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东段通称汴河。由于早期文献记载或简略不明,或易生歧义,所以关于通济渠东段(汴河)的具体流经线路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当代历史地理学界主流观点是认可中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里对汴河的记录,即西起黄河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向东流经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宋州(今商丘市),再偏向东南流经宿州(今安徽市名),至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北洪泽湖中)入淮河。通过研究认可此说,并且发现盛唐人高适的《东征赋》是佐证此说的一条新的重要书证,它比《元和郡县志》早了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2.
吴姓为中华大姓之一,探析吴姓自得姓以后的历史源流与陈留吴氏的脉络,以及吴姓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和吴姓与开封的渊源,有利于为台湾省的陈留吴氏弄清源流。  相似文献   

3.
谢琰 《小学语文》2014,(1):121-122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经典简介] 高适,字达夫,唐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世居洛阳。幼年丧父,青年时期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漫游,客居淇上(今河南淇县)。  相似文献   

4.
关于"垓下"的位置,今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承袭《史记正义》的观点,认为垓下在今天的河南,具体又可分为"陈下说"(今河南淮阳)和"苦县说"(今河南鹿邑)。另一种则坚持《汉书.地理志》的观点,主张垓下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论证过程的分析评议,指出"垓下"的位置仍应以《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为是。  相似文献   

5.
评北魏孝文帝巩固宣武帝皇位的措施吕克勤北魏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的次子,太和21年(497年)立为太子.两年后(太和23年,499年),孝文帝在南征北返途中病死于谷塘原(今河南斯)11县),太子元恪即位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县),是为宜武帝.孝文帝晚年,身患...  相似文献   

6.
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和奠基时期(上)周文英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开始于春秋战国,秦汉之际达于高峰,尔后绵延至魏晋。春秋战国阶段一、先驱人物:老子、孔子、墨子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东部的鹿邑)。河南是古代中国腹心之地。夏、商都是以河南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     
《学苑教育》2014,(1):F0002-F0002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穆天子传》的认识价值郑杰文《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是一部描写西周穆王巡游城外的先秦古书,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出土于汲郡(今河南汉县)魏襄王家中①。《穆传》讲述的虽是西周穆王的故事,但其成书却并非在西周时期。它把洛邑(今河南洛阳)称...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关于孙子故里的争论共有三大分歧,即孙书采邑乐安是不是孙子故里的所在?乐安今望在何处?孙武是不是孙书之孙?以孙书采邑乐安与孙氏的得姓之源、祖籍之地、郡望由来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根据,论证了乐安是孙子故里的真正所在。从先秦封邑制度,古代孙氏族谱中乐安名称的演变,《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的体例,唐改棣州为乐安郡的背景和唐以后以乐安爵号封孙氏的史实等五个方面,论证了今山东省惠民县是孙子故里的唯一所在。综合各种史料驳斥了否定孙武是孙书之孙从而否定孙子故里在乐安的错误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张伟虹 《甘肃教育》2010,(16):45-45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后人所认识的范蠡,多来自其助越灭吴的事迹。  相似文献   

11.
息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方国早在商代便已存在于豫南地区,主要活动于淮河上游南岸的今信阳市罗山、光山境内。至西周时期,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在商代息国旧地重新分封同姓方国,也称为息国,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为第一代息国君主。周代息国始为伯爵,后为侯爵,活动中心向北移至淮河北岸,主要在今天信阳市息县县境,故城在今息县县城西十里处的青龙寺。姬姓息国在公元前683年为楚人所灭,息人被迁往楚地安置,息君自称为“息子”。息国故地沦为楚的一个县,成为楚人向北与北方诸侯逐鹿中原和向东经略淮河中游地区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2.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人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当时口语写成,反映了18世纪河南方言的状况,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吃”族词语在书中使用范围广、频率高,分为三种类型:单纯词“吃”、由语素“吃”构成的合成词和由“吃”构成的熟语。单纯词“吃”语义丰富,组合灵活,兼容性强。由语素“吃”构成的合成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广泛。由“吃”构成的熟语使小说的语言通俗生动,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陈姓在台湾为第一大姓。陈氏子孙自居台以来,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多为国之栋梁,在诸多领域建树卓著,影响深广。经考证:台湾陈氏源于大陆,皆属中原陈氏后裔。中原陈姓在漫长的社会变迁史中,不断徙居他乡,其中大部聚居于闽,后经闽迁至台湾的。  相似文献   

16.
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塑造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儿童形象——汤姆·索耶。汤姆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也是一个梦想家,他是马克·吐温时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续修族谱活动逐渐兴起,人们更多地给予族谱以正面的新认识。人们从族谱记载家族世系等情况中,可以了解姓氏源流、家族兴替、人口迁徙、族习门风乃至社会变故等历史,赋予族谱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鲁谼方氏族谱》由桐城派古文家方东树撰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折射出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受学术风气与交叉学科的影响,人们解读族谱的方式有所变化,族谱学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展,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解读族谱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酃是汉代未水入湘处(今衡阳市城东)的地名,之前曾名寵和龐。自赵宋以来,是今湘东炎陵县名。其偏旁“霝”同雷、电(雹)、震、霆为同一个词族,是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的文字记录。反映了先民对雷电由自然崇拜到龙之神灵崇拜的认识过程,也是我国龙崇拜源于雷电崇拜的一个典型例证。而“酃”则以地名的形式保存了这一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努力把河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内陆开放高地,是“十二五”时期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目前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具备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多方面的优势,还应该在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环境优化、破解“瓶颈”制约、拉长短板、“五外”互动、借鉴其他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经验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A clever boy     
My brother is a clever boy. All the people in my family love him very much. His name is Jackson. He is seven years 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