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相似文献   

2.
借鉴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开发学生音乐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瑶 《吉林教育》2006,(6):43-43
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工作应致力于人的智能的整体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借鉴这一理论,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3.
音乐智能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合理利用人的多元智能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其中,音乐智能的合理调动,尤其是音乐歌曲节奏的运用可以对英语语音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音乐智能,从音乐节奏与语音节奏的共性出发,探讨音乐节奏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及作用,并提出相关的英语语音教学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智能中发展音乐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述提高其它智能与发展音乐智能的可能性为理论基础,谈发展人的音乐智能的重要性,并阐述在多元智能中发展音乐智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论述提高其它智能与发展音乐智能的可能性为理论基础,谈发展人的音乐智能的重要性,并阐述在多元智能中发展音乐智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从一种与传统观念不同的角度审视了智能及教育问题。多元智能理论中有关音乐智能的评述,对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试介绍以肖邦钢琴曲为着眼点,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开发学生音乐智能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7.
范诚 《文教资料》2011,(12):153-155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尤其是音乐智能理论为音乐教学及其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界定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分析了我国音乐教育活动的现状,在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着重讨论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目标的重塑。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应在正确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观念指导和科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霍德华&;#183;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发表了“多元智力理论”并在以后多次获得发展。他认为就其基本结构来说,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8项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智能是指感受、辨别、记忆、表达  相似文献   

9.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从一种与传统观念不同的角度审视了智能及教育问题。多元智能理论中有关音乐智能的评述,对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试介绍以肖邦钢琴曲为着眼点,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开发学生音乐智能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利用人的多元智能优化教学过程,其中音乐智能的合理调动,尤其是音乐歌曲的运用可以对综合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音乐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都为传统的音乐学分析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精神动力,但在其后的发展中却遇到了阻碍。传统音乐学分析虽然偏重对音乐本体的社会历史性阐释,但其立足点必须在音乐本体的考察,阐释者观点也以对音乐本体技术性的分析为基础。以性别因素介入的音乐本体考察因音乐符号本身的特征而遇到了阻碍。女性主义音乐批评在没有获得音乐本体的实证支持时,始终游离在音乐之外,对音乐本体技术性分析的缺乏妨碍了女性主义音乐批评获得更广泛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12.
乐"调"辨析     
针对基本乐理中“调”概念多义、歧义的现象进行梳理与辨析,认为“五四”前后西乐东渐的中西乐理“混合”是导致“调”概念多义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音乐不容易为人听懂、音乐是否需要被人听懂、听懂音乐的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听懂"的误区.从感情的重要方式需要我们听懂探寻听懂音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的动物在遭遇危险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御敌招数,如毒蛇喷射毒液,章鱼喷出墨汁,电鳗放电,壁虎断尾求生等,还有的动物变换身形、虚张声势以吓唬敌人,而龙虾的防卫术则尤其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5.
“音乐粉丝”产生的心理原因是追求自我认同,众多“粉丝”组成“粉丝”团体是追求归属感,音乐粉丝”对音乐创作和音乐消费市场都有深刻的影响,“粉丝”也有创造力,他们的作用影响着音乐生产与创作.  相似文献   

16.
“严肃音乐”之我见——论音乐欣赏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音乐欣赏应注重情感愉悦、淡化文字描绘注重联想意图、应注重感知为主,理论知识为辅这三个方面为内容,对于音乐欣赏中的一些称谓、欣赏方法展开阐述,从中力求探究更为全面地音乐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7.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经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而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卑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弦管(又称南曲、南音等)的记谱体系为:指谱,其特点为字谱、琵琶谱、骨谱。其上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的不少符号应具有相应的音乐记录音乐。明清时期弦管记谱体系有着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钢琴组曲这种体裁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的标志,奠定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狂欢节》是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组曲之一,是他双重性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现实性与幻想性;形象性与隐喻性。  相似文献   

20.
谈起现代音乐的发展就不得不承认后现代音乐对其产生的影响和挑战,甚至还应警惕以后现代音乐代替现代音乐、以零散性代替完整性的倾向。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中曾出现过许多后现代音乐超过现代音乐而大受欢迎的现象。从"系统"概念的视角,分析现代音乐和后现代音乐的形式、特性及意义,并阐述现代音乐和后现音乐的本质差异,对于研究系统和非系统成分的一般理论成为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