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人类对人与自然、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认识。说清楚20世纪道德教育的基本状态,才能思考如何更新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根据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提出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根据人类对不同社会群体(主要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现状的了解,提出进行全球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提出主张重新理解集体主义教育;针对人类物质和精神失衡的现状,提出进行生命关怀教育。重视人类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是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语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4):31-33
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递方式.其内容和形式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类社会主要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三个文明阶段.并分别有着与其相适应的语言教学形式。本文从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比较人手,力求阐述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语言教学模式,并就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我国现状来论述转型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教学观。 相似文献
3.
赵成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3,(5):46-50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的理论解读,对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试图用技术发展的"三段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五形态理论"是错误的,对所谓"后工业社会"的阶级矛盾、领导阶级以及所有制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述是肤浅的。然而,后工业社会理论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认识当代科技革命、经济社会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的有价值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姚桂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
20世纪后期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对美国女性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变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后工业社会服务行业的增长使美国妇女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使更多的妇女局限于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晋升机会很少为显著特征的"粉红领工作"中。后工业社会中由于制造业的萎缩而导致的大量少数族裔男子失业,也使美国妇女的家庭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对于美国女性,后工业社会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5.
社会形态及其特征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我国尚处于工业社会阶段,但是,面对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未雨绸缪,高等教育如何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应对社会变革,是值得高等教育领域工作者从早谋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程介明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4):5-14
在后工业时代的知识社会,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本文试图从工作场所发生的变化开始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工作场所的显著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型组织中的工作小组、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作者构成了当今后工业社会中的组织形态。这些机构组织不稳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动、改组、合并甚至瓦解。随之而来的是个人的职业生活也完全不同工作流动性增强,工作方式更灵活,个人需要具有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能够应变、善于探索、随时随地准备学习新知识、可以自如地跨越专业跨越文化。这些变化使教育中的筛选、专门化、念书、资历等概念面临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一些表面上看似零碎和孤立的创新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促使我们对“教育”概念进行整体性的重新思考。本文分析了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范式,即关于教育目标的甄选范式、关于教育过程的教学范式、关于教育组织的法理范式以及关于教育建制的知识控制范式,从而对现代教育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和思考。初步结论是,仿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一样,我们当前经历的是一个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根本性变革过程,必须对年轻人的整体学习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并设计出适合这种学习过程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8.
人类娱乐行为分为文化娱乐、体育娱乐和休闲娱乐;娱乐产业是服务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主要生长在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的结合部,娱乐产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娱乐经济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成果,许多人有闲和有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关系、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娱乐经济的″三大基石″;娱乐经济学的思想源泉是″快乐主义思想″,作为微观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本文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娱乐经济与后工业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拓展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后工业社会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实践的改变,同时也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挑战。针对挑战,我们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对传播媒介的引导和理论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探讨我国的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天宝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16-20
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国必须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鉴于此,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文章对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进行了论述,并简评了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最后得出该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吴荣芬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4):104-106
目前,档案馆门前冷落,大量所需的档案在档案馆无法找到,服务形式单一,管理水平低,严重影响了档案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必须加大档案馆的宣传力度,大力丰富馆藏,创新服务途径,加快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服务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多数地区城市的主城区都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自2007年全国开始的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从污染的来源上进一步证实了长三角的许多城区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长三角地区的城区生态建设也将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城区的生态治理提供“范本”。本文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苏州市沧浪区(中心城区)为代表,分析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城市政府应该改变执政理念,建设生态型城区。 相似文献
13.
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科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6):83-85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狂飙巨澜。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借鉴西方化的积极因素,抵御其不良化因素的影响,是每个国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这里对后现代主义化观的形成原因作出了探讨,并详细地论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化观,包括反理性、肤浅性、多元性、大众性及断裂性,以期对我国民族化的建设起到借鉴和警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贝尔是用后马克思主义指认秉承马克思学说的某一方面而又与马克思本人进行对话的一类学者.自诩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贝尔,以同马克思讨论社会发展问题为起点,运用知识与技术中轴原理的范式,构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因此,他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对后工业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理论观照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智运 《教学研究(河北)》2009,32(4):1-7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谐大学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学术的理念、服务社会的理念、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向世界的理念和引领社会的理念。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的五个关系:服务社会又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的关系;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贝尔是用后马克思主义指认秉承马克思学说的某一方面而又与马克思本人进行对话的一类学者。自诩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贝尔,以同马克思讨论社会发展问题为起点,运用知识与技术中轴原理的范式,构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因此,他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对后工业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理论观照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能促使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小康社会的实现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并在更高程度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文学人生理论 ,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 ,分别体现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 ,儒道互补的人生选择是调整入世与遁世人生价值冲突的有效手段。入世与遁世都存在着诸多困惑。整合多元文化精华是升华和超越文学人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曹义宏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12(1):48-51
在后工业社会,在充分顾及社会平等及其人人得到尊重的基础上。相对突出能优先的原则。实现一种“公正的能统治”,这就是贝尔社会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21世纪的中国应当深刻认识到知识、人才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走工业化和知识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公民参与遭遇政治体制困境;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协调专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化等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和建设法治社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