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趵突泉     
张语桐 《辅导员》2013,(13):90-90
“趵突泉,泉趵突,咕嘟咕嘟冒泉水”。这是爸爸小时候的童谣。每当读着这童谣我就对趵突泉的神奇产生了向往之情。恰好近期我要来济南参加表姑的婚礼,顺便可以观赏趵突泉的美丽,我的心里满是期待。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初读课 1.(出示课本图片)这是一池泉水,它在山东济南市。看,中间有三股泉水在向上冒,这不是人工喷泉,而是自然的喷泉。这里很美,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很多。小亭子右侧的碑上写着“第一泉”,左侧的碑上写着“趵突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看图学《趵突泉》。  相似文献   

3.
破碗的启示     
<正>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它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了。某日,有位富商来趵突泉游玩,见人们用破碗喝泉水,  相似文献   

4.
趵突泉是山东济南的一大景观,素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趵”,是跳跃的意思“,趵突泉”形容泉水腾跃喷涌而出,所以以“趵突”两字作为泉名。趵突泉的主泉——趵突泉水集中在一座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呈长方形的泉池之中。泉池四周砌石,环以扶拦。池中有三个大泉眼,昼夜涌水不息,其涌水量每昼夜达9.5万余吨至13.8万余吨。池中的泉,平池上涌,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状似堆),奇特壮观。俯瞰泉池,清澈见底,水草簇拥,游鱼可数,生机盎然,情趣无穷。老舍先生开篇便把欣赏的兴趣集中在趵突泉上,说“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一上课就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效地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语言描绘法。如我教《趵突泉》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的家乡济南,以泉水著称于世,所以又称“泉城”。“齐多甘泉,甲于天下”。七十二名泉就像七十二颗珍珠镶嵌在泉城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其中,趵突泉最为有名三股泉水,平地涌出,水花四溅,蔚为壮观。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济南观光游览。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家听后,脸上纷纷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  相似文献   

6.
天下第一泉     
说到“天下第一泉”,很多人都认为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其实不然。我国有四处泉水被称为“天下第一泉”,它们是庐山的谷帘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和济南的趵突泉。  相似文献   

7.
《趵突泉》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习作者根据自己观察点的转移,分别描绘泉水、大泉、小泉优美的姿态,展开丰富联想,把握趵突泉写得鲜明生动的思考方法,在品味语境和朗读中,训练思维能力。一、引导观察理顺思路1.作者在观察趵突泉时,观察点是怎样转移的?2.作者有几个观察点?各在什  相似文献   

8.
历岗 《小学语文》2008,(4):52-52
问:在学习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趵突泉》时,学生问:趵突泉的泉水是怎样冒出来的?古代有没有歌颂趵突泉的著名诗篇?这两个问题我们也不清楚,请予解答。  相似文献   

9.
师 :山东省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 ,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 ,济南有名泉72眼 ,趵突泉为第一泉 ,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济南观赏吧!(放录像)师 :看了录像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 :我觉得趵突泉很美。生 :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师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趵突泉的呢?请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趵突泉的声誉、溪水、大泉、小泉的特点。师 :说得对!我们先学习第一自然段。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生 :直接了当 ,引出下文。师 :趵突泉有这么高的声誉 ,它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  相似文献   

10.
济南又称"泉城",每天都有大量的泉水涌出,单是著名的趵突泉,每天就涌出约7万立方米的泉水。除此以外,济南比较著名的泉  相似文献   

11.
《趵突泉》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描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神奇朦胧的姿态。文章构思清晰,意境美,想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趵突泉的神韵美集中体现在课文第3、4自然段。教学时,如能充分挖掘这重点段中美的内涵,将会获得很好的审美教育效果。一、欣赏活力,领略神奇美课文第3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描绘了趵突泉永不衰竭的自然活力。看那三个大泉吧,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总是那么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这是大自然力量的美,生命力的美。冬天的趵突泉———泉上热…  相似文献   

