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精选素材使估算成为需要 素材一:聪聪一家去饭店吃饭。套餐的菜单如下:酸菜鱼28元、土豆丝8元、炸香菇13元、炖排骨29元。爸爸带100元钱够吗?比一比,看谁算得最快。  相似文献   

2.
估算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估算成为数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也给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正在低年级数学中“萌芽”,低年级数学中有了估算的加入,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一、情境引入让学生“乐”于估算估算,是估计数的大小,其主要目的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因为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例如:电话机206元、电视机998元、电饭锅305元、电风扇395元,妈妈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多少元?教学时,教师…  相似文献   

3.
<正>估算是一种数学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感。下面,笔者结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对估算教学的一些体会。案例描述:师:估算是怎么算的?生1:估算时,把一个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相乘,就得到了估算的结果。师:这位同学说出了估算的具体操作方法,即把一个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那是不是两个因数随便把哪个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都行?  相似文献   

4.
估算,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今社会,人们对一些数目的处理,取近似值的比例将高于精确值,因此,估算也成为数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也给估算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第一学段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正在低年级数学中"萌芽",低年级数学中有了估算的加入,显得更丰富多彩了.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会用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整百数的方法估算多位数乘法,并会用估算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位数乘法估算思考方法。难点:由于估算的要求不明确,造成估算结果出入较大,必须会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估算。三、教学设计(一)复习1.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计算21×48,并把计算结果写上。2.口算卡片:(乘数是整十,整百的多位数乘法)200×120,30×32,110×50,30×600,412×20,250×40  相似文献   

6.
估算素材的选择影响着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应用。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为例,谈谈估算教学关于素材撷取及相应策略选择的三个路径:用凑整体现方便,用检验促进精算,用策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数学估算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为了估算而精算;有"约"则估,无"约"不估;认为估算就是估整。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一些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估;让学生感受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合理应用估算方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相似文献   

8.
简易估算     
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要重视检验方法的指导”,并且把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作为三年级的选学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对估算教学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简易估算方法,供参考。 (一)取整估算在进行多位数的四则运算时,先把某一数位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使其成为整十、整百或整千…,从而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材分三段编排: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估算,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教材大致也分三段编写:两位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同时教学口算;非整十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以及估算.两种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求学生不仅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应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生动的数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人教版教材中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每一个例题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以来,从低年级开始就明确了估算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使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师,渐渐对估算教学有了一些思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形成估算的良好习惯.不要一味地为估算教学而教学,使估算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例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道题:"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够吗?"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它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样,要使作文的园地"水光潋滟",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 一、重视生活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说的就是大量积累素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需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学生的积累首先要向生活出发学生的生活就是家庭、学校、大自然等.只要引导学生去用心观察、体悟,一缕温暖的阳光、一株待放的花草……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跪下的灵魂     
编者推荐:前文"求助5元回家的路费"一语,使后文"有钱找吗"成为亮点——极具戏剧冲突。此文还需要升格:就"找钱"展开,写出独特的情节。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6页。【教学过程】一、提供素材,初现规律素材一:舞蹈队购买服装,每件上衣52元,每条裙裤41元。买这样的三套舞蹈服,一共需要多少元?师:谁能在这幅图上圈一圈,并给大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以为必须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说的又是什么;其次再从中撷取话题,引发开去,丰富话题;最后,指导学生选择交流中的信息或选择交流的活动本身,写下来.这样做:一有写作的动机需要;二有写作的素材提供;三有亲身的体验,就容易使学生习作时"乐于表达,易于动笔了".所以,捕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焦点、热点话题就成为本作文指导实验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捕捉"话题"呢?我的实验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王强强 《学子》2013,(5):31-32
"加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探索"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估算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是几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基于生活情境的教学理念,凸显估算思考的价值。片段一:孕伏,唤起激情  相似文献   

16.
[素材1] 小沈阳:母亲是一生的榜样在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东北演员"小沈阳"因小品<不差钱>一炮走红.春晚后他的出场费更是由500元猛增到10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北京、辽宁、吉林、天津四个地方台的春节晚会,成为继赵本山之后的新任春晚"人气王".面对如今的成功,小沈阳动情地说,母亲是影响自己成长的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写作素材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对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已成为"天方夜谭".我们可以从熟悉的语文课本入手,善于从课本中挖掘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使课本成为写作的"活水源头",因为课本是学生在校园了解社会的一大窗口.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4.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把你喜欢的哪些项目告诉大家。师述:平时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学校派韦老师带240元钱到体育用品店给…  相似文献   

19.
"年、月、日"一课,安排在第一学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一学段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避免繁杂计算.然而判断平年和;闰年的依据是:一般年份是4的倍·数和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这就要求学生会计算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写作中,"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怎么写"是写作方法问题,"写什么"是写作素材问题.不能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就没有写作素材.教育写作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对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在常规的教育活动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写作素材,挖掘"细节"背后的教育原理,把一个个"细节"写成一篇篇文章,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提升教育能力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