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课品人     
2006年在全省新课程小学语文创新课教学研讨会上,我初识徐岩。我和她作为哈尔滨市推荐的选手同台做课,我上的课是《生命生命》,她执教的是《送往小木屋的信》。常言说不可以貌取人,那我就来个以课品人吧。  相似文献   

2.
魏彩霞 《班主任》2013,(5):40-40
去年我接了一个初一新生班,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情况,课上我留意每个学生的表现,课下我有意和学生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后来我发现,无论课上课下,总有个女孩始终一言不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像个局外人,她就是晨晨。  相似文献   

3.
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每个学期每位老师要上一节研究课,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是刚上岗的新老师,我的第一次研究课。是上三年级科学《蚂蚁》的研究课。 下面是我经历这次研究课的心得,我把它们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我听了师傅很多课,参加了很多次教师培训,也观摩了很多公开课,看了一些教学书籍,可是我对教学还是没有建立自信。我用了某君的教学设计,可是我的课还是我的课,无法呈现某君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每个学期每位老师要上一节研究课,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是刚上岗的新老师,我的第一次研究课。是上三年级科学《蚂蚁》的研究课。 下面是我经历这次研究课的心得,我把它们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我一向怕上自然科学课。所以当帕尔老师宣布,下一课是辨认鸟儿时,我非常开心。辨认一只鸟儿,有什么难的?只要有羽毛,会飞的,就是鸟儿。这一课难不倒我,我想。可是,我错了!  相似文献   

7.
我听了师傅很多课,参加了很多次教师培训,也观摩了很多公开课,看了一些教学书籍,可是我对教学还是没有建立自信。我用了某君的教学设计,可是我的课还是我的课,无法呈现某君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的故事还要从一节校内研究课说起。 今天是我上校内研究课的日子。早晨的天空是灰蒙蒙的,映照着我此刻的心情。按理说我应该是精神饱满的迎接"研究课",可是我怎么都提不起精神。就这样,上课的铃声响起了,我带着勉强地笑容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9.
研磨课活动,我选择了《土地的誓言》一课。当我的同事听说我选择了这一课,都不约而同地说"你怎么选择这一课呢?这篇文章不好讲,更何况是复习课呢"。是什么原因呢?这首先源于《土地的誓言》是我喜欢的文章,我被作者热爱故土的浓烈情感所震撼,被作者横溢的才华所折服,被关东原野的美丽、富饶、神秘所吸引。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天,我去听我校一位骨干教师的推门课。这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整堂课下来,教师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习题正确率也在98%以上,但是我总感觉这节课没有达到这位教师应有的水准。评课时,我让这位教师把本节课的教案拿给我看。她愣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这节课是教研员在分析教材时要求增加的一节练习课,因此,她只是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要上一堂复习课,按照惯例在课前我备好了课,仔细翻阅指导用书,这二年级国标本教材我已教过一次,觉得比较得心应手,也没多花时间认真钻研。按我的经验,这节课没有什么难点,学生也容易接受。可今天,我却偏偏出了小纰漏。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我上的课中正好有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说课这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人参加了2007年南昌市园丁杯优质课评比和今年年初举行的法制说课评比。两次说课的实战演练,锻炼了我的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了我对教学研究的能力,受益匪浅。在两次说课的准备中,我对思想品德如何说课,怎样说好课进行一些思想。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思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通常说课,有课前预设型说课和课后反思型说课。我想,大家都已经听了课,就没必要从“将来时”角度上说了。关于“反思”和“问题”,我想还是留给大家谈。在此,我只是就本课的思考、创意、困顿等做一些简单诠释。  相似文献   

14.
按常理说,学期末必上的课不外乎复习课、安全教育课、假期作业布置课等。这些课应该上,这是教学管理的常规教育所必需的。作为班主任,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期末还有两节我认为应上的“特色课”。  相似文献   

15.
《称赞》一课是我去年参加陕西省“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西安市送课下乡活动执教的一堂展示课。回想起《称赞》一课的磨课经历,仍是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在“磨课”的过程中,我经历着困苦与彷徨,希望与成长。  相似文献   

16.
按常理说,学期末必上的课不外乎复习课、安全教育课、假期作业布置课等。这些课应该上,这是教学管理的常规教育所必需的。作为班主任,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期末还有两节我认为应上的"特色课"。其一:给书本美容  相似文献   

17.
郑李 《大学生》2013,(1):47-47
平心而论.这是一门很虐的课。头一次上课之后.我就从来没有期望过这课能得高分。这也是我头一次不去想结果而一心一意投入的课——学期初运气不佳,想上的课都惨遭落选,正为学分发愁的时候我看到了口译课的“29/30”。  相似文献   

18.
邹建军 《中国教师》2011,(16):46-47
<正>学习、从教以来,我听过不少诸如汇报课、交流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公开课,这些课生动活泼者有之,气氛热烈者有之,别出心裁者有之,但却始终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让我越听越麻木。于是我对南粤名师大讲堂活动也照样没作过多的期待,以为说不准还是时下那种摆弄花架子的表演课而已,不听也罢。碰巧12月24日那  相似文献   

19.
杨思益 《儿童音乐》2014,(10):58-59
正这是我工作以来历时最长、最受煎熬,情绪起伏最大但收获最多的一次赛课经历。从区说课比赛、区现场赛课,再到市赛,我经历了从自信——迷茫——低落——困苦——冲破困难——找回自信的过程,在磨课中我收获了进步,收获了感动。一、换课失败,反复尝试我的教学内容是湘艺版修订教材四年级上册《我心爱的小马车》,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台湾童谣。最初我的教学设计如下:从模仿小马车奔跑声情境导入——用不同方式分句学唱歌曲——加伴奏乐器双响筒、碰铃引导学生综合参与表现歌曲。在柳昀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区现场赛课中  相似文献   

20.
引领思维     
郑先猛 《江西教育》2012,(10):45-45
<正>"先猛,今天你这节课上得很好,是我听过你上的所有课中最出彩的。"一下课,王老师就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上完了本学期的校内研讨课,我感觉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尤其是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和课中意外生成的小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