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永漫 《新闻世界》2013,(9):156-157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意见领袖”理论的雏形,经由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发展,在微时代,意见领袖有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树立 《编辑之友》2011,(7):115-119
大革命时期,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以恽代英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将刊物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受到社会各阶层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欢迎。那么,《中国青年》为何能够形成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一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客观上需要编辑们通力合作国民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形势复杂多变,这给《中国青年》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3.
4.
《中国青年》周报创刊伊始,围绕中共的政治纲领确立了宣传主题,宣传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国民革命摇旗呐喊,在思想文化斗争中冲锋陷阵,为促进青年进步献计出力,引导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中共倡导的革命洪流中.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21世纪是个“偶像破灭”的时代,偶像的“速成”和“速倒”令人应接不暇。作为一份以成长中的中国青年为目标受众的周报,《青年参考》一直在思索:新世纪的中国青年需要偶像吗?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既忐忑又困惑: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6.
龚辰晨 《今传媒》2020,28(1):121-123
近年越来越多的电影宣传方选择与网络意见领袖合作,为影片造势,这也为华语电影营销开启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分析国产电影《战狼2》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探究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在电影营销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龚蕾 《出版参考》2023,(1):84-87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青年文摘》用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讲好党史故事、新时代故事、青年榜样故事和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展示青年广泛参与其中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并在真实、立体、全面的传播中,打造中国故事优质青年读本。  相似文献   

8.
陆士宇 《新闻世界》2013,(10):157-158
在众多的新闻评论栏目中,《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栏目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栏目,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时评栏目。本文主要从选题,写作等几个方面探讨“青年话题”栏目的特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The voice of China——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开播以后,成为引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新先锋,并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文围绕该节目所传递出的真善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报纸的影响力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通过某种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力量。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张报纸影响力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和传阅率。但将这三项指标对号入座来衡量国内众多“农”字号报纸。却发现并不适用。以《南方农村报》为例,其每期平均发行量30余万份,全面覆盖广东农村,且绝大多数读属于主动自费订阅.传阅率更高达6倍之多。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分割的特殊国情.“农”字号报纸的影响力也如同中国农民的处境一样:虽然数量庞大,但能够掌握和调动的社会资源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李天英 《出版科学》2015,(6):110-113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我国文学出版史上的一个创举,其成功的营销策略在当时出版界也极具代表性.赵家璧对该书的宣传营销贯穿了编辑出版全程,立体式整合各种营销手段,特色鲜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当前的图书宣传营销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主流期刊,自1923年创刊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百年办刊历程经“三停三复”。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第二次复刊的产物。延安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把宣传抗日政策、动员青年投身抗日救亡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在指导青年运动、鼓舞青年斗志、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始终围绕青年关切话题展开讨论,将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有机结合,真正“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将其视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是摆在广播影视决策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广电总局近日颁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析了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阐释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提出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我们认为,《意见》的颁布对加快广播影视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意见》内容的贯彻实施,必将全面推进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使广播影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产业和体现先进文化精神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将《意见》的主要内容摘登如下,供业内外人士研读、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著名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写过一本书,叫《书比人长寿》。的确,一本好书可以传之后世,生命不衰,远比人的寿命长。而一个优秀的刊物何尝不是呢?在中国近代期刊史上,《中国青年》就是刊比人长寿的一个特例。它从1923年创刊至今,跨越20、21世纪的八十五年。在八十多年的腥风血雨中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而青春常驻,容颜不老,至今仍然健康茁壮地成长发展着。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7,(10):49-49
1923年8月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大会。会议之后,团中央决定《先驱》停刊,改出《中国青年》周刊。  相似文献   

17.
余锐 《传媒》2023,(20):41-43
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青年受众主体地位,创新传统文化大众表达,展现中华典籍思想传承,凸显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满足青年群体多元需求。《典籍里的中国》依托丰富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媒体互补、联动,实现多渠道立体传播,进而提升传播效能,强化青年群体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结合《准则》的制定过程,分析了其丰富内涵,提出了以《准则》为指南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指出《准则》的真正贯彻执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董治顺 《传媒》2002,(9):42-42
在出版界,在喜爱书报刊的读者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的。就发行量和受众面来说,前者是中国第一大刊,后者是世界第一大刊。我国8000多种期刊,可与美国《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期,国家图书馆已开始将海外中国学文献作为专藏文献进行收藏.罗斯藏书、穆麟德藏书和普意雅藏书等珍贵文献的入藏使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学文献初具规模.早期海外中国学专藏文献的入藏得益于当时图书馆人的开拓精神和对特色专题文献的敏锐把握,对私人藏书的积极采访以及对读者需求的主动回应,其经验可兹借鉴.表1.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