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一定存在着几次重要的转折,那么,对我而言,"24时记时法"一课便是其中又一个转折点。之所以需要在转折前加上"又",是因为这样的转折对我而言,已不是第一次。如果说,之前由"走进圆的世界"走向"圆的认识"(见本刊2008年第7期《一堂纯粹而丰富的数学课》),实现的是对学科内容"由外而内"的华丽转身,那么,"24时记时法"带给我的将是由"教"向"学"的又一次跨越。这是更为艰难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一定存在着几次重要的转折,那么,对我而言,“24时记时法”一课便是其中又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24时记时法"一课(见贵刊2013年第4期)中,我的后退多少还只是一种自发的朦胧意识的话,那么,"认识负数"一课(见贵刊2013年第7-8期)中,后退则显现为一种理性思考后的实践自觉. 然而,数学课堂的改变,怎一个简单的"退"字了得!教师因何而退?退往哪里?教师课堂中的"退"是否有原则和底线?"退"之后,教师还需要"进"吗?如何把握"退"与"进"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实践尺度?所有这一切,在"认识负数"一课中,无一不纠缠着我,困扰着我.当然,困顿之余,思考也愈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正>青年教师发展团队的几名老师上研究课,选择了"24时记时法",一轮下来,大家都不满意,于是集体鼓动我上。我梳理了大家的"上法":以观察钟表确定时刻引入;呈现"节目预报"介绍24时记时法;结合钟面解释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相互转换。我该怎么做"这道菜"呢?(1)"用尺子量长度",追寻学习的通感。板书后询问学生板书内容的意思,点出尺子是工具,使用工具得有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5册"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2.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4时记时法”一课(见责刊2013年第4期)中,我的后退多少还只是一种自发的朦胧意识的话,那么,“认识负数”一课(见贵刊2013年第7—8期)中,后退则显现为一种理性思考后的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7.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即"12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掌握两种记时法之间如何互化的问题。那么,如何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从而让孩子理解和掌握24时记时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两次转化"来突破。一、化曲为直,感受一天时间的整体性课始,笔者利用课件让孩子们看一天时刻的起止过程,然后让学生感受到一天的时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并归纳普通时记时法和24时记  相似文献   

9.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如何既有效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又解构重组这些生活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对时间本质的理解?为实现此目标,该设计哪些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设计有价值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对"时间"本性做怎样的追问与深思?在仔细品味蔡宏圣老师执教的"24时记时法"一课后,这些"问号"都将得到诠释与破解。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第49—52页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2.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进行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互相转换。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设疑引入1.猜谜语。世界上最短又最长、最慢又最快、最便宜而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2.设疑引入。时间是最宝贵的,在一天中我们要做很多事情,比如上课、做作业、吃饭等等。…  相似文献   

12.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小数教材中最难的课堂教学之一。教师竭尽全力教学,学生囫囵吞枣接受,学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正确率还不到一半。尤其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互相转化,让许多学生伤透脑筋。巧用一一对应,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14.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12,(16):35-37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这部分知识初看之下,的确密密匝匝,让人眼花缭乱。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是两种不同的表示一天时刻的方法,课本上给出的两种记时法的概念,只不过是数学学科世界的一片风景,是经过很多人长期努力逐步凝结而成的风景。笔者试着以"24时记时法"一课的教学来阐释如何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课本数学第七册二单元“日”的两种记时法,教学目标是掌握一日有24小时,学会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能准确地对24时记时与12时记时进行相互转换,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计算(口答)一日中的任一经过时间。教学过程如下:一、介绍“日”与地球自转一周的关系。教师出示用一面红旗插在中国地图上的地球仪,(把电灯当作太阳)和一个12时记时的钟面,边演示边提问:地球仪背光的一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想】记时法,是为了解决钟面一圈只有12小时,而如何记录一天24小时的问题。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时间的口头表达不一定那么规范,比如问:"你什么时候放学?"通常的回答是"4点"或"下午4点",在现实的情境中我们都能明白指的是下午4时。用24时记时法记录的时间,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甚至已经能将部分时间与普通记时法相对应。但两种记时法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以及转换的方法,学生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并且学生对于这部  相似文献   

18.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整时和非整时的时间,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本册教材安排“24时记时法”的教学,意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使他们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时间,能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并会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19.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有关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记时法。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发现并理解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12时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