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和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前总认为教学要坚持“授人以渔”,从不知“引人索渔”。最近我在美术第七册《包的世界》的两次教学中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老师应有效地运用一些“时尚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跟上学生的步伐。本文论述了美术课教学理念、组织手段、课堂内容的时尚化。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中教师创造出一些“流行语”,学生为此经常谈及并兴致盎然,增添了美术课的愉悦性和活力,让美术学习更加轻松快乐,也更加高效。“拼多多”“洋芋坨坨”“僵尸”“标准配置”“顶天立地”等流行语,赋予它新的含义,让抽象的美术知识通俗易懂。通过流行语的流行,培养了学生的美术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力,美术技能的培养不再枯燥乏味,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4.
一、开设综合艺术课的意义综合艺术课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全新课程门类。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能力得到整合发展。这一课程的开设是我国艺术类课程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众所周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一度将音乐课称作“唱歌”,将美术课称作“绘画”。音乐课除了唱歌外,还涵盖了音乐欣赏、乐理知识、乐器学习、舞蹈练习等,美术课除了绘画外,还涵盖了美术欣赏、美术理论、雕塑(泥工)学习,工艺设计及制作练习等。从唱歌课、绘画课到音乐课、美术课是一大进步,再从音乐课、美术课向综合艺术课发展更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美术课强调学科中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满堂灌”的现象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美术素质的提高。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并改革教学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主体潜能,发展美术素质和审美能力。“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学习方式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建构的。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应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小学生,美术课的开展还可以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经验,总结出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希望能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张晓斌 《科幻画报》2023,(2):229-230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得到更多重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提升知识水平还要提高综合能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初中教育中美术课程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渠道,能够在强化学生美术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以兴趣为主导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对学习产生充分的学习热情,有助于美术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学生普遍对美术课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解读了开展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探索了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课时往往采用单节安排,使学生在40分钟内不能完成课上作业。采用一周两节美术课连排连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发现“两课连上”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激发、作业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以单纯的“技法”或“技能技巧”课来实施,也就是过分重视“术”的教学,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说小学美术课应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再者若一味强调“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被动地接受“术”,往往事倍功半,所以美术课应重视其多方面的美育功能。美育功能比较明显的有: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受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普遍存在着“高原现象”,即多数学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美术作业模式化,缺乏创造力,千篇一律,绘画时存在着谨小慎微,不敢画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使学生克服了“高原现象”,重新对美术课产生了兴趣,美术作业有了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虽然技能性很强的美术课,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质的课程。但是,在培养“能感受形式关的眼睛”的高考美术技能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反人文”因素存在,解决高考美术技能教学“人文性”和“反人文”因素之间的矛盾,必须在培养美术技能时着重培养“观察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美术技能的基本技能并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克服外部因素,尽量为学生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创意就是一种独创的思维方式,审视当下校内外各类美术培训、中小学美术社团或课外美术兴趣活动,绝大多数缺乏系统的教材和教法,一般以教师个人经验、综合素质或参加比赛及纯绘画辅导展开。笔者在25年的“儿童创意美术工作坊”(下称“美工坊”)课程实践中,活用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本着实践、研究(积累)、总结、再研究(再积累)、再实践、再总结的原则,不断研发出适合现代儿童所需的创意美术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潜能。一、选题激趣  相似文献   

13.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美术课成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渠道,这要求学生在提高美术素养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己对美术的探索能力。同时还应该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本真,认识到美术与我们当今社会相辅相成相促进的关系,用心生活,细心观察,协调好“美”与“术”的关系,去发现“美”,辅以“术”,同时运用情感作画,达到提升美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就是要打破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的界限。整合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思品、语文、音乐与信息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与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张立海 《文教资料》2013,(13):77-78
为上好小学美术课,文章认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从为学生营造开展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改进美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上好小学美术课。  相似文献   

16.
“六环节”教学能使学生学习美术成为既是主动探究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不断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标》)也已经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学成果逐步显现,教学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最近,在参加了几次美术教研活动后,我对如何才算真正贯彻《美术课标》精神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几次的公开课上,我看到学生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画又是表演的,整个课堂热闹异常。我在想:难道这就是《美术课标》所提倡的“全面发展”?在这热闹的背后,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又学到了多少?如果这算追求教学的“全面开花”,最后到底又能开“几朵花”?  相似文献   

18.
王砺 《文科爱好者》2022,(4):112-114
当前有很多城市都已把美术学科列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美术作为等级呈现科目同样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和关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好美术课程,怎样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指明了方向。初中美术学科的“新”在于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强调美术课程的实践向导,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凭借其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正日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和青睐,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亦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必须开设艺术学科(音乐或美术)课程。"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音乐学科的重要性。但是出于受到“全面人格塑造、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学的音乐课每周只能开设1至2节,可是,就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却要实现对学生的感知、表现、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完成音乐课的教学?”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音乐教师。于是“小循环多反馈”的教学法应运而生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讲的“小循环多反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多唱、多练,而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循环反馈机制,造就活泼高效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依据大纲的精神,在教学中发挥美术课特有的功能,完成中、小学阶段“大纲”赋予的各年级的教学任务,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更新美术教学观念过去,有不少美术教师把美术课上成单纯培养美术人才的技术课,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对观赏美、鉴别美的能力的提高,削弱了美术课的有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