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据开罗今年五月下旬世界粮食理事会农业部长级会议提供的信息,到1989年底,世界遭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5.6亿人。而在占世界7%的耕地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营养不良,笔者尚不得其详。不过,1988年又出生了2262万个孩子,粮食比1987年又减少了880多万吨,并且从1984年以来连续四年粮食产量未能上升,1988年比1984年减产133亿公斤,人口却净增6139万,人均占粮从393.5公斤降至359公斤;耕地以每年800多万亩的速度锐减,这是有案可稽的。实事上,由于人口爆炸,土地锐减和退化,农业“降温”使粮食徊徘而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即“人口、土地、粮食三联症”仍然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忧患。对此,很有必要作一番沉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潜力     
一、人口与粮食人类自其祖先亚当和夏娃两人出现在伊甸园中开始,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到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口的数量终于突破了50亿大关。目前,人口正以每年约2%的速度(即每年增加约一亿人)不断增长。这种可怕的增长速度,将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如以每人每天需要由食物提供2400大卡热量进行计算,将一年中所消耗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成分都折合为谷物,大约等于460公斤,全世界50亿人口就需要23亿吨谷物。现在地球上全部耕地所产各种粮食加上全部海域所获各种食物折合成谷物的总量,平均每年不超过13亿吨,与所需的23亿吨相比,有大约10亿吨的缺口。因此,全人类中能够摄取充足营养的人,只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的短缺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与发展》1996,(1):24-27
一、粮食短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1.全球粮食产量下降,世界粮食储备减少。粮食是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情况很不稳定。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耕作条件正在恶化,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造成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短期还难以看到扭转这种局面的前景。进入90年代,全球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逐  相似文献   

4.
在空气中,氮约占总体积的80%。氮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从巍然屹立的参天大树,到视而不见的微小生物,从翱翔蓝天的鸟类到畅游碧海的鱼儿……都离不开氮素。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氮素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球粮食生产的直接限制因子。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化学氮肥约为0.5亿吨,而通过生物固氮固定的氮素高达1.5亿吨,是化学固氮的3倍。生物固氮以其固氮量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特点,而成为一代代科学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 年提高,最高年份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5000亿 公斤。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创造了粮食基 本自给的世界奇迹,用不足全世界7%的耕地, 养活了世界22%以上的人口。但是,我国仍然 面临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 问题,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 立起来。因此,必须尽快我国解决粮食生产面临 的主要问题,寻找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1 国际上氮肥工业发展的格局虽然 19世纪中期就产生化肥工业 ,但发展缓慢。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增加了对农产品和粮食的需要 ,刺激了对化肥的需求。到 6 0年代化肥装置的大型化 ,合成氨原料路线转向天然气 ,发展以尿素和磷铵为代表的化肥新品种标志着化肥工业取得的重大突破。 80年代之后世界氮肥工业布局发生很大调整 :1氮肥工业发展重点向天然气资源丰富和廉价地区转移。目前在拉丁美洲、南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仍在新建和扩建合成氨生产装置。2氮肥工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化肥需求和…  相似文献   

7.
人海 《华夏星火》2005,(2):29-29
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写进了今年中央“一号件”,这对于中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产生多大影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称,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他用数据说明,超级杂交稻以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8.
老鼠,从来就是人类的公敌。一只老鼠年糟踏粮食为9公斤。在我国老鼠的总量至少是人口的3倍,也就是说每年我国将因鼠害造成在田粮食作物损失30~40亿公斤、棉花20~30万担、甘蔗10万吨以上。鼠辈还不甘寂寞,经常搞些恶作剧引发事故。人们除了时常尴尬地面对被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有专家估计,到2010年要避免发展中国家的大饥荒,必须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一倍。在中国,只从人口增长速度来看,到2030年需进口粮食2亿吨,这相当于世界上目前的粮食出口量。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对中国粮食危机的提法有夸大之词,但似乎是在敲警钟。我们应看到,第一,中国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从1949年到1990年,人口翻了一番,而粮食产量却增加到原来的4倍,应该说,这个成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10.
黄中 《百科知识》2000,(6):18-19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根据联合国的发展报告,世界水资源短缺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上升,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都使人类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20%的世界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还将增加30%。水源短缺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据估计,世界上每8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于饮用水不卫生所引发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霍乱、登革热等。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而由饮用水不卫生致死的人数将大大超过目前的每年530万。实际上,世界水资源短缺很大程度是由于不合理和没有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和环境污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肥料是粮食优质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的手段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60%。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平均为50%~60%,其中氮素为50%~70%,然而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10%~25%,损失率高达45%以上。磷肥施入土壤后80%以上被土壤固定,每年通过淋溶、挥发等途径损失的化学氮素价值约合350~600亿人民币。此外,在农村面源污染中,化肥污染占30%~45%,全国每年约1300万吨氮进入大气和水体。因此,研发新型高效稳定肥料新技术、新产品,对于推动和支撑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增加的人口对肉食的需求导致喂养牲畜用的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如何为地球上庞大的人口提供更多的肉食?科学家为此想了不少主意。喂养牲畜太费粮食——能喂饱10个人的谷物变成了只够1个人吃的肉,7公斤植物蛋白才能"喂出"1公斤牛肉。对此,斯坦福大学教授帕特里克·布朗发明了一条解决之道——人造肉。他的"不可能食物"项目汇集了50多名科学家、工人造肉  相似文献   

13.
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13亿。如果按人均年占有粮食400公斤的低水平计算,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000—5200亿公斤。《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也确定,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10000亿斤。从目前的情况看,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是显而易见的。要使我国粮食开发达到超越的境界,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分析粮食开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立足实际制定相应对策,引导粮食生产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真实情况是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资源消耗透支接近极限。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2.3亿吨,纵使中国将这些粮食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45%。2010年我国粮食进口量约为3700万吨,已占当时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6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一大粮食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5.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生产的大敌 ——植物病虫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谷物生产常年因虫害损失14%,因病害损失10%,草害损失11%。我国情况也类似,每年仅粮食因病虫害就损失400亿公斤,这还不包括对经济作物的危害及杂草、鼠害对粮食危害的统计数字。一般年份如此,大流行年份则使人类蒙受更大的灾难:1845~1846年历  相似文献   

16.
浪费食物是一个全球现象 浪费食物的现象不光发生在中国,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每年大约浪费13亿吨食物,被浪费和损失的食物总价值达1万亿美元,工业化地区每年浪费的粮食可满足8.7亿饥饿人口的需求……这些数字看上去令人咋舌,然而都是事实,而且越是富裕的国家,浪费现象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如何能够让全球人口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世界人口不断地增加,人们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结构要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未来的30—40年,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将会翻一番,尤其是对于动物蛋白的需求,可能会提升得更多一些,所以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比如在牛肉还有畜牧业等方面加大努力.  相似文献   

18.
冰雹是中纬度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春末到初秋,农作物生长旺季。世界各国农业每年受雹灾造成的损失达几十亿元之多。我国甘肃、山东、黑龙江等省,每年因雹灾损失近1亿公斤粮食,所以,开展人工防雹是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防雹的主要方式有"37"高炮防雹和火箭防雹。  相似文献   

19.
到2000年,我国粮食生产必须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1000亿斤,否则将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改良化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尿素是我国化肥的一个主要品种。但是,我国施用的尿素,其氮素利用率只有35%-40%  相似文献   

20.
到200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52年的288公斤提高到了399公斤,中国创造了以世界不到10%耕地养活22%人口的奇迹。尽管如此,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人必须时刻面对的重大挑战,这种挑战遍及粮食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