是统一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古雅”的本质 ,也是艺术美、形式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回眸上一个世纪之交,一代美学大师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本文主要研究王国维"古雅"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旨在突出王氏美学理论的思辨性、现代性特征,为建设中的现代美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王国维心目中,“古雅”之美就是指“时空之美”,艺术的“时间之美”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节奏,韵律体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则是这个作品产生的历史感。年龄感,艺术的“空间之美”也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从作品中所体现的“神”,“气”的氛围氤氲的“虚无飘渺之域”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的修养,风格的高远,前是生命的存在,后是生命的自由,在艺术中,时、空之美的关系是统一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古雅”的本质,也是艺术美,形式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古雅”说是王国维融合中西有关理论提炼的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王国维从审美形式上界定了古雅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美,而不存在于自然。古雅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学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可学可教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美的共性。古雅,作为中国现代文论新话语,是对康德命题“审美判断”和“天才”说的一种修正。  相似文献   

6.
俞长 《语文知识》2011,(3):72-74
“古雅”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审美范畴,既具有文化积淀的意义,又具有精神超越的意义。王国维充分接受西方美学,对“古雅”说的审美内涵加以现代性的界定,并且独具慧眼地发现“古雅”的民族性、现实性和大众性特点,将其作为众庶美育“普及之津梁”。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的“古雅”说.是为弥补康德“天才论”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王国维美学观念从叔本华“美在理念”向康德“美在形式”的回归。古雅是第一形式之美(自然美和审美意象)的艺术表出.属于艺术形式美的范畴.不仅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而且只有经过它的作用,才能使第一形式之美得以传达,同时还可使第一形式本不美者转化为艺术美。古雅说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艺术美问题,它基于康德又突破康德,是融合中西美学而富有独创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其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中国美学史上学贯中西、饱览古今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影响,可以说至今还无人企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观等。  相似文献   

9.
“古雅”说的内涵源于康德的“机械艺术”论, 王国维运用“古雅”来分析、解释艺术世界或艺术遗产中那些仅凭艺术技巧取胜的独立价值, 较好地说明和概括了那些靠艺术技巧而得以存在的艺术现实和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阐释王国维"境界"说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缠陷于传统诗学谱系中的内涵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叔本华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剖析。论文阐释了"境界"说内蕴的四个重要范畴。首先论析了"真"乃"境界"说的基石所在。其次对"忧"所具有的非理性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境界"说所具有的本体高度。同时对"苦痛"的内涵予以思考,拓展到《〈红楼梦〉评论》,论析了"境界"说的深度。最后思考了"自由"与"境界"说的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而塑造的千古英雄,文章运用审美意象的理论分析诸葛膏的感知性,想象性,悲剧性。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之所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别具一格,原因有许多,汪曾祺独特的审美倾向是其重要方面.审美倾向既与作家的个人审美经验有关,又与作家的人格范型、人格境界紧密相连,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通过作家塑造的各种文学形象体现或折射出来的,表现了作家对某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此观照汪曾祺小说,平实美、和谐美、淡化美三种审美倾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幼儿经常从事的一种相似性活动,是幼儿在使用符号中逐渐增长能力、提供给幼儿语言和思维活动的一扇窗户,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假装游戏的主客体、内容都具有“符号”性,所以它是一种“符号现象”;“符号象征”使幼儿在“义之所指”与“义之所借”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假装”;它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使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得到了发展,从而也训练了幼儿的象征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了语言和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И.П.巴甫洛夫于1932年提出了从本质上区别人与动物大脑反射活动的学说——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巴甫洛夫把以现实的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紊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人由于社会生活和劳动,在第一信号系统之外进而产生了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即第一信号的信号,是以说出的、听到的、看见的语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王令训教授在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的“论第三信号”一文提出了第三信号理论,认为第三信号是第二信号的代表,如“www”代表全球广域网络,“√”是“开平方”的代表等等,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意境的构成因素,情与号、形与神、情与理都作了辩证分析,并指出这种因素统一于以“意”为枢纽的学作品中。对意境理论进一步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姜艳  李如密 《教育科学》2020,36(1):22-28
教学想象是课堂教学中一项蕴含艺术性的活动,富有想象的教学过程会促成教学美。教学想象中蕴含的美是基于教学构成性美的综合考量,包括要素、过程、形式与风格的美;它是指向教学生成性美的全面激发,表现在教学动态生成与发展中。教学想象之美表现为:借助教学想象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托教学想象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化;凭借教学想象彰显教学主体的互动;依仗教学想象呈现教学过程的创生。为构建教学想象美化教学,需通过教学想象之外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形式美;教学想象之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确保教学内容美;批判已有教学想象给师生留有深度想象的自由,达成教学过程美;教学想象之上充实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审美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审美形式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本从分析其对“审美形式”一词的特殊规定性入手,探讨马尔库塞对学艺术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并试图纠正学界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8.
“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它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文学本体论”满足了人们要求变革社会历史批评的需求,成为社会历史批评必要的补充.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克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康德美学中崇高特征三个方面的阐释,展现康德“崇高”与众不同的地方,并通过阐释让人看到崇高在康美学中所具有的丰富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一种具有结构性、完整性和自由性的文化符号系统。"民俗"中"民"的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他们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特征;"俗"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文化模式,它们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人类在历史实践中创造了民俗符号系统,它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使符号形式具有了意义,符号形式又引导和规范了人的生命存在样式。在民俗符号系统中,内蕴了人类生命的自由创造和形式表达,它们具有文化象征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