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前,体育课教改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改进教和学的问题。多数教师是从简化教学组织,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入手,着重研究精讲多练的问题。启发学生愉快、自主的学习,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即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给学生,让他们自我组织学习和锻炼,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做到有“收”有“放”,“收”、“放”自如,从而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人从一系列教改优质课情况发现,虽然一些教师的课上得表面上有创新,各种指标也不错,但细分析起来却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教师一…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应该“活”,通过教的活、学得活、运用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得出三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放”与“收”结合 “放”就是在体育课中,在学生掌握了“三基”的基础上,按教师要求,自行模仿,体会动作,或者自己选择练习内容。“收”指在“放”的基础上,教师统一练习,进一步完善动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一种“放”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教师布置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自我锻炼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迥然不同于旧传统“收”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放羊式”教学法的科学理念 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自由地参与舒展身心、锻炼身体、表现自己,既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又有较大自由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创新教育的体现,绝对不是“放任式”体育教学,是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教学方法。“放”是指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组织教法上不拘于形式,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证一定常规管理和安全前提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许多体育教师片面地认为体育课的“放”与“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放”学生自由地打球、打拳、自由地跑步或进行游戏等练习;“收”则是集中进行这些活动。实际上体育课的“放”与“收”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在体育课中有时可将其中一项作为活动的内容,有时则可几项结合进行。这样有“收,,有“放”、有多有少、单项跟多项结合,不仅在课的开始,并且在基本部分和放松活动也应如此。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放”的方法有:1.设点练习。选择学生容易掌握且动作的技术性不很强的若干个练习,设连续方便的地点为“点”,进行练习,不规定练习和轮换顺…  相似文献   

6.
郑士强 《体育师友》2009,32(4):42-42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有以下体会并以期能进一步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一、实施“三个突出”即突出“精讲多练”,讲到什么程度,哪里放哪里收,要按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重新定位;突出“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看、想、练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沃土”;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从而高效地获取运动知识。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委员“终身制”改为“轮值制”,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尤其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收效更为显著。   一、轮值制的作用   1.独立性、自主性增强   以往体育课中教师采用的是“祖母式”包揽管理方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下达集合口令,不会喊操、不会组织管理,依附性强,实践应用能力差。经过“轮值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能独立或在教师的点拨下组织其他学生练习,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练习手段、自由支配练习时间、自由组成练习小组、自我评价练习效果,取得了好的教…  相似文献   

8.
对“一主多选”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一主多选”是我们在近几年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主”是指在一堂课中只安排一个主教材,主教材是根据教学计划确定的。“多选”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满足学生自我锻炼的欲望和练习的兴趣,结合场地、器材和学生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选...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应该“活”,通过教得活、学得活、运用活,使学生占主体地位,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并产生留恋之情。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三条“活”教的途径。一、“放”与“收”结合“放”就是在体育课中,在学生掌握了“三基”的基础上,按教师要求,自行模仿,体会动作,或是自己选择活动内容。“收”指在“放”的基础上,教师组织统一练习,进一步完善动作。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应该“活”,通过教得活、学得活、运用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三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1“放”与“收”结合“放”就是在体育课中,在学生掌握了“三基”的基础上,按教师要求,自行模...  相似文献   

11.
田径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传统项目,很多学生并不觉得陌生,但也正是因为从小就开始接触(譬如小时候玩跳格子的跳远,玩伴间互相追逐的跑步等),部分学生因此就认为田径运动很简单,不复杂,致使在训练时重视程度不够,训练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打破学生这种“想当然”“先入为主”的思想,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田径教学时,要尽可能丰富教学方法,用不同的渠道和载体,变换着思路来让学生认识和学习田径,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田径锻炼的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激励指导下,学生掌握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与相互评议的自主学练的方法。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锻炼,通过品尝失败和挫折去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课堂生活化之建构策略1.赋予学生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权力自由意味着权利和责任,学生作为教学中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自主权。学生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意味着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此刻学生将走进自己独立的生活。自我组织、自我学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等表现出充分的自由,获得活生生的体现和生活的乐趣。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也就是让学生有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练自己想练的内容。但教师必须认识到“空白时间”不是放任自…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维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现将笔者得出的几种创新方法向同行提出,进行探讨。1.自由主动体育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轻松、民主、融洽、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心里能够自觉的经常进行自我锻炼,真正做到自觉积极、生动活泼、欢乐愉快,这样的锻炼对于学生来说比强硬的安排他们进行一些活动要强得多。比如有的女生爱跳舞,教师可以安排她们在课下自己编排一小套音乐轻松、节奏欢快、健康向上的舞蹈来给学生们表演,使学生有自豪感和成功感,也可以达到发挥她们长处的目的,学生也从心中感到了教师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指导思想。本课在教师激励、启发下,着重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规范自我表现的行为,即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将能够:1.乐于向同伴展示掌握动作的情况;2.相互观察并说出同伴动作中的问题;3.表现出与同伴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在网球技术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发现,“分层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网球技术,同时,这种方法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的体现。下面就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它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有组织、有目的地使学生反复进行身体练习。  相似文献   

19.
反思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开放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所长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及发展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许多教师未能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追求学生一时的兴趣和虚而空的热闹场面,忽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效,忽视了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出现课堂教学“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的形式主义。下面抛砖引玉,和同行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一、"精品学案"研究的背景与目的2010年,笔者学校开始从"学案优化"进入"精品学案"阶段,深入研究"如何从学生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学会自我锻炼、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如何让体育教学设计得更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获取知识技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