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湘 《健与美》2020,(2):147-147
1不要仅仅为了赚钱而练健美我练健美纯粹是因为我热爱健美,对健美充满激情,我只是想改变我的体形。但我发现很多人都还练得不怎么样,一开始就想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赚钱。  相似文献   

2.
韩静,1985年入河北武术队,1993年到北京体育大学念书,1997年毕业后便留在了北京武术队,平平稳稳,每一步似乎都顺理成章。 一说起剑,一提到枪,韩静便有说不完的话,滔滔不绝:“练剑、练枪不同于练刀、练棍,刀、棍需要练得快、练得猛,很容易评判出来。而练剑、练枪就不一样了,走的东西得有  相似文献   

3.
大侠  冰沙  张力坚 《网球天地》2023,(6):106-109
<正>Q明明练得挺好的,为什么一上赛场就失败?A我会回答:“恐怕练的时候就没练好。”每次讲习会上都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明明练得挺好的,为什么一上赛场就失败?我觉得是心理素质问题,该怎样改善?”对于这类问题,我的回答是相同的:“这是认知的误区,恐怕你在练习的时候就没练好。”  相似文献   

4.
小舟 《精武》2005,(9):1-1,4,5
第一次听说刘敬竞这个名字,是在2002年7月,在郑州采访时,记得是河南一位练习意拳的老先生说的。那位老先生说:你是从东北来的吧?你们东北有一位叫刘敬尧的,练形意新练得挺好的。我说是吗,是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吗?我知道,我们那嘎嗒的齐齐哈尔市是形意新窝,有很多形意拳好手。老先生摇头说:是在辽宁省的本溪市。本溪?本溪不是拳窝啊?因为老先生在琥术界德高望众,说话很有些分量,所以我也不好质疑,但心里却充满疑惑;不会又是一个装在“包装盒”里的大师吧?因为当时是在开会,也不便多问,于是这事就撂下了。后来,齐齐哈尔市的形意拳练家子位到哈尔滨访友,又从他们口中听说了“刘敬尧”这个名字。“刘敬尧练得形意拳和我们的不一样,师承也不一样。他练得是‘文化拳’,河北形意拳的特点就是舒展大方,很有文化气息 。”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13,(10):43-43
对,心思都在团体上了,我作为团队的三号,很想每一场都能为队里拿一分,在赛前集训旧勺时候心里就有这个目标。所以在集训的时候我练得不错,也很刻苦,练了一个星期脚上就起泡了,当时周指导和刘赛姐调侃我说,如果脚上能起三个泡,我们就肯定能拿冠军,因为我们团体淘汰赛要打三场球。结果我脚上还真被练出了三个泡,还都在一个脚上。周指导说我有进步就是因为练出泡了。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而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身体练习来达到的。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为了“多练”,是为了练得得法,练得有效。“精讲”,不等于“少讲”。“少讲”,要求的是数量,而“精讲”,要求  相似文献   

7.
常态课上如何贯彻“精讲多练”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众所周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切实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为了多练,是为了练得有效;精讲,不等于少讲,少讲是从数量和时间上来衡量,而精讲则是以时机和质量为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要精于启发引导,始终以学生的练习为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4,(4):28-28
我不赞成“化氏大法”的提法.山东人爱的是“烙饼加大葱”,吃得实惠。我嘴笨,在老鬼钓鱼学校当教练是只练不教,练什么?平常招式,基本功。所以会钓鱼的学员看眼就走了。选择鱼漂的目的是要把原来钓不上来的鱼钓上来,同支鱼漂,今天在这个池塘钓得挺顺,明天换个池塘就不行了,这能怪鱼漂吗?天变鱼变.不仅有动作怪异.还有原来动作上不了鱼。  相似文献   

9.
谢琳琳 《游泳》2012,(1):50-51
整个赛前训练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完整训练阶段。 我把赛前训练分为四个小段。我个人认为该阶段的训练要点大致如下:1、强调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注重训练的针对性;2、既要练得狠,更要练得准;  相似文献   

10.
少北拳法中的八部短拳是六根功中主要实练部分。通过短拳落实手根、腿根、步根、身根的四根大法,使法力存于身。 每部短拳都是专一练某一根的法或力,其他各根只是根据六合论与之配合。由于每一招式都不是六根同练,只突出练一根,因此拳法套路练得不全面,有短处,故称为短拳。短拳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组装起来达到六根合作共练,就形成了长拳。 有人说“短小精干的拳称短拳”。按  相似文献   

