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伦理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导致的伦理困境和可能面临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与教育主体的权利嬗变、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异化、人工情感与人机互动的情感危机、智能感知与教育数据的价值困境这四个方面。为了防范和消除这些伦理风险,“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法为界”是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理性选择,教育责任则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该做什么”伦理准则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智能科学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但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隐匿着伦理风险,呈现出主体地位消解与情感疏离、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发展异化、个人隐私泄露与权责不清等多方面的伦理风险样态。其生成原因在于其与相关主体的技术素养欠缺、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自身的局限、伦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滞后等有着密切关联。为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需要“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伦理空间、“以术为用”增强智能思政的技术治理、“以法为界”构建智能思政大数据责任伦理规制,推进做好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困境与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面临更大挑战.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主要困境,包括信息隐私被肆意侵害、信息污染屡禁不止、主体价值迷失普遍存在、信息不公持续扩大等方面.从技术根源、社会根源和主体根源分析信息伦理的成因,认为要从明确信息伦理原则、加强社会监管、强化技术创新、加强信息伦理教育等方面消解信息伦理之困.分析信息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寻求消解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困境之道,以推动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正推动着教育领域变革的发生。ChatGPT作为智能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保留上一代智能技术优势的同时,兼具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以及对话生成能力,这种独特优势预示着其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可能空间,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技术上的困境、伦理上的风险、人的发展的难题等限度。探讨ChatGPT驱动学习变革的可能空间与内在限度,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智能技术助力学习的风险挑战,更好地厘清问题产生的深层逻辑,进而从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监管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针对性的实践策略进行预防干预,以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智能技术在赋能教学迭代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伦理风险。在阐释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内涵基础上,基于智能技术支持教学的三种典型应用场景,分析智能技术不合理应用所引发的伦理失范行为: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引致学生出现同质化发展倾向,智能技术支持的学习分析易产生侵犯学生隐私等心理伤害,基于智能技术构建的虚拟教学环境引发师生出现主体性异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以及技术文化理论相整合视角,从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意识、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规范、智能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以及智能技术属性层面探讨引发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风险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消解策略:强化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意识、完善与内化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规范、保障智能技术工具教学应用的合伦理性以及提升教师智能技术教学能力,以期为破解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困境,推动智能时代教学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23年2月25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为主题,围绕ChatGPT改变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应对ChatGPT的行动、基于ChatGPT的教育教学变革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涵盖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特征、智能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冲击、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智能技术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展望等方面。会议从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领域和学科,多角度展现了当前ChatGPT的发展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能时代ChatGPT强势崛起,生成式人工智能惊艳大众,引领人工智能走向场景落地,为教育领域变革带来巨大机遇。ChatGPT为教育创造有益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风险。本文阐述了ChatGPT的发展脉络和内涵特征,揭示ChatGPT教育应用存在的伦理风险,包括:数据隐私的泄露与滥用、机器算法的歧视与偏见、师生关系的弱化与破坏、学术公平的失信与失衡。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从道德伦理角度剖析“教育-ChatGPT”之间的最优关系,提出ChatGPT教育应用伦理困境的规避建议:唤醒大众意识与保护数据隐私,警惕惯性认知与防范算法偏见,把握任务重心与调节师生关系,规训道德行为与重塑学术公平,以此增强“教育-ChatGPT”的应用价值利益,共建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学过程,引发教学艺术在创造之源、实践之域、美感之基、同频共振之路四个层面面临实践困境。要走出困境,首先需要认识到,重视独创性、强调实践性、富有美感、追求同频共振的教学艺术在人工智能教学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包括对教师主体性的“验证”、避免走向“自动化”、体现“教学美”的智能设计、消解教学“伪互动”等方面的价值。为此,需要以教育人学为指导、以具身实践为导向、以美感生成为引导、以同步互动为指向,推动教学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已经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完美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研究“智能+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出发,分析“智能+教育”广泛应用面临的数据基础、制度规范、道德与伦理约束、社会关系异化等带来的风险挑战,然后,基于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探讨通过重视顶层设计、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技术能力、强化法理研究、加强智能素养培养等治理策略,发挥智能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构筑我国“智能+教育”发展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原则方法”旨在通过伦理原则的构建与教授消解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伦理风险。然而,当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存在有限性,制约了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就自身而言,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在构建过程中忽略了其在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教育应用甚至同一框架内的个性特征或关系。