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期是个性初步形成时期,父母的教育观、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为使儿童的个性获得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父母必须重视儿童个性的早期培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发展儿童的个性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手段和条件 ,也是教育发展本身的目的。素质教育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从人的差异出发 ,通过教育过程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 ,从本质上看 ,素质教育就是发展个性的教育。那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展儿童个性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呢 ?1 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激发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强化、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这是由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达到史无前例的方便快捷,人类进入“快餐”时代,“快”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主旋律。当“快”渗透到儿童学习中,给儿童本身、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是什么呢?笔者为小学一线教师,有幸参与儿童的发育发展,借工作之便,能直接了解到儿童家长与日俱增的焦虑和困惑。家长的焦虑与困惑来源于“速成教育”“功利教育”。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慢下来,努力观照儿童的全面发展,关注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重视儿童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庭环境与小学高年级儿童创造个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21世纪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 ,而其中创造性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指出 :“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有极高的可塑性。因此 ,在儿童时期就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尤为重要。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 ,不仅需要智力因素 ,也和每个人的个性品质(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相关。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 ① “创造性人才不完…  相似文献   

5.
儿童美术教育应注重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右脑。但是现实却未能如愿,教师在给儿童上美术课时,常常是自己作个范画,学生跟着画。这无疑使教学陷入了一个误区,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提高儿童的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及促使其个性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因此,要使儿童美术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就应努力做到“四不定”。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多地重视其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对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性影响。本文就小学语言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土地 ,班级教育有共性 ,也有个性。实施《争当小能人 ,促儿童个性发展》专题的研究实践证明 ,老师、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态度、方法、内容的影响 ,老师、家长的性格的好坏、素质的高低 ,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 ,都有重要影响。对儿童个性中的压抑因素 ,必须及时疏导 ,才能使儿童个性健康形成和主动地发展。一、个性发展压抑成因儿童发展个性压抑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我班现状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主要表现有下列情况 :1.家庭环境恶劣有些儿童出生在残缺家庭里 ,从小担负繁重的家务劳…  相似文献   

8.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普通心理学在传统上将人的心理划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等几大范畴。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这几方面的研究却偏重儿童认知发展,特别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研究尤其落后。20世纪90年代才把西方心理学的儿童社会性研究介绍进来,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在1991-1994年在国内六省十三个科研单位中,组织了《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跨省研究课题,因而,儿童社会性的理论是比较新的领域,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有益补  相似文献   

9.
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个性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功效,儿童不是因为年幼而游戏,是因为需要而游戏,幼儿为独立的人,是有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让游戏来伴着孩子成长,这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吕秀英 《教育》2013,(7):56-57
《童年期发展心理学》指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在儿童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基础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快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低年级是儿童迅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正是儿童情感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课堂上让儿童体验快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儿童最喜欢玩的方式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提升儿童素质、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俗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孩子小时的个性决定成人时期的发展。儿童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但“幼儿期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或中坚结构”。有的家长很奇怪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就变了。幼儿期认识很多字,能背许多诗词的孩子长大了怎么会变得不愿学习甚至讨厌学习?有的孩子在幼儿期乖巧听话,到了中学却很难与父母沟通……产生这些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在孩子幼儿期忽视了良好个性培养。个性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相似文献   

12.
儿童责任心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责任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有关国内外资料,对儿童责任心的结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培养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儿童期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形成最初个性倾向的时期。儿童可塑性大,容易受到具体形象的感染,养成各种习惯,因此,儿童期是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期。道德来自生活,道德发展依赖个体成熟及化塑造,儿童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通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活动而获得。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基于网络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通过正确的教育和网络的支持,有可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存在一些缺陷。作者提出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应分为:动物思维阶段、初级思维阶段、中级思维阶段、高级思维阶段;儿童从出生到具有熟练口语能力大致经过四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对语文教育的跨越发展可提供三个方面的理论支持:6岁的儿童已具有了较强的学习母语的基础;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应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孙小平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3):110-111,113
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男女主人公性别角色不均衡、男性职业层次高于女性、男性在能力及知识等方面优于女性等方面的问题。教材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着思想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和角色期待等重要作用,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因此今后在教材编写中,应改变传统的“男主女从”和“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保持课本角色男女比例的相对均衡,全面表现两性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学前儿童的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当中,家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本文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视域出发,对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就这一应用的路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要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来实现对儿童的情感认知、语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发展的有力推动,为儿童的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够新颖和生动,具有其特有的个性,运用儿童“个性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一、在习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儿童个性语言的语感 小学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的个性语言。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民在由农业转向非农业产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独特问题.伴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特别是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本文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对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在家儿童的个性作个案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学学习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要使他们的个性趋于良性发展,关键问题在于使他们的个性和社会性能够协调一致地健康发展。 一、直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重视儿童个性与杜会住协调发展的前提 儿童的自我认识最初是对个人简单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经验的逐步积累,儿童自我认识不断增强。这不仅会使他们逐步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而且会逐步发展为内化了的行为准则,以此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李彬  黄珊 《文教资料》2009,(18):257-258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驱力,是人的创造力本源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人一生中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如何不失时机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和用于展现自我的个性,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