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故乡剑川,也是白族情歌的故乡,电影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男主人公阿鹏就来自剑川,他善唱白族情歌,对爱情的追求矢志不渝。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传唱广泛、久远的白族情歌,它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男女青年执着追求爱情的感人故事,那些情歌、那些故事犹如汩汩流淌的泉流一直鲜活在我们的生命中。父辈唱的情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的父辈正值20岁到30岁的青春年华,是他们渴望爱情、追求爱情、咏唱情歌最鼎盛的阶段。然而,这个时候也是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统治中国最黑暗、最严酷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提及迪斯尼的动画片,人们想到的便是上世纪80年代的《狮子王》、《花木兰》、《风中奇缘》、《钟楼怪人》、《美女和野兽》等;讲到近期迪斯尼动画,更多的则是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CGI)。观众如此印象丝毫不错,因这些作品基本代表了迪斯尼公司近30年的发展轨迹。回想传统迪斯尼动画,人们熟悉的米老鼠、唐老鸭等,都是“二战”前的形象。战后20年的迪斯尼动画,被称为“动画片第二黄金时代”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3.
杨义华 《大理文化》2012,(8):113-114
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圆满落幕,由大理州文联选送的白族大本曲《麻雀调》,绕三灵情歌《花开两朵万年春》在本次艺术节上分别荣获银奖和铜奖。  相似文献   

4.
黄杰 《寻根》2008,(2):85-92
罗敷是谁?以《汉语大辞典》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罗敷:古代美女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壬家令……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谓“罗敷”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实有其人。如《孔雀东南飞》即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然“罗敷”这个名字,究竟有些别样,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94-195
2011年.上海舞台艺术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进行创作。在艺术表现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并力求在表演风格与表演技艺方面有新的突破。新创作剧目有京剧《梨园少将》、沪剧《军礼》、中篇评弹《上海光复记》、话剧《共和国掌柜》、《四一一·上海夜》、《人面桃花》等近40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蹈《茶山情歌》、《心中的达卜》,歌剧《那时花开》,杂技《双人软钢丝》、  相似文献   

6.
李晖 《滇中文化》2006,(2):36-37
市场经济在当今中国已经日臻完善,但始料不及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竟然出现了风行全国的美女经济。隆重的庆典需要美丽的礼仪小姐,叫卖得好的电影电视一定要几个美丽的演员(包括靓男、靓女)。时装发布会更是离不开美女了,哪一个市场兴旺,一定是美女如云,就连中学生,也来个“美丽中学生“,“超级女生”等。总之,举国上下,正掀起一股美女经济的美女热。  相似文献   

7.
桀骜不驯的情歌之王西纳特拉邓欢40年代末的一天,美国流行音乐歌手、影星弗兰克·西纳特拉在米高梅电影公司摄影棚邂逅当红女明星埃娃·加德纳。从那天起,这位情歌之王便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发誓要娶那个姑娘。西纳特拉是霍伯肯一个司炉工的儿子,那年他33岁,已娶南...  相似文献   

8.
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始建于1955年。40多年来,先后创作演出剧(节)目160多个。该团的节目均从藏民族传统艺术和生活习俗中发掘、整理、加工而成,具有浓郁的藏族艺术风格和生活情趣,受到观众的厚爱。其中,大型民族舞剧《塞·顿月·顿珠》、歌舞江彩的旋律》分别参加了第一届、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获得好评。舞蹈《牧狮》、《深林情歌》等十几个节目获部、省级奖。为此,该团在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1995年7月,该团20名优秀藏族青年演员携一台地方、民族风格浓郁的精美歌舞节目,以“中国藏族歌指团”名义赴加拿大、美国进行了圆满…  相似文献   

9.
高贝 《华夏文化》2013,(3):28-30
陕北流行一句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女性被当作一个独特的群体———"婆姨"记载进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米脂婆姨贡米"、"米脂婆姨服装"等品牌,同时米脂婆姨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鲜活人物,如贾平凹的《米脂婆姨记》,黄复主编的《米脂婆姨的风采》,著名作家朱千华也在其地理人文随笔《中国美女地理》中,对"米脂的婆姨绥德  相似文献   

10.
《相约星期六》作为内地创办最早的电视婚恋节目,播出10年来一直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10年来,参加过节目的嘉宾达6000余人,其中还产生了200多个相约家庭。1月19日,《相约星期六》10周年庆典活动正式启动,以相约邮筒、十年庆典和相约情歌为主线,整个活动历时一年。“相约十年”庆典晚会以“情”字贯穿始终,细细梳理10年历程,展示一些凡人走下“相约”舞台后不平凡的经历和动人的情感故事。晚会集合10年问的老朋友、老面孔,历任“月老”吕凉、崔杰、张民权等轮番登场,众多明星也纷纷献上精彩演出。  相似文献   

