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硕 《中国教师》2004,(2):33-35
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明和文化。我们正在进入的世界是信息化的、市场化的和跨国际的,被一些人称为“一体化经济世界”、“超级市场”、“信息世界”,或被一些西方思想家称为“社会世界”。它已拥有了一个世界文明的雏形,有了跨文化的生态,但生活在其中的各地区的人们既缺乏对跨文化生态的认识,又面临其传统文化遗失的危险。我这里所说的世界文明源于西方。始于16世纪的新大陆扩张,经过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世俗化过程,欧洲的民族国家到了19世纪末,已全面完成了其必要的革命:工业革命、宗教革命、政治革命、理性革命、科学革命以及全球殖民化…  相似文献   

2.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特征 自从文艺复兴以后,特别是自笛卡尔创造近代哲学学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即以理性的、科学的、逻辑的、分析推理为特征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模式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然而,以理性为基础制定的条理和方法论,限制了人的个性发挥,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造成了人们心灵世界的严重危机。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思想是一个贯穿于20世纪不同思想家中的核心主题,在危机和革命时期注重对革命意识的唤醒,在社会繁荣时期注重对资本主义统治机制的揭示,作为马克思新型启蒙在20世纪的延续,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开启了新的向度,为人们展陈了资本主义的多维复杂性,并带来了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发展到今日,跨文化对话已应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这场不同寻常的“跨越式”对话中,东西方文化都可从中获利。然而,当我们对跨文化对话的前景进行了一番憧憬之后,不免又对其可能性产生一丝疑虑。纵观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目睹西方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支配,似乎又觉得跨文化对话仅仅是我们的一相情愿。  相似文献   

5.
邓于欢 《教师》2008,(10):120-12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正确理解和应对文化冲突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耀健 《考试周刊》2011,(70):47-47
送礼行为,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的其他国家,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对比了中西方不同的送礼方式,以及送礼习俗体现的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生活中,因为人们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了解,造成了交流的误会。本文就这些差异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论证了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化是人类生活创造的积淀,又是民族发展的基因。现代化是从封建的农业社会脱胎出来的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形态。科学和民主是西方近现代化的精髓,是现代化的化支撑点。古代的中国人和古代的西方人,由于其生存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思想化传统,并制约着民族发展的走向。现代化起源于西方,是西方化发展的产物,然后传播至全世界。中国传统化创造了举世无双的中国古代明,但它又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中国在学习西方,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后,走上了赶超道路,重新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进步,也带来了新的危机,在后现代化时期,人们选择克服危机的道路时,中国传统化成了人们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世界历史”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思想,认为东西方社会发展将在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过程中实现。列宁十月革命前夕提出俄国革命是全欧洲革命“序幕”的思想,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将揭开全欧洲以至全世界革命的序幕,促使西欧和北美的无产阶级起来同资本主义“决战”。列宁逝世前夕意识到西方国家由于资产阶级统治者实行“糖饼”政策,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这些国家短时间内难以爆发革命。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取决于”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人民展开斗争。习近平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提出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从世界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力量主体等方面,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危机.危机的出现催生了风险社会的来临.风险社会的形成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不断选择、追求和实现的过程.西方学者在分析风险社会的根源时主要从知识论和实践论的路向进行.我们主要从价值论的角度,提出社会发展的元价值理论,针对风险社会的元价值根基,从元价值之预设、元价值之起点、元价值之形成、元价值之对象、元价值之结构几方面进行分析批评.  相似文献   

11.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人们越发注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然而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中西方在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价值观差异,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差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80后价值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差异性,以便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使得英国跨人到世界强国的行列,纵横称霸全球四百多年,英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样本。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革命,如金融革命、农业革命、产业技术革命和政治革命,造就了大英帝国“日不落”神话。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  相似文献   

13.
科技革命通过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格局的形成,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的形势,不仅仅加快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历年来科技革命的内容的了解,对几次科技革命进行了简单地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的深远影响,使人们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科技革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推动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与日俱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社会风俗习惯,对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所经历的科技革命不仅革命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创造出不同以往的物质文明 ,也深刻地影响改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2 0世纪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 ,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家庭结构、家庭生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因为它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科技革命对现代社会的改造 ,也向我们表明全部人类的社会存在因科技革命而为之一新。本文力图以批判的眼光把这些变化的内容介绍一二。一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 ,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是世界佛教中的一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且影响较大,尤其它那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慈悲利他道德观,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塑造人们的求善人格,进而为化解现代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  相似文献   

18.
戴春花 《考试周刊》2008,(52):131-133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由于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笔者就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论述中西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了解中关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各国的往来。  相似文献   

20.
宋颖 《考试周刊》2012,(76):161-162
高等教育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语言差异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