12.
以下片断是有位教师在教小学语文第八册课文《趵突泉》第二段的教学过程 :教师 :“这段描写趵突泉的泉水 ,你最喜欢哪一句?谁愿意说说 ,并把你喜欢的理由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 :“‘一溪河水 ,清浅 ,鲜洁 ,’我认为这句很简洁。”教师赞赏地重复 :“简洁。”学生 :“我喜欢‘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的优美意境。”教师发出会心的微笑 :“大家和这位同学一样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优美的意境。”教师 :“大家对喜欢的句子理解得真好。老师最喜欢第三句 :‘假如没有趵突泉 ,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妩媚这个词写得很传神 ,你们怎么体会这一句…  相似文献   

13.
五、逍遥步——参观旅游公园、博物馆、科技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等,无不是一本本摊开的大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在暑假里游览了济南的趵突泉,回来以后他们告诉我,以前虽然读过《趵突泉》,但趵突泉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却是模糊的,这次去了济南,终于亲眼看到了趵突泉,知道了趵突泉的泉水是从地下涌上来的。眼见为实。我想,这对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大有裨益的。实用指数:★★★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初读课文⒈(出示课本图片)这是一池泉水,它在山东济南市。看,中间有三股泉水在向上冒,这不是人工喷泉,而是自然的喷泉。这里很美,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很多。小亭子右侧的碑文上写着“第一泉”,左侧的碑文上写着“趵突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看图学文《趵突泉》。⒉初读,做到不漏读、不错读,教师组织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句子。⒊再读,边读边思考边动笔,理清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二、模拟景象,理解课文⒈在水槽中放入半槽清水,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口上装一根导管后扎紧扎严,放入水槽中。⒉让学生用手由轻到重,用力按…  相似文献   

15.
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或是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给人以美的享受;或是通过大自然的变迁,给人以启迪。课堂上如果能够巧用作品中所涉及的自然音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音效资料简单易找,操作性强。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巧用自然音效导入新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趵突泉》一文时,我首先播放了一组泉水喷涌的声音。清脆的泉水声音吸引住了学生,他们仔细聆听,正确判断出这是泉水的声音。我便利用这一契机导入:“这就是曾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的声音,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循着这美妙的声…  相似文献   

16.
趣话名泉     
涓涓清泉,晶莹可爱。在祖国大地上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有四个:即庐山的谷帘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西郊的玉泉以及济南的趵突泉。谷帘泉坐落在庐山主峰大汉阳峰南面康王谷中;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外;北京玉泉位于西郊玉泉山上,自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动听,下泄泉水,艳阳光照,犹如垂虹;济南趵突泉中三泉喷涌,势如鼎沸,状似堆雪。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南临太湖,西依惠山,这里山明水秀,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爽美适口,系泉水之佼佼者。天下第三泉——苏州观音泉,在苏州虎丘观音殿后,…  相似文献   

17.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学文。老舍先生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以一个“美”字贯穿全文,让学生美在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一、再现景观质疑问难1 观察描述 ,引入情境。你们见过趵突泉吗?(放录像)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观赏。你看 ,趵突泉公园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 ,它们和周围古建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水喷涌而出 ,水柱高高 ,形似玉花 ,势如热浪。那么课文着重向我们介绍哪几个泉呢?2 整体感知 ,捕捉重点。让学生自读全文 ,理清游览顺序 ,捕捉重点。3 自由读文 ,质疑问难。根据质疑梳理教学重点 ,归纳如下 :①既然济南有三大名胜 ,作者为什么“单讲趵突泉?”②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真的会失去一半的美吗?③大泉“神奇”在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趵突泉》(6年制8册)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文中处处蕴含着美.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以下片断是一位教师在教小学语文第八册课文《趵突泉》第二段的教学过程:教师:“这段描写趵突泉的泉水,你最喜欢哪一句?谁愿意说说,并把你喜欢的理由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一溪河水,清浅、鲜洁’,我认为这句很简洁。”教师赞赏地重复:“简洁。”学生:“我喜欢‘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的优美意境。”教师发出会心的微笑:“大家和这位同学一样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优美的意境。”……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话意识”,为她的教育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言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全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