11.
陈少恩身条儿不胖也不瘦,个子不高也不矮,属于那种扎进人堆儿里就找不着的主儿。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孩儿,光是听听她的外号就能让你刮目相看:大侠。 “陈大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武术,她说:“我父亲就好这个,当时正好我们有个邻居练,他经常带我去看,我觉着挺好玩儿的,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武术,自然而然地开始练武术。” 从四年级到初三,陈少恩一直在东单体育馆练,先是基本功,压腿、踢腿;然后是套路,长拳、南拳;接着是兵器,刀、剑,…,陈少恩说:“我觉得练不同的拳种感觉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问陈少思练…  相似文献   

12.
题记:30年前濮阳市杂技团有个创新节目——《大球扛竿》。记得当时我们这帮孩子正是十五六岁,血气方刚,敢打敢拼。老师说练,我们就上,没有丝毫的犹豫。当时节目组有我与邢永江、王建军、于丁成四个人,我与邢永江是底座,王建军、于丁成是上尖,我们四人也因同练一个节目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5年,练了一年多的《大球扛竿》已初见成效,1986年6月,省里举行第一届杂技比赛,《大球扛竿》参加了比赛,由于太紧张,有的动作没有完成好,只拿了个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学生郑凤荣和倪志钦在训练方法上差距很大,可以说是大不相同,当时也引起了很多教练员的不理解,甚至批评意见。但我当时的思想是不能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走,必须走在世界的前头,否则永远落后。  相似文献   

14.
难舍太极情     
金建国 《精武》2004,(5):39-39
一、初识太极拳 我于1995年考上了无锡轻工大学,当时我已习形意拳。一天,我听到一则消息,说有一位著名的老拳师准备招收一批学员,教练太极拳。我当时来了兴趣,便在一个下午找到了教太极拳的老师父,正式向他学习太极拳。因为有一定的底子,学起拳来颇受老师喜爱,老人家夸我练得有点味道,增强了我练拳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胜利 1997年,是我运动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 来国家队10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陈雄教练组里。陈指导是湖南人,和我是同乡,我还是个细伢子的时候,他就在省里看过我训练了。可是当时听说要到他手下训练,我心里还有点不乐意呢!因为我当时在王红卫教练那组练得很好,而且训练气氛轻松快乐;而陈指导在训练  相似文献   

16.
八卦掌是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八卦掌练功时走圈,通过走圈练习基础八掌、八大掌乃至八八六十四掌。交手时“以走为用”,“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所以要在“走”上下功夫。练走首先就要练好趟泥步,八卦趟泥步是八卦掌重要的基本功。 过去练习八卦掌的人只练直行和走圈,认为只要掌握了趟泥步的要领就可以练习八大掌了。其实除了  相似文献   

17.
卫华 《新体育》2004,(11):21-21
记者:听你父母说,你很小就开始练跳水? 彭勃:6岁,在业余体校。人比大号开水瓶高不了多少。每天要自己去打开水,从一楼上到二楼。 记者:被烫着过吗? 彭勃:没有,我胆小,特别小心。也因为胆小,爸爸妈妈说什么听什么。其实当初他们送我学跳水真是无心插柳,只是想让我把身体练好一点。后来我大了一些,练得太苦,不想练,跑回家,他们又把我送回来。  相似文献   

18.
我正式向她学拳是在"文革"开始后,学校不上课了,当了"逍遥派",正好有时间去练拳。当时她住在崇文门附近的水磨胡同,院子还比较宽敞。那里离东单公园不远,但她从不去公园教,不去公园遛,也不让我们到公园练,主要是怕我们年轻气盛总想找别人去比试而给她惹事,要求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去练。那年我20岁,上大学二年级,正是年轻力壮,所以主要练习形意拳,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采访了我国第一支女子举重队——山东队的姑娘们。这个队是八四年八月组建的,当时全国仅此一家。尽管美国、法国、西德、加拿大、墨西哥等国早已开展了女子举重运动,可在我国开展这项运动,还是有难度的。一开始,家里家外都反对,说女孩子练举重,练来练去,练得象男人那样的大块头,难看死了,将来连个婆家都找不着,姑娘哪有干这个的!刚训练时,姑娘们自己也有压力,可是训练半年了,体型非但没变,反倒越发健美,肌肉越发结实,信心也越发坚定了。队长王子芳是个十八岁的大个子姑娘,她笑着告诉我,她  相似文献   

20.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刊载的各类文章我都看,重要的看几遍。健身方面的文章我都照着做,刚开始原封不动地照着练。练着练着,就发现有些方法的某一部分与另外一种方法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健身方法。这一发现令我受益非浅。例如“走”,刊物中也介绍多种多样的走法,如慢走、快走、慢跑、快跑,还有一篇文章介绍将劲使在腰上,用腰带动腿走等走法,我选择正步和便步两种走法,先正步走后便步走。正步走:就像军队训练战士走正步那样。含胸拔背,先抬右腿(先抬左腿也行),腿绷直,脚尖略往下压,同时左胳膊向前摆动,脚落地时,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