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绝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一年,姐初三。作为一个在生理发育上有些傻瓜的孩子那真是在家里让父母省心,在学校让老师不操心啊,至于在男同学们看来闹不闹心,我就不知道了。只记得那年我把头发剪到耳朵以上,手握一把纸扇对着镜子得意地说:“帅气!我要是男的, 相似文献
2.
3.
薛英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2,(20)
那一年我17岁,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混混”,专干些偷鸡摸狗,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坏事。我在学校的混混组织“青龙帮”里是二把手。其实我也没什么真本事,就是凭着脸蛋俊俏一些,讨得了老大女朋友的欢心,她一直在老大耳边替我美言。 相似文献
4.
5.
6.
8.
10.
张芹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9,(8)
那一年,我14岁。那一年,一切都怪怪的。14岁以前的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突然消失了。有了心事,除了拉着知心朋友说个没完之外,谁也不透露。而且开始偷偷地写日记,并且总是把日记本“埋”在一大堆衣服里,深怕被人发现。 相似文献
11.
杨媚 《第二课堂(小学)》2002,(Z1)
18岁那年,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痛彻心肺的失败:高考落榜。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竟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我呆呆地沿着校园里一条长长的甬道走着,漫无目的毫无知觉地走着,只希望就这么一直走下去,这条路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12.
大一的第二学期即将开学了,我开始收拾行李,母亲也忙着给我洗涤、熨烫被服之类的东西.然而就在忙碌的时候,忽然传来外公病重的消息.由于捎信的人也是辗转受托,颇有些语焉不详.母亲不清楚外公究竟处在一种什么状态,心里加倍地担忧着急,于是决定远赴数百里外的娘家去看望外公.母亲同时又惦记着我的出行,因此临走时再三与我约定:先去探望外公,过两天后就赶回来,一定要由她亲手给我准备行装(从中学开始读寄宿起,每次开学都是母亲细致地给我准备,哪怕是父亲插手她都是不放心的).待我答应了一定会等她回来后,母亲这才放心地离去. 相似文献
13.
几天前,收到还在省美术学院读书的学生来信,使我想起几年前学生管理的一件事。那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学校安排我担任美术班的班主任,大部分学生考文考理没有希望。就在开学后两周,王涛来找我说要到我班学美术。当时,我想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因此没有给他明确答复。经了解知道:他早在初中时就是公认的“坏孩子”,经常参与社会上的打架,学习和纪律性差,最近又和班主任闹僵了。就在我犹豫是否接收的时候,级主任让我去他办公室,一到级部办公室就见王涛在哭,他父亲也在。看到这场面我的心软了。级部主任问:“孙老师,王涛想去你班学… 相似文献
14.
15.
非要去二中借读吗?去那当倒数吗?那我就不去读高中,去上个职业学校得了!砰的一声,我摔门而去,留下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叹息.我知道他们说的没有错,没有考上学校就是没有考上,我没有办法去读,但我当时只想去二中读书.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底,一部名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的台湾校园青春电影爆红,男主角柯震东——一位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第一次"触电"的男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傻小子,一下子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以灵活调皮又深情自然的表演,迅速虏获了观众的心,一举夺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相似文献
17.
那一年,我十七岁,情绪状态如同远方夜幕中起伏不定的黑色山峰一样。不记得是为什么,青春的魔杖,操纵着我的身体和灵魂。由春入秋,由夏入冬,我做了整整一年的“双面人”! 今天想来,觉得荒唐,却又不得不承认它的真实与存在,宛如我生命之树延展中的一枝枝桠,一圈年轮,闪耀着成长的光泽;又觉得愧疚,那段经历,曾留给我至亲至爱的父母怎样的伤害。当时就是那 相似文献
18.
黄孝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3):42-43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挫折与困惑,在这些挫折与困惑面前,一些人倒了下去,另一些人却站了起来,所幸的是,我是后一类人:从波折和困惑中站起来的人!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言: 相似文献
19.
肖复兴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1)
主持人寄语读完《梦幻中的蓝色》,你的心灵一定会被神奇的艺术力量震撼吧。这种震撼的力量,除了来自于艺术作品和它的故事,还来自于作家肖复兴那细腻准确的感受和语言文字的传达。那么,肖复兴是怎样成长为作家的呢?在高一那年,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及时最丰富的营养,这都缘于他以书为友。古语云:“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初中生朋友,相信你读了下面这篇文章,一定会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