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维 《大观周刊》2011,(14):220-220
歧义是从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种问题,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歧义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歧义也是引发幽默的主要语言手段之一。本文将主要列举一些由歧义带来的幽默与歧义出现的一些简单原因。  相似文献   

2.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正常存在的现象,笔者深入分析歧义现象的内涵与外延,详尽剖析新闻语言中经常出现几类歧义现象。最后,文章讨论消除歧义的方法,对新闻撰稿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彭建容 《大观周刊》2011,(13):26-27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最后简要地谈论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播音和主持节目当中有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不清晰,不确定,有多义性,让人听了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让人“步人歧途”,误听误解。这称为播音和主持节目中的歧义现象。多年来,在广播播音工作中深感这种语言歧义现象严重影响从稿件内容播出到听众收听这种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国外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翻译歧义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歧义是影响跨语言信息检索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翻译歧义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目前消除这种歧义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广播新闻中,每天都会播报大量与数据语言有关的信息,广大受众每天也都在关注这样的信息。然而广播新闻中的数据语言都能起到提升新闻价值的作用吗?我认为不见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采编人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不能正确运用数据语言来提升稿件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个句子赋予不同的语音结构模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广播电视语言可以利用语音手段--停顿和延连、轻音和重音、声调和句调等超语段成分消除歧义.本文对音义结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考察,总结归纳出了广播电视语言歧义语言分解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公文的语言应当做到准确、鲜明、平实、严肃、简洁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准确和鲜明,因为公文是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具有统一思想、布置任务、推动工作等功效,如果达不到准确和鲜明的最基本的要求,会给公文理解和执行带来一些障碍,影响公文功效的发挥。实际行文时,有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没能达到这两项要求,其中歧义现象便是影响准确、鲜明的一个方面,如:  相似文献   

9.
有很多词语在东西方的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含义。如民族主义、宣传、龙等。我们常常由于没有注意到这些词语的歧义而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也曾因为歧义的产生而尽量减少某些词语的使用,这样又在不经意间背离了我们的初衷,陷入西方的语言陷阱。本文以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讲述民族主义这一话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在传播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简析新闻标题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析新闻标题的歧义现象江苏如东人民广播电台顾光燧新闻标题(包括广播新闻的内容堤要,下同)的制作,要求准确。造成新闻标题的不准确有各种表现,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下面只从新闻标题的歧义现象来分析不准确的原因。一、乱用简称简称的使用应该规范。《经济日报》1...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信息检索中存在的词语排除关系问题,给出排除词的定义并说明排除词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指出排除词实质上是最大准交集型歧义切分字段的伪歧义切分所导致的,描述排除词的识别方法,并给出识别的结果,并在实际的信息检索平台上对排除词词库进行应用测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广播新闻工作者无意识歧视残障人的用语广泛存在,这不仅伤害了残障人人格尊严,也会误导广大受众,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通过归纳无意歧视残障人语言现象,分析其存在原因,指出杜绝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易于逊 《视听界》2004,(2):87-87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模糊评议的概念上理解,模糊评议似乎与新闻评议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新闻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因为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许多客观事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是外延含糊的。新闻既然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物存在着模糊状态,我们的新闻语言就很难回避模糊语言,在众多新闻传媒中广播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广播更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下仅就模糊语言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作一个浅析。一、使用模糊语言增强概括性中央电台获2001年度广播短消息一等奖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中一段“经过  相似文献   

14.
三字歧义链自动分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问题是自动分词系统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在最大匹配法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真实语料中出现的歧义现象,把可能产生歧义切分的词进行特性分类,对每类确定一组规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孙春兰 《新闻前哨》2001,(12):20-21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就是将广播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听众看不到、摸不到的景象、事件和事理,运用鲜明、逼真、具体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广播展现在听众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广播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的是具体新闻事实的形象、形态。 广播语言应该形象化,这是广播的特点和听众听觉规律决定的,也是广播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特点。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与文学艺术创作中语言的形象化是有区别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语言形象化,即饱蘸浓墨的描绘和精雕细琢的刻划。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则不同,它受广播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6.
网上信息的跨语言检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跨语言信息检索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对跨语言 检索中的语言资源、翻译歧义性消解等关键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指出我国跨 语言检索研究距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应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甘莅豪  费瑾  景楚妍 《新闻大学》2023,(10):61-75+121-122
消歧义现象不仅和语义学、信息技术学有关,也和修辞学、政治学密切相关。通过对涉“马其顿”英文条目的消歧义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维基百科全书中存在一种资源有限的数字空间。在该空间中,维基百科社群无法通过理性商谈形成共识性知识。通过考察“搜索导航空间”“页面排序空间”“地图视觉空间”中的消歧义斗争现象,本文重新反思了哈贝马斯“理想言说情景”的预设条件,并区分了维基百科知识合法化的两种空间类型。和以往从主受体符号传播、文化意识形态和技术社会学切入不同,本文从空间社会学视角出发,为维基百科知识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就会产生歧义,新闻标题中产生歧义的现象很常见.笔者以近期在媒体所见具有歧义的新闻标题为例,对之综合归类,分析新闻标题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新闻标题歧义的一些对策. 新闻标题产生歧义的类型 笔者所见具有歧义的新闻标题,如从语言角度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词汇短语本身具有多义、语句存在多个构造层次、省略导致语句成分不明.  相似文献   

19.
(4)结构不当,造成歧义 标题都是由词组或者句子(有的是单词)来充当的。词组或者句子都是一种语言结构;而语言结构都是有层次的,组成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就处在这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处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结构不当,可做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分析,自然就会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和语法关系,固而造成题意歧解。例如:  相似文献   

20.
"山寨文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山寨现象"的兴起,相关的讨论与论辩也在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事双方虽然都在使用"山寨"一词,但其内涵所指却不尽一致,于是造成概念外延与内涵的隔离,极易产生歧义。所以,欲讨论"山寨文化",清晰的概念内涵辨析十分重要,它是有效沟通与准确讨论的前提。若从中国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山寨现象"又与"游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