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侏光潜)诗是文学作品的最高样式,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艺术金字塔的顶端。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并走进一首首充满情感、各具特色的诗歌,用心去理解、欣赏、品味,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享受。然而,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诗歌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美在改变     
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审美力、文学欣赏能力。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由于它取材的广泛、自由、写法的灵活、诗意浓郁、意境优美成为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最佳文本。正如周立波所说“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胞,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思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乐.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相似文献   

3.
罗文英 《广西教育》2008,(19):65-65
王国维先生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之手段。此为美育所不可不留意也。”如今提倡素质教育,就包含着美育教育。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诗歌在启发培养审美意识方面有着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诗歌教学的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提出了这样的目的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这种鉴赏应从诗歌开始,因为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大量优秀诗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文学趣味,提高他们良好的文化素养。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所说:“诗是培养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意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5.
蒋萍 《教学月刊》2008,(6):30-31
人类的文学以诗歌开篇,它最能表达人类质朴的感情和纯真的心愿。诗歌里有最真的人性、最善的灵魂、最美的人生,是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和其他种类的文学。”诗歌中散发出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陆干玉 《考试周刊》2011,(2):229-230
“诗”从理念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貌.一种品格和一种精神。如果说生活是一首诗,那么就看你如何去欣赏它了。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绘画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尝试将教学的内容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美术教学更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7.
文学欣赏能力是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既能完成知识的传授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诗歌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很好样式,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从作品的手法、形象、主题和诵读的角度出发,谈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希望能为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带来些益处。  相似文献   

8.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初步感悟作品的能力。2、了解诗词所表现的诗人情怀,学习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领会诗中所具有的深厚的感染力。3、了解和这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相似文献   

9.
樊素琴 《中学文科》2009,(13):82-82
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中,诗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她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的心灵。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喜欢诗,所以其文学趣味低下……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诗、读好诗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笔者认为本单元的突破口应是分析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诗歌重意境。“意”即主体的内在精神,就是这里所指的“情”、“境”即客体的外在对象,就是这里所指的“景”。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就是指能够通过诗中所写之景去领会诗中未写之情。诗歌对景的描写,学生是比较容易感受到的,而景中之情、景后之情,就往往不易捕捉到。因为这毕竟是抽象的东西,还要仔细想一想。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诗中所写之景去  相似文献   

11.
<正>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现代诗是真、善、美的艺术,它较其他文学样式语言更为精美隽永。闻一多曾说:"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现代诗歌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跳跃性、音乐性、多义性,言语品味应该成为现代诗歌教学的根本,让学生在言语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斯说过:“文学鉴赏,是开着许多窗户的一幢房子,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被动地顺着教师自己的那一扇窗观望文学作品,而是应当启发每个学生都主动地打开自己的那扇窗户。”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自2002年起,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简析题。近年来对诗歌的罄体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那么在诗歌鉴赏中该如何让学生主动打开自己的那一扇窗户呢?一、审视标题,辨明诗歌题材看人先看面目,赏诗先赏诗题。题目即诗的额头,含有诸多信…  相似文献   

13.
师: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举手,哇,多得很;那么喜欢读诗歌的举手,哟,少得可怜。很多同学不太爱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培养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了,“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读不出诗的趣味,也就品不出其他文学作品的妙处了。然而,一般的学生读诗时总有点像盲人摸象,对诗歌鉴赏题更是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对诗的趣味领悟得少之又少。其实,如果能先从思想上对诗歌的本质特征有个充分的认识,居高临下地赏析诗歌,必然能事半功倍。一、诗须凝炼。特别是近体诗和词等,由于篇幅的限制,更是强调凝炼。这样,就使得诗歌的思维往往是跳跃的,有时甚至像意识流似地跌宕起伏。所以读诗时不能目光一扫…  相似文献   

15.
“一切纯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诗是培养学生学趣味的最好媒介。具备了较高的诗歌欣赏能力,必然有助于对其他学样式有更多、更深切的理解。然而.诗歌鉴赏因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诗意表达的模糊性与丰富性而成为欣赏难度最大、审美层次  相似文献   

16.
王广清 《语文知识》2003,(11):F003-F004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认知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2003年秋季投入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对2000年版教材作了合理的调整,将原第三册第一单元(新诗单元)调至第一册第一单元,并加大了新诗的分量,力图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为他们以后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根本目标的审美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诗歌因为有着生动典型的意象,优美凝练的语言,炽热浓郁的感情,优雅深邃的意境等特点,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文学。"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效指导学生读诗,不仅对读懂诗歌本身非常重要,对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潘珍芳 《语文天地》2009,(10):13-14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必要的界定,这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欣赏想象力十分重要。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得到完成。”欣赏是创作的逆行,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完成。“如同任何艺术创作的过程都是想象的过程一样,任何艺术欣赏的过程,也都是想象的过程。我们把前一种想象称之为创作想象,后一种想象叫做欣赏想象。没有欣赏想象,也就谈不到真正的艺术欣赏。”诗歌教学是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服务的。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当首推培养学生的欣赏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