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成长的基本路径:接受专门系统的学历教育;申请心理咨询资格认证;恪守专业伦理和法规;参加规范继续教育。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成长路径的策略:加强培养专业人才;完善心理咨询认证,包括提高心理咨询师认证的专业化水平、强化对培训机构和课程的资质认证;健全伦理与法规;规范继续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教育领域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目前这一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专业化时期。以思想政治角度为入手点,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在专业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理论新论断,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基于这种原因和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视野中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专家培养路径与建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是当前高等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及路径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多年来,我国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已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与影响,但就目前来说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及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创新管理方法新模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教育专家和高等教育管理者们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了许多新的不良苗头,焦虑、自卑,甚至出走和自杀倾向时有发生.对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及其心理健康的保护途径进行一些研究,应该是一项有价  相似文献   

5.
从文献检索看,国(境)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成长主要是先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从业后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并接受规范的继续教育;国内虽然近年来正慢慢重视这一问题,也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未见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成长路径研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以考研、就业为导向,工科类大学生成长主要分为四种典型路径:"学习型、学习科创型、科创型、实践型",每种路径都有量化的成长指标,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六个不同时期—探索期、调整期、成形期、发展期、二次调整期、收获期及四个关键点,形成了工科类大学生成长路线图,此路线图的研究和应用创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韩淑华 《教师》2013,(26):66-66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提升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大学生自我认知为研究对象,明晰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作用机理,构建深层次的认知差异测评模型,探析大学生自我认知提升的有效路径。实证结果遵循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现状满意度及自我满意度较大程度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相比个体属性差异与年级差异,成长环境与专业性质成为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主要客观因素。有效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积极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积极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关键路径。自卑型认知大学生较适合浅层次循循善诱的提升路径,而自傲型认知大学生更适合浅层认知与思想深度认知融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等原因而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引发了党中央及各级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教育专家也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之列,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就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有关专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成长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其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5945名本科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不同年级、性别、民族、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来源地等背景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背景条件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不同成长背景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与差异开展活动,才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A型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采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TABP)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诸因子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赵璟龙  程晟 《教师》2022,(26):3-5
在行为主义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合理选择有效的行为疗法,引导学生改变不适应行为,产生适应行为,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文章在阐述行为主义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阐述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侧重从引导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营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合理选择行为疗法、提供高质量心理测试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教育共同体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行为主义视角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路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让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重庆地区部分高校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调查培养等途径,经过多年跟踪研究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素分析,总结90后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规律,探索更好地教育90后大学生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4.
虽然信息网络迅速的发展崛起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发挥了很大帮助,可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具有时代特性的弊端,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上。网络坏境复杂多变,由此导致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也更趋复杂化。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构建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成长教育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的本质在育人,育人理念的核心在成长,大学生成长教育实际上是高校践行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学生成长教育的现实路径和具体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来开展,可将之与学生工作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切实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瑜伽作为一项高雅的有氧运动,社会的流行程度越来越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广纳性,瑜伽这一运动也开始走进了更多高校的校园.科学、系统的瑜伽练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加大对瑜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对于开拓高校身心健康教育路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瑜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浩 《华章》2012,(13)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年龄恰好处在一个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变,而且在青春期成长阶段的女大学生因为年龄、生育、家庭、社会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变得焦虑、偏执、抑郁、恐慌等,心理健康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加上现代化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对女性大学生的需求降低,也是引起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以及发展潜力。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高校大学生自身积极因素作为研究重点,可以有效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与实践路径。但由于实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较为滞后且与其他专业配合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实际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高校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社会多元文化及思想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严峻考验,部分大学生出现自信心不足、消极抑郁、自杀和犯罪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状态的课程体系,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失衡心理状态会影响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且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和道德观,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平衡的心理状态,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日常学习和生活,缓解学业、情感、人际等多方面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良性发展,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引导学生激发自我潜能,完善人格,关注生命发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生命教育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建构转变课程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中感受生命等教育路径,以期实现富有生命内涵的育人与助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