11.
李之鼎 《东方文化》2001,(5):99-102
《一声叹息》(下称《叹息》)的编导们此前的影视作品,大抵都是时髦的消费文化,虽业绩历历,名声赫赫,却均属快餐:《一声叹息》似乎多了点什么——虽多得不那么多,但毕竟是多了点儿:这就是对人生底蕴的某种思考,不只是为了逗笑以赚钱。  相似文献   

12.
一 古往今来,各民族都有大量的咏唱爱情的情歌.在白族诗歌的百花园中,有一束特别耀眼的诱人花儿,那就是白族情歌.在传统的白族情歌中,主张自由婚恋,反对买卖包办婚姻,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爱情忠贞不二,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反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主张男耕女织,诚实劳动,反对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等等,是反复咏唱的主要内容.白族情歌是白族民歌海洋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它集中反映了白族人民的爱情与婚姻观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13.
老子思想的当代意义焦树安《老子》在中国哲学中,是仅次于《周易》,为历代解释和阐发最多的一部古籍。《论语》文字口语化,歧义不多;《老子》洋洋五千言,是一部“哲学诗”。历代研究《老子》者甚多,著名的注解就有数十家。从汉时河上公的《老子注》、严遵的《老子指...  相似文献   

14.
冒廉泉  冒俊 《寻根》2008,(2):122-125
邵志宇、杨丽丽撰写的《如皋冒氏的来源》(下称《如》文,见《寻根》2005年第3期)一文,并没有讲如皋冒氏的真正来源,而是反复指斥《冒氏家谱》、《冒氏世谱》、《冒氏族谱》(下称“冒氏三谱”)是“伪谱”,但该文多处有错,现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蒙文通先生是学通经、史、子、集四部的通儒。他治学由经入史,复以学术流变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故对先秦诸子和宋史、西南民族史创获尤多,早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但是蒙先生成就最大的还是史学。建国前夕出版的《儒学五论》主要是论先秦至汉的儒学,只有其中一篇《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的《后论》是论宋明理学的。此外就是《理学札记》第一、二部分及《补遗》、《致张表方书》、《致郦衡叔书》、《答洪廷彦》等七篇。其理学著作虽然只有三万多宇,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多是宋明理学上重要的问题。但据《蒙文通文集》的编者在《…  相似文献   

16.
王小微 《大理文化》2013,(10):83-85
细品起来,每一个汉字的背后,其实都充满着韵味和感情。那么大理呢?读起这两个字的时候,是不是就有古色古香的思绪萦绕在心头?我说的大理,是在遥远的云南,海拔2090米的一块美丽的土地。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这块土地曾满是刀光剑影,然而却又那样多情重义;在电影《五朵金花》的镜头里,这块土地彩蝶纷飞,漫天的情歌直扑心底……大理,真是让人魂牵梦绕,心  相似文献   

17.
“道”,一般作“说”之义。当然,“道”也有些非常规义,如《唐五代语言词典》“道”条: ①是。白居易《览卢子蒙旧诗多与微之唱和因题卷后》诗:“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又《南湖早春》诗:“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②知晓,料想。……  相似文献   

18.
我心绪的宁静和舒畅,是来自契克尔的烛光;你那帽檐下的一角,是太阳下乘凉的地方。恋人啊,你走过的地方,弥漫着华夏麝香的芬芳;是那和田皎洁的明月,把我的眼睛和心灵照亮。中国和伊朗有着20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古丝绸之路把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沧桑,风云变幻,无数先人留下许多令人神往和追寻的足迹。被誉为“抒情诗大师”的伊朗14世纪最著名的抒情诗人哈菲兹就有一个深深的中国情结。他在自己的诗中书写了许多赞美华夏文明的美好佳句,是两国人民友谊和亲善的见证。在《哈菲兹抒情诗全集》的571首诗中,共有27篇写到中国的绘画、新疆和田的麝香和契克尔美女。哈菲兹用自己滚烫的心灵,把这些作为美的象征和化身加以热情讴歌,撒下了一片片深情。爱情主题贯穿着诗人大部分诗章,而他的爱情诗具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是表达他对美好生活和对自由的追求的一种手段。他对鲜花、美女、爱情、麝香的赞誉,让我们采撷几段:看到你光彩照人的容颜/中国的仕女都为之惊叹/尽管对她赞美的故事/无论门上墙上随处可见/晨风每天把清新的气息/吹送到我的身旁/和田的麝香/中国的香料/哪比得上如此醉人的芬芳。诗人在赞美爱情美女时,对华夏大地的种种奇妙遐想实为少见:华夏麝香...  相似文献   

19.
欢涧 《世界文化》2023,(2):17-22
<正>2023年,对于伏契克(1903—1943)的读者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2月23日,是伏契克诞辰120周年纪念日;9月8日,是伏契克被德国纳粹杀害80周年纪念日。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新闻记者,其代表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1945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9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成为捷克文学史上译成外文最多的作品(外文版本多达200多种)。《报告》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于194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20多个版本的《报告》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是鲁迅收在《呐喊》中的第三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同样是在反映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