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建平 《科教文汇》2009,(12):F0002-F0002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遗作《小团圆》于2月23日由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在台湾出版,2月26日由皇冠出版社在香港出版,4月8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大陆出版。  相似文献   

2.
张晓辉 《科协论坛》2007,(6):310-311
从作品《祝福》入手,挖掘出鲁迅独特的个性心理被抛弃的惆怅与孤独.这种个性的形成与作家鲁迅的创伤性经历密不可分,并且渗透在作家的创作之中,形成其独特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进行多向对照和比较,从分析其表面的趋同入手,再探究其相异之处,从而揭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了两部悲剧作品男女主人公的不同的爱情表现以及文本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后经作者修改为《半生缘》再次出版。本文重点分析《十八春》和《半生缘》两个版本在主题上的不同处理,力求从作品本身出发,挖掘出版本差异的原因和必然性。以期发现张爱玲前后复杂的心理变化轨迹,及导致这种变化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变迁,在文化角度上更宽容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选择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研究贾平凹的文章之中,对其创作的心理根源研究并不多见。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与其它的创作风格有所区别,这就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其创作的心理根源:贾平凹与其它作品风格不同的言说,其与生活经历、心理状态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探究其深刻的思想渊源,从其本人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结构来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6.
出色的心理分析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色。在亦中亦西的整体小说风格的统领之下,心理分析也呈现着亦中亦西的特色。张爱玲既吸收了现代小说性心理分析的长处,或者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通过暗示、隐喻等间接方式来折射人物的心理;还汲取了传统以形写神的手法,让动作、对话等形之于外的活动以及环境来折射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成长中的少女张爱玲,始终处在寻觅不到母亲的失落中,这是儿时的"家"对成长和写作造成了巨大的阴影。她日后的写作,不停地回溯这个关键性的失落。将张爱玲的生活经验与其小说情节相联系,追索张爱玲幼年的家庭经历,指出张爱玲在创作中所描述的母亲形象,深深地受到"家"的阴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曹非 《科教文汇》2008,(22):230-230
在现代文学阶段,张爱玲是一位在小说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女作家,在创作中,张爱玲有着独具个性的清醒的创作意识。本文探讨透视张爱玲小说的素朴底色。  相似文献   

9.
出色的心理分析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色.在亦中亦西的整体小说风格的统领之下,心理分析也呈现着亦中亦西的特色.张爱玲既吸收了现代小说性心理分析的长处,或者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通过暗示、隐喻等间接方式来折射人物的心理;还汲取了传统以形写神的手法,让动作、对话等形之于外的活动以及环境来折射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减肥,是世界中、西医难题之一,我们发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药学》,试用他研究减肥医药。我们先简介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全世界多年提出《生物医学必须二次革命》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之路、几十年来,无一成功。我国党和国家提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经科技部主办《中医药现代化专题》多年研究证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是“系统医学”,它可以将中西医药优势溶为一体,使世界医学实现第二次革命,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它就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成果之一,成绩是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针对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代表作《蝴蝶君》所进行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该作品对普契尼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的解构,以及其打破西方传统对于东方的刻板印象,重新树立少数族裔的正面形象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文试图以自恋心理以及后殖民的全新视角和切入点对作家的创作心理进行一次全面深入地梳理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对该作品的研究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局面,同时也为华裔作家作品的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马旭 《科教文汇》2008,(5):154-155
国内外学者针对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代表作《蝴蝶君》所进行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该作品对普契尼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的解构,以及其打破西方传统对于东方的刻板印象,重新树立少数族裔的正面形象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文试图以自恋心理以及后殖民的全新视角和切入点对作家的创作心理进行一次全面深入地梳理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对该作品的研究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局面,同时也为华裔作家作品的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日本白桦派的著名作家里见辞.其作品以精细的心理描写见长,在心理剖析中包含理想主义的热情。以他的两篇小说《善心恶心》和《买妻谈》为中心,分别从心理描写、会话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对他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小说在书写上海的独特视角方面有着一定的契合,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创作产生影响,王安忆小说在对张爱玲作品的借鉴中获得了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立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S):184-184,122
苏轼一生虽饱经磨难,仍创作了无数不朽的篇章。其思想中的济世、困惑、超然、淡化心理,影响了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掌握其创作心理,对于进一步理解其作品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静姿 《科教文汇》2013,(17):64-65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天真的人》、《友情》及《爱与死》三部作品是其代表性的失恋物语,当中塑造出来的女主人公形象正是武者小路实笃所追求的理想的妻子形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归纳其共同点,并将之与武者小路实笃的感情生活及成长经历相结合,发现其中的关联,找到这些女性特质的原型和创作的动机。  相似文献   

17.
张玉凤 《科教文汇》2009,(2):235-235
综观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我们发现其女性形象无不在物质生存与寻找女性自我中苦苦挣扎着。从张爱玲早期创作来看,女性自我意识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创作的高峰期,张爱玲深切体会到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艰难的生存困境,也意识到在物质生存面前,女性自我的无力感。后期,她冷静地审视和还原了以曼桢为代表的现代职业女性的生存境况和自我意识,在物质生存与自我中找到了相融点,同时也透出现代女性寻找自我归宿的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8.
苏轼一生虽饱经磨难,仍创作了无数不朽的篇章.其思想中的济世、困惑、超然、淡化心理,影响了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掌握其创作心理,对于进一步理解其作品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邵敏 《科教文汇》2008,(33):237-237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墙上的斑点》中人物以墙上的斑点展开意识之翼,利用视角转换、时空处理,内心独白等技巧为人们勾画出精美的意识图案。这部意识流小说遵循由表及里、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它大胆地摆脱了钟表时间和物理时间对文学作品的制约。组建了新的对空秩序,出现了过去、现在、未来大跨度的跳跃。人物的心理、思绪的飘忽变换、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的交叠,象征性意象以及非理性的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而这一艺术效果对当代文学创作以及电影电视创作的艺术构思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众多小说中结局较为圆满的一篇,然而,一向以荒凉为作品底色的张爱玲并没有在这篇小说中改变初衷,而是将悲剧的内核包裹于圆满的外壳中,从而更加彰显小说的悲剧意味.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小说环境,小说主人公以及小说结局三个方面阐释《倾城之恋》中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