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下面笔者谈谈教学实践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上好信息技术课,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委 《考试周刊》2012,(86):105-105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课程体系中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的课程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的计算机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瑞  赵健 《教学与管理》2007,(12):141-142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即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使课程结构复合化、多样化、信息化。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讲的课程结构创新的特点。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使英语教学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实践、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何合理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值得当今英语教师在探索、实践中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赵薇 《黑河教育》2010,(1):62-62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立足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与传统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实施起来困难颇多。怎样才能实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呢?一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历了阑惑与希望并存、焦虑与喜悦同在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技术必然会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科目。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观以及分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坚定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可运用互动交流上好《信息技术》课。  相似文献   

18.
周进 《教学随笔》2008,(3):23-2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云 《学周刊C版》2010,(2):99-10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针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做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本文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