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华北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它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德石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面积80万平方里,辖县108个,人口约2500万。该根据地东西南北分别与当时山东、晋绥、太行等抗日根据地以及沽源、宁城、锦州一线的外长城相连,对伪“满洲国”、伪“蒙疆”和伪华北政权形成分割包围之势,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2000年以来,史学界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根据地创建、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这个政权开创性地践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及纲领,在政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使之成为当时各根据地的榜样。它积累的宝贵经验,多方面地作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设,至今仍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作为战时主体经济,得到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垦荒地是边区农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综合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部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有效办法。兴修水利是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另一重要手段。边区党和政府发挥政策指导优势,在种子、肥料、耕畜等各生产要素环节帮助群众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加产量。边区党和政府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社会服务包括提供农业贷款、鼓励互助合作和机关部队生产等方面。粮食财政不仅是粮政的重要环节,也是正规化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调剂是解决边区内部粮食丰荒不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的地方性合法政府。当年边区政府的创建者们在敌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复杂的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不仅对动员全民族抗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党在当今复杂国际局势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积极参与生产,勇于参政。随着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她们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的社会舆论表达。她们提倡妇女解放和生产、婚姻解放,宣传妇女参政和妇女教育,参与抗日宣传表达等。通过妇女组织引领社会舆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扩大了舆论传播力,同时也推动了自身解放。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沿,社会阶层结构及各阶层相互关系经历了激烈的调整和重构,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引发了根据地所属区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预决算制度是晋察冀边区在财政建设过程中所创立的有计划收入与有计划支出的战时财政管理制度。此制度既有效地保障了根据地的抗战供给,也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各级干部的财政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柳敏和 《历史教学》2004,2(9):31-34
预决算制度是晋察冀边区在财政建设过程中所创立的有计划收入与有计划支出的战时财政管理制度.此制度既有效地保障了根据地的抗战供给,也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各级干部的财政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邓拓在晋察冀时期的诗歌活动 ,如弘扬党的文艺思想 ,繁荣新诗创作 ,倡导街头诗运动 ,参与组织燕赵诗社等 ;并论析了邓拓在这一时期的旧体诗词代表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工业私营经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为发展边区经济,摆脱战时经济困境,晋察冀边区政府注重发展私营经济,并在资金、税收、技术方面对私营工业予以扶持。边区私营工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在工业布局上,多集中于投资少、收效快的手工业、家庭副业方面;2、私营经济与公营经济通过多种集资与经营方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3.实施劳资两利的政策。边区私营经济运作及其与公营经济的相互融合为当今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魏晋之初的隐逸化并不发达,这跟其时奉虚伪“名教”为政治号召的统治阶级对隐逸行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阮籍、嵇康的不同遭遇,可说正是其注脚。尤其是嵇康之死,向当时不满现实政权、有志于“隐逸”的士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仕隐的选择,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晋察冀边区建立初期,党员经历了大量发展时期,但是发生追求数量超过质量的倾向。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晋察冀边区集中力量进行党员的整顿工作。虽然整顿工作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党员队伍纯洁了,党组织战斗力增强了,为以后晋察冀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对长期坚持艰苦的对敌斗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在这部小说里,金庸以佛家"无色无相"的手法和勇于自我否定的勇气,彻底颠覆了此前构造的江湖文化和"侠"文化,而这种颠覆性创作反映了他对人性、创作、"侠"文化、以及当时社会的反思,使得《鹿鼎记》达到了中国武侠小说创作的巅峰。  相似文献   

16.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整风运动有其明显的地方特征。具体表现为:斗争复杂,整风适时,整风与根据地敌,我,顽之间的斗争相交叉;整风与审查干部相渗透,整风运动发展与战备反攻相衔接。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整风运动取得了重要成效,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紧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陆机作为一代文豪,著述甚富,除大量的文学作品外,史志目录还著录了他所撰写的晋朝第一部当代史《晋纪》。但综合史料加以考辨,此书的主要作者应为束皙,而非陆机;此书的正确名称应为《晋书》,而非《晋纪》。这部纪传体的晋史之所以误作编年体的史书,也是有因可寻的。  相似文献   

18.
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开始由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冀南区党委领导。后来划归山东分局领导,成为山东所辖六个战略区之一。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建立中共渤海区党委、八路军渤海军区。冀鲁边根据地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中枢。1942--1944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生产等自救措施,他们一方面同敌人作斗争,一方面开展生产救荒活动,通过具体的计划和救灾措施,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封锁,而且渡过了这场罕见的灾荒。这次救荒也为今后战胜灾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