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确立与保护“诉讼期间权”的新问题。对“诉讼期间权”的概念、性质和法律地位作了界定和分析,论述了确立与保护诉讼期间权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探讨了保护诉讼期间权不受侵犯,需要在立法方法进行完善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确立与保护“诉讼期间权“的新问题.对“诉讼期间权“的概念、性质和法律地位作了界定和分析,论述了确立与保护诉讼期间权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探讨了保护诉讼期间权不受侵犯,需要在立法方面进行完善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诉讼活动中,存在违反诉讼期间制度,滥用国家司法权,背离法制精神,侵犯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应通过立法,在诉讼法中承认并确立“诉讼期间权”,制定保护“诉讼期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诉讼活动中 ,存在违反诉讼期间制度 ,滥用国家司法权 ,背离法制精神 ,侵犯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 ,应通过立法 ,在诉讼法中承认并确立“诉讼期间权”,制定保护“诉讼期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亲属拒证权”作为既存于世的两大法系中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被明确规定在许多国家的诉讼法典或证据立法当中。该制度在我国“清末修律”时被引进后,又在新中国成立时被摒弃。“亲属拒证权”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上的“缺席”,不仅与现代法治理念相悖,也不利于亲情关系的维系和人权的保护。因此,以家庭秩序维系为基点,确立亲属拒绝作证的权利,在倡导“和谐司法”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光权保护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其一是采光权侵害认定标准违背了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忽略了由于建设规划技术所限而造成的规划许可建筑侵害相邻住宅采光权的事实;其二是采光权的保护是以造成侵害事实后的经济补偿方式实现的。应确立合理的采光权侵害认定标准,在行政行为中引入保留第三人利益原则,保障相邻建筑权利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知情自由和知情权利,变事后诉讼为事先预防,有效实现对采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占有是主体对物控制支配的事实,在性质上并非权利。占有保护请求权是民法赋予占有的核心法律效果,占有诉讼即行使该请求权而发生的诉讼。占有诉讼着眼于事实秩序维护,简捷迅速,实行"占有诉讼与本权诉讼不竞合"。围绕占有事实是否受到侵害展开诉讼,不同于司法中习惯的"权利追寻"诉讼模式。在补权利之课、鼓励当事人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不能忽视非权利争议诉讼模式的确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新刑法确立的特别防卫权的特征及与特别防卫权适用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研究,指出特别防卫权的设立更有利于实现我国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的刑事诉讼中,确立辩护律师的独立诉权,保证辩护律师独立、有效地行使上诉权和申诉权,对促进诉讼结构的平衡、充分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弱势群体的许多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无法行使诉权,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条件和程序比较混乱,诉讼释明引导明显不足。在对弱势群体进行司法救济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后,提出应当确立宪法司法保护机制、扩大救助范围、明确救助条件和程序、建立诉讼保险制度,并就如何正确行使释明权,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诉讼引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如何完善弱势群体司法救济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却成了处境艰难的“边缘人”,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教育发展权、民主政治权、迁徙自由权、自由结社权等方面。在法治社会,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最终要依靠法律手段来实现。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成立正式维权组织、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健全仲裁诉讼机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赋予每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于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被剥夺。目前,我国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对新修订《义务教育法》实施乏力使流动儿童的平等受义务教育权面临被“虚置化”风险。如何从司法诉讼角度为流动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救济保障,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立足客观实际,避免传统诉讼壁垒,在行政诉讼领域确立“行政给付诉讼”不妨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司法尝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以基本原则的形式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定罪”的诉讼原则,即人民法院统一定罪权原则。此项原则是对有罪推定的否定,同时吸收了西方国家司法制度中无罪推定原则。研究无罪推定原则,对更好地领会、贯彻执行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轻程序、重实体的问题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普遍存在,阻碍了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根据专利侵权的特点,适时地将阐明权理论引入专利侵权保护诉讼中,明确法官行使阐明权的范围,有利于提高专利侵权诉讼的效率,更好的实现诉讼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15.
法官释明权制度源于大陆法系,在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释明权制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辩论主义为基础,但是纯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过分强调法官的消极性,对保障当事人权利,促进诉讼公正,有效率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具有阻碍作用。法官释明权制度设立的初衷即为弥补辩论主义和当事人处分权主义的不足,保障实质正义和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在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背景下,释明权制度具有特殊意义。文章通过对释明权制度功能、价值的分析,论述了我国构建法官释明权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明确规定释明权的内容,完善释明权行使的方式,确立释明权救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侦查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正常行使存在诸多困境。审判中心主义对律师调查取证权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律师调查取证权应当以实现控辩平等对抗为发展方向。故而需要构建贯穿诉讼全过程的控辩平等对抗的诉讼格局,拓宽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的时间维度,赋予律师广泛的在场权,完善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的保障机制,确保律师调查取证权顺利行使,进而实现控辩平等对抗,助力审判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  相似文献   

17.
占有诉讼因占有请求权的功能具有特殊的诉讼目的和制度设置,罗马私法裁判官令状、法国不动产占有诉讼与动产转移、追还扣押以及德、日的假处分程序都以不同的程序模式实现对占有的简易快捷的保护,我国应当完善简易程序和妥当处理占有、本权请求的程序关系,构建我国的占有保护诉讼。  相似文献   

18.
释明权的行使能帮助当事人根据自己的真意进行诉讼,但也可能造成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因此,释明权的行使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法官在诉讼中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现诉讼效率的同时,维护诉讼的公正。  相似文献   

19.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规定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享有环境信息权、环境参与权益和环境监督权,这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的环境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该法仍未确立公民的环境权,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另外,我国立法及司法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护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这对充分调动公民积极性,开展环境保护不力。建议下一步通过完善立法,改革司法,真正实现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担保物权属于支配权的范畴,不应受诉讼期限的限制。《对〈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2条所规定的担保物权两年存续期间,是担保物权作为一种形成权存在的固定不变的期间,其性质属除斥期间,成立于主合同诉讼时效结束时。本文阐述了对《〈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2条的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