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名师会对高徒的产生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呢?究竟名师的存在和高徒的产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呢?本文将从这两个问题着手,重新审视“名师出高徒”这一观点,辩证地分析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个施展写作思维才华的广阔天地』97高考作文『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的思考检测分析报告江西王道信1997年高考大作文是一道双材料议论文。题目是: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并据此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材料2〕某杂志社...  相似文献   

3.
证明老师向学生证明酒的危害性,她把一条蠕虫放进一杯酒里,蠕虫立刻死掉了。『大家知道这证明了什么?』教师问学生。小明来了灵感:『这证明如果人喝了酒,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闹市一角  相似文献   

4.
词和辞:两字多有相通之处,一般来说,『词典』、『词令』、『词讼』、『词章』、『言词』也可写成『辞』而『诗词』,『词牌』、『词曲』、『词谱』、『词语』不可写成『辞』;『修辞』、『辞赋』、『辞藻』、『楚辞』不可写成『词』。须和需:须,有等待,须要、应该的意思,如『务须』、『无须』、『必须』等;需,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如『必需品』,『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而大的山谓『岳』、谓『岭』,高而险的山谓『岩』,高而陡的山谓『峭』,尖而高的山谓『峰』,高大峭峻的山谓『崇』,连绵不断的山谓『峦』,形如屏障的山谓『嶂』,坡陡顶平的山谓『崮』。土堆成的山谓『丘』,较低而顶平的山谓『冈』。山顶谓『巅』,极高的山顶谓『山(?)』,山陡立的侧面谓『崖』,山麓谓『陬』,山谷谓『峪』。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关于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而又争论颇多的一个教育问题。其实,名师出高徒只是一种教育现象,而不是必然规律。高徒抬名师也只是一种教育现象,也不是必然规律。辩证地看,名师与高徒互动关系才既是一种教育现象,又是一种教育规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名师能够培养高徒,高徒也能反过来烘托与助推名师出名。简而言之,就是名师出高徒,高徒抬名师。这是一个名师与高徒相互促成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作』与『做』音同义近,常有混淆错用的情况,有必要加以分辨。一、作、做两字出现的时代不同『作』字出现早,『做』字出现迟。《诗经》中用『作』的诗句有四五十句,而《诗经》中不见『做』字。东汉问世的《说文解字》收有『作』字,也没有收『做』字。『做』这个字,要到明代梅膺祚编《字彚》时才收入。二、作、做的本义不相同『作』的本义是『起来』,『日出而作』是说太阳出来就起身,『日入而息』是太阳落山就休息。『作』从『起来』引申为『发难』,『兴起』。『做』的基本义是『制造』,如『做作』,也就是『造作』,做圈套就是制造圈套,做手脚就是设置手脚。再说『做』的引申义也就比『作』少得多。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我远非“高徒”,但大学四年,有幸获得诸多名师言传身教,终生受益匪浅。尤其程千帆先生,至今仍是我身体力行效法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3,(19):146-147
天王携手挑战职业队 “雪碧”明星篮球表演赛精彩上演 今夏由“雪碧”倾力呈现的音乐与篮球的跨界狂欢——“做真实的自己”明星篮球表演赛暨音乐晚会于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火热上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中的“师承效应”现象,对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辨证分析。认为选拔优秀人才苗子、进行早期学术启蒙、传授独特治学方法及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是名师往往带出高徒的重要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汉字,在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武则天改『国』字。武则天坐皇位执政后,她的谋臣告诉她:『國家』的『國』中的『或』通『惑』,为迷乱之意。『國家迷乱』,这还了得!于是,则天一声令下,变『或』为『武』,『國』字成了『(囗武)』字。意为用武力治国。哪想到多嘴的谋臣又跑来了,禀告说:『(囗武)』中的『武』与武则天的『武』相同,一变  相似文献   

12.
『军惊而坏都舍』的『都』高中语文第一册《察今》中有『军惊而坏都舍』之句。课文注释把『都』释为『都市』,把『而坏都舍』译为『象都市里房屋倒塌一样』。好些文言今译的书也是这样解释。查辞书,『都』的词义除作『都市』讲外,还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作『大』讲。如《张衡传》中说地动仪的构造是『中有都柱,傍行八道』。这个『都』就是『粗大』的意思。又《楚辞·九辩》中云:『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这个『都』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过去的教育学,讲的只是如何『教』,而没有讲如何『做』,其实『做』比『教』更重要,『做』才是根本。因此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教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既能做到为人师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的『三』是个非常奇妙的数字,它的意思十分丰富。单说由『三』组成的常用词语就多得一大串:『三思』思考成熟了;『三味』概括事物要义;『三人成虎』是说谣言的险恶;孟母『三迁』而后定居,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周喻『三气后气绝身亡;岁寒有『三友』,君子有『三戒』,狡兔有『三窟』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句该怎样解释,我谈谈我的看法。按照律诗的要求,这两句必须讲究对仗《自嘲》一诗,格律严谨,『横眉』、『俯首』二句也是对仗工整的。『孺子牛』既然系『孺子之牛』的省略,是名词性词组,那么『千夫指』也应是名词性词组『千夫所指之人』的省略。此语源出《汉书·王嘉传》:『里颜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千夫所指』,即『千人所指之人』,就是为众人所痛恨指斥的人。所以这一句中,『千夫指』整个作『横眉冷对』(交杂谓语)的对象宾语。如若将它拆成『千夫』与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三剑     
编者推荐:原故事标题为『庄子说剑』,新故事标题为『庄子三剑』,『三』字之变。变出『高、中、低』的标准,确立了新编故事的详略。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平凡与伟大』话题作文,变格措施是:凸显『庶人剑』为『诸侯剑』『天子剑』成就伟业。此文材料还可变格用于立意为『找准位置』的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分别阐述『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各得其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也说“见”     
『见』字是虚实同形的常用文言词,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作实词,可充当动词、名词、形容词,作虚词,可充当助词、副词、介词。作动词可释为『看见』、『引见』、『会见』、『拜见』、『出现』等。作形容词时,可释为『现成』。作虚词时,用法比较复杂。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介词,用于被动式中,作『被』解。作助词时,可释为『得』。最有争议的用法是作副词。如『君既若见录』、『府吏见叮咛』(《焦仲卿妻》)、『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很明显,这里的『见』,不能作『被』字解。统编教材释『君既若见录』  相似文献   

18.
第三条岸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巨石,巨石,船就是第三条崖』,由『巨石』引出『船』,彰显了『过程』之意。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写老船夫把握『过程』的超常举动。『第三条岸』和文中最后两个『岸』字,应加引号。  相似文献   

19.
『二』和『两』都是数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如,兄弟两人』、『二万三千元』,也可以说成『兄弟二人』、『两万三千元』。但在数数的时候,就不能把『一、二、三……』  相似文献   

20.
青青草     
『青青草』文学社成立于一九八一年,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文学青年从『青青草』起步,迈向通往文学的道路。尽管『青青草』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尽管『青青草』的指导老师也几经更换,然而,『青青草』文学社团却依然活跃在上海外国语学校,『青青草』社刊也依然是『青青草』文学社团的骄傲。小草将永远『青青』,『青青草』愿与更多兄弟社团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