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革命”。在这场变革面前,政治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角色的变化。面对“课程改革”,政治教师要做到“三个更新”,即教育理念要更新、知识结构要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要更新。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历史教学课内外的“三个结合”即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觉实践相结合;课堂以史为鉴、彰显道德教育与课外社会参与相结合,使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奠定历史实践教学实施的知识基础;运用历史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历史实践教学实施的能力目标;塑造健全道德人格,树立历史实践教学实施的情感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结构研究是文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真正弄清人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必须深入研究文明的结构。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以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部分组成 ,因此 ,“两个文明”的说法和“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口号广为流行。但是 ,“两个文明”难以涵盖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的全部内容。一些研究者对文明二重结构说提出了质疑 ,他们指出 ,只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可能是一个重大疏漏。”① 漏掉了什么呢 ?漏掉了政治文明。其实 ,马克思早就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 ,并深刻地指出要把政治文明放在整个人类文明之中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至关重要的三份文献,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整个发展历程。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纲领性文献,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展开的。对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价值逻辑进行分析,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并深刻认识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乔梅  张静 《中国教师》2009,(Z1):520-520
<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快更好的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该搞好三个更新,即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艺术更新,教学知识更新。1.教育理念更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用"传道、授业、解惑"对教师的职能作了精辟的概括。教育是发展的,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教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概而言之就是“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广适应;高素质,能创新”。针对这一要求,凭借几年来的教学摸索与实践,笔总结了英语教学中的“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时,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方法,坚持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为逻辑起点,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主题,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叙史方法,以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分析党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以统筹协调的方式综合把握党的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改"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以往的教学模式,并逐步显示出它的效果,而要深化教改关键是观念的转变。要深化教改,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在总结已经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改革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在"三个立足"和"三个突破"上下工夫,即:立足教材,突破课程内容创新;立足课堂,突破课堂情境创新;立足生活,突破实践体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做到内涵生动、外延丰富、形式灵动,才会真正做到为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而不断努力,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健康发展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隆芳 《广西教育》2014,(29):103-103
正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样教学古诗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教学效率也不高。古诗词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吟咏诵读,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好古诗词,做到立足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层面,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一、直面语言,递进朗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无论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首  相似文献   

11.
中学的新课程改革对高师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笔者在长期的高师历史专业教学中,积极探索历史教学的改革方法,逐渐形成了"三·五"教改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五"教改模式的主要内容有:课前,五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课中,五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进行;课后,五种系列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第三个历史决议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最好的权威教材,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用好、用活决议,培育历史自信。基于第三个历史决议,思政课教师可从增进对党取得重大成就的全面认知、辩证认知和系统认知方面培育历史自信,通过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增进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三个历史决议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深刻显示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本清源,把握革命主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路线图;《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审时度势,把握建设主动,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握“两个确立”,为民族复兴凝聚共识。在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更新观念实现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度”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必须遵循新的“三个符合度”原则,即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符合度;师资队伍及其它办学条件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符合度。并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如何落实这“三个符合度”提出了在观念上的更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新论述,是站在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跨越的历史节点上,给予全党的旗帜指引、精神鼓舞和号令动员。“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传承,是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要求的历史发展,是党百年斗争精神的时代升华。“三个务必”在理论上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应用的具体体现。“三个务必”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推动现代化国家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具有提纲挈领的关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春柳 《广西教育》2012,(10):61+63-61,63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全国教师掀起了教学反思的热潮。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在新时代征程上应坚持“三个务必”,以历史主动精神夺取新征程的伟大胜利。“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升华,具有更丰富的理论深度与意蕴广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就需要领悟到“三个务必”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吸收,再在与“两个务必”的比较学习中把握“三个务必”的理论深化与意蕴延展,以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全党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全党在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新胜利的征程上时刻保持“赶考”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为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向全党提出的更高政治要求。“三个务必”生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建设的历史征程,具有独特的历史逻辑;“三个务必”源自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凝结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历史经验,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三个务必”的生成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紧密相连,反映了实践的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三个务必”生成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全党全社会深刻领会并坚决践行“三个务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该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刻的根源脉络和逻辑理路,“两个务必”是其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政党观、矛盾观是其哲学根源,对于新时代如何走好“赶考路”的再度思考是时代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