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绝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一年,姐初三。作为一个在生理发育上有些傻瓜的孩子那真是在家里让父母省心,在学校让老师不操心啊,至于在男同学们看来闹不闹心,我就不知道了。只记得那年我把头发剪到耳朵以上,手握一把纸扇对着镜子得意地说:“帅气!我要是男的,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爸爸是一家机关的处长,妈妈是高级工程师,因此,我的家庭富裕而又充满乐趣,这也就养成了我那固执任性的性格,我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只是一地一意孤行。有一天清晨,我刚刚起床,又听见妈妈唠叨的声音:“诗雨,快去弹琴,快去。”我懒洋洋地答应着:“知道了。”可却依旧趴在热乎乎的被窝里享受着。妈妈见我没有动静,又在喊:“诗雨,快去弹琴呀!”我极不情愿地去弹了几下琴,就盖上了琴盖。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我17岁,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混混”,专干些偷鸡摸狗,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坏事。我在学校的混混组织“青龙帮”里是二把手。其实我也没什么真本事,就是凭着脸蛋俊俏一些,讨得了老大女朋友的欢心,她一直在老大耳边替我美言。  相似文献   

4.
当我把那张一无所有的考试卷,毫不犹豫交到监考老师手中的那一刹间, 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高三毕业了。六月的离别 6月23日,星期日,当阳光还在高照我屁股的时候,王小康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说,他要走。我问他说,去哪? 他回答我说,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晓桦 《初中生》2005,(36):8-9
1994年,我高考毫不意外地落榜了.可父亲执意要我跳出"农"门,扬着锄头又把我逼回了学校.老实说,那时候我一看到书就头疼,厌学到了极点.终于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用手指狠狠地戳着我的头轻蔑地说:"你再这样下去,就趁早给我抱被窝滚蛋!"他真狠,戳得我的脑袋歪向一边了还不罢手.我心底的逆反情绪一下子窜了上来,心里说:"滚就滚吧,我不读书照样混个模样给你看!"  相似文献   

6.
那一年,我十八岁。十八岁,正是读书的年龄。我和同龄人漫过一级级书山阶梯,跨过最后的高考冲刺。我期待那张入学通知书的到来,然而传到我耳朵里的却是落榜的消息。仅仅二分之差,我被挡在高等学府的门槛之外。我想去复习,父亲无奈地说:"闺女,别去了,咱家吃饭的多,干活的少,就这么点工分,也供养不起你啊。"落榜的心情实在叫人难受。我三天没走出家门,躺在炕上,有时苦闷地望着房上的檀条发呆,有时抱着书本大哭一场。"看,白巴结了吧,这闺女家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歪嘴婆娘的冷言冷语传到母亲的耳朵里,母亲整天耷拉着睑,…  相似文献   

7.
不能光看事情的表面,用心体会每一件事情背后的苦心,才会发现生命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8.
那一年,我刚满20岁。也是在炎热的七月,我结束了象牙塔里的生活重新迈进了中学校园去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0岁的我自然书生意气,踌躇满志,自信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不久,市教委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中学生作文比赛,形式是自由写作,由教师每班选出两篇好文章参加评选。我暗自得意,写作是我的专长,自中学时代起我就有作品见诸报端。这次比赛,我成竹在胸、志在必得。细读学生的作品,有两篇还不错,是吴玥的《小小的我》和林楠楠的《好梦成真》,可我觉得美中不足,林楠楠的习作太孩子气,吴玥的那篇也略嫌平淡。求胜心切…  相似文献   

9.
17岁,樱花烂漫,大人们说,多好,阳光灿烂的时期。可为什么,在我生命的旋律里曾经一遍一遍地重放着陶吉吉的《寂寞的季节》?  相似文献   

10.
那一年,我14岁。那一年,一切都怪怪的。14岁以前的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突然消失了。有了心事,除了拉着知心朋友说个没完之外,谁也不透露。而且开始偷偷地写日记,并且总是把日记本“埋”在一大堆衣服里,深怕被人发现。  相似文献   

