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了研究“同一内容在分段教学中的衔接”这个主题.我听了两节课——一节是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另一节是四年级上册的“角的认识”,并专门从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这两节课正好从实践上加深了自己对数学活动经验与生活经验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数学知识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 ,注意力就集中 ,求知欲就旺盛 ,思维就敏…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课堂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4.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另外,小学数学大都可以直接从客观世界找到他的“原型”。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挖掘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有关联系,努力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将它作为教学的情境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中,是我们今后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之一。下面仅从几个方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对于生活经验和数学认知形成的关系有很多理论研究成果,从教材内容和教学实例的角度论述生活经验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和将生活经验融入数学学习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生自主探究性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身边的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实验论证等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  相似文献   

7.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架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沟通的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展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数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让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验用多种方式平均分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理解除法意义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体会除法的意义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因此,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改革数学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新课程不仅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所以,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来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中营造生活氛围,使学生置身于生活之中;从学生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凸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  相似文献   

14.
15.
孙滢 《贵州教育》2007,(19):35-36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刻画、解释和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内容中也充满了相互联系与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李娜 《成才之路》2009,(26):I0015-I0016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数学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也就是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蒋康华 《江苏教育》2001,(14):30-30
最近笔在盐城市第一小学听了该校王洪恩老师执教的一节六年级数学几何图形总复习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其中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听后颇受启发。现简要介绍并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教十来年,自以为所历无数事,貌似我们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解是日益深入的--教法更丰富,学法更注重,知识与方法渐成体系,把握课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与刚参加工作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就所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实效而言,现在与十几年前却差距甚微.为什么我们自身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后,却与刚参加工作时的教学效果相差巨大呢?我查了相关资料,显示72%的学生认为年轻教师的授课语言和教学行为更具有感染力;67%的学生认为年轻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接近他们的思考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鼓励学生用"生活的眼睛"节外生枝并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