就实践而言,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既无法提升目标对象将伦理原则付诸实践的意愿,也缺乏强制其遵守这些价值观和规范的机制。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有限性的消解需要在完善原则自身的同时引入美德与法律,进而构建“原则-美德-法律”框架。这一框架的构建要义是使原则、美德、法律三大层次针对且有效地应对伦理原则有限性的各个方面,做到确定可靠切实的伦理原则、开展明确可行的美德培育、构筑稳健有效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每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形成、发展与应用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信息技术尤为如此。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技术间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智能技术生态以教育信息的全面感知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动力,通过跨时空、跨模态、跨组织的教育教学要素重组以及各教育主体间可信、智能的合作,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智能技术生态可为跨时空的教育资源配置、多主体的教育协同治理、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提供支撑,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结构化地重塑未来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间的赋能解决单一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规避科技伦理风险,有序推进智能技术生态的演进与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照国内外现代化教育评估体系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省域教育评估体系存在统筹性较低、依附性较高、权威性较弱、智能性较低、规范性较弱等不足。应加快教育评估制度建设,促进规范评估;健全教育评估组织体系,促进独立评估;提高评估标准研制水平,促进科学评估;加快评估技术创新变革,促进智能评估;提升评估队伍能力水平,促进专业评估。以上这些措施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是充满了伦理意义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是伦理抉择的过程。在目前的中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面临着实习学生与实习对象关系、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学生关系、高等学校与实习机构关系以及实习学生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伦理困境。为了妥善处理这些伦理问题,需要承认社会工作实习亦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道德实践,同时还要通过教育的专业化和本土化策略、服务-学习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来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14.
The current study expanded a newly developed ethical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assessment using interview data collected from seven instructors from elementary school to higher education on their experiences of dealing with ethical dilemmas in assessment. The expanded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new merits: One additional critical incident involving an ethical dilemma and two more types of conflict elements emerged. In addition to specific guidelines, more general guidelines to resolve ethical dilemmas were included. Most importantly, the impacts of decision-making on instruction, student learning, and future assessment inform teachers that appropriate assessment decisions should work with other teaching practices. Teachers can use this model to improve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ssions or assessment courses.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育着眼于所有的学习者,重在普及信息技术和文化,提高受教育者的信息素质与能力以支持自己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应是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由于学生智能结构、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不能一概而论地只采用一个标准,而应从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出发,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发展潜力,以人为本地评价,以体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智能化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技术与人的关系。以人工智能(AI)为驱动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正逐步进入学校与课堂,赋能教学创新,催生了整合智能机器人的新型教学与学习生态系统。基于此,从智能机器人的内涵出发,梳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特征与教学功能;结合智能机器人的教学应用典型案例,审视智能机器人作为教学赋能之要素。通过计算与连接工具,探讨智能机器人助力精准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智慧学伴、智能测评、大数据教学过程管理、人机协同"双师课堂"等方面的教学应用;从教学系统变革层面出发,以智能机器人为增强要素,促进教育系统的协同与治理;支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补偿性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管理智能化,助力学校教育"智"理等;同时,结合现实提出智能机器人在教学应用中面临的五大挑战,以期为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教育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知识经济加速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转型,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迎接新的挑战,必须采取新的对策:更新教育观念,扩展教育视野,构建德育新体系,加强德育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略论信息时代高校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高校德育教育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技术优势,转换德育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使德育教育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学习环境的智能化已成为主流趋势,如何合理运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并分析其中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是在线教育领域值得关注的课题。为此,基于对学习行为文献的分析,从数据采集与存储、行为分析、反馈与提醒、智能化行为优化、智能引擎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学习行为优化模型,并将模型运用于湖南S大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智慧教学实践中,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获取并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再针对具体情景采取合理的学习行为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这一优化,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认知维度的学习成绩、强化了互动维度的学习互动;而且提高了时效维度的学习任务完成率、强化了参与维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