11.
18岁那年,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痛彻心肺的失败:高考落榜。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竟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我呆呆地沿着校园里一条长长的甬道走着,漫无目的毫无知觉地走着,只希望就这么一直走下去,这条路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12.
大一的第二学期即将开学了,我开始收拾行李,母亲也忙着给我洗涤、熨烫被服之类的东西.然而就在忙碌的时候,忽然传来外公病重的消息.由于捎信的人也是辗转受托,颇有些语焉不详.母亲不清楚外公究竟处在一种什么状态,心里加倍地担忧着急,于是决定远赴数百里外的娘家去看望外公.母亲同时又惦记着我的出行,因此临走时再三与我约定:先去探望外公,过两天后就赶回来,一定要由她亲手给我准备行装(从中学开始读寄宿起,每次开学都是母亲细致地给我准备,哪怕是父亲插手她都是不放心的).待我答应了一定会等她回来后,母亲这才放心地离去.  相似文献   

13.
几天前,收到还在省美术学院读书的学生来信,使我想起几年前学生管理的一件事。那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学校安排我担任美术班的班主任,大部分学生考文考理没有希望。就在开学后两周,王涛来找我说要到我班学美术。当时,我想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因此没有给他明确答复。经了解知道:他早在初中时就是公认的“坏孩子”,经常参与社会上的打架,学习和纪律性差,最近又和班主任闹僵了。就在我犹豫是否接收的时候,级主任让我去他办公室,一到级部办公室就见王涛在哭,他父亲也在。看到这场面我的心软了。级部主任问:“孙老师,王涛想去你班学…  相似文献   

14.
我的那一年     
打马而过的青春被快节奏的时光压缩,我沉浸在没日没夜的厮杀中。高考倒计时牌像张着魔爪,黑着翅膀的死神,渐渐逼近我,龇牙咧嘴很是凶狠。我期待早日解脱,又畏惧高考的到来,后来知道这心理状态有个专业性术语——趋避性动机。我常常莫名地低落,无来由地难过;或者莫名地兴奋,像打了鸡血似的。我在情绪的起伏线中一直奋斗,不敢有丝毫松懈。  相似文献   

15.
非要去二中借读吗?去那当倒数吗?那我就不去读高中,去上个职业学校得了!砰的一声,我摔门而去,留下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叹息.我知道他们说的没有错,没有考上学校就是没有考上,我没有办法去读,但我当时只想去二中读书.  相似文献   

16.
黑蕾 《少年文摘》2012,(8):84-87
2011年底,一部名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的台湾校园青春电影爆红,男主角柯震东——一位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第一次"触电"的男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傻小子,一下子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以灵活调皮又深情自然的表演,迅速虏获了观众的心,一举夺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相似文献   

17.
那一年,我十七岁,情绪状态如同远方夜幕中起伏不定的黑色山峰一样。不记得是为什么,青春的魔杖,操纵着我的身体和灵魂。由春入秋,由夏入冬,我做了整整一年的“双面人”! 今天想来,觉得荒唐,却又不得不承认它的真实与存在,宛如我生命之树延展中的一枝枝桠,一圈年轮,闪耀着成长的光泽;又觉得愧疚,那段经历,曾留给我至亲至爱的父母怎样的伤害。当时就是那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挫折与困惑,在这些挫折与困惑面前,一些人倒了下去,另一些人却站了起来,所幸的是,我是后一类人:从波折和困惑中站起来的人!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言: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寄语读完《梦幻中的蓝色》,你的心灵一定会被神奇的艺术力量震撼吧。这种震撼的力量,除了来自于艺术作品和它的故事,还来自于作家肖复兴那细腻准确的感受和语言文字的传达。那么,肖复兴是怎样成长为作家的呢?在高一那年,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及时最丰富的营养,这都缘于他以书为友。古语云:“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初中生朋友,相信你读了下面这篇文章,一定会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陆建民 《语文新圃》2009,(11):45-46
是的.刚好20年。1989年4月初,我们从杭州到香港转机,向西飞行16个小时后,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再转机到我们的目的地,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走出暖烘烘的机场时大家都吃了一惊,眼前竟然是白雪皑皑,寒风吹得我们缩紧脖子。再一看,厚厚的自雪下面停着一望无际的各种大小汽车,海洋般看不到边。我们这些从自行车王国来的人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确站在汽车王国的土地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