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基本国情来看,“点轴”开发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垢最佳选择。落后地区的开发是一个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因此,走城市化道路,加速城市经济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新疆如何实施点轴开发战略:1、以新亚欧大陆桥及沿线的中心城市为依托,点轴结合形成城市经济带,重点是发展天山北坡城市经济;2、走特大型、大中小型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城市体系发展道路;3、要沿铁路线、输气管道线、边境线,分层次进行城市布局;4、城市作为国有资产,也必须保值增值,其生态环保投资也是经济投资,城市建设要有各自的独特形象和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海洋文化城市”是一种崭新的城市文明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的海滨城市,又与恶性损耗海洋文化资源、刺激经济增长的“海洋经济型城市”有着本质区别。目前,长三角沿海城市的形象定位。与“海洋文化城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廓清“海洋文化城市”的理论内涵,不仅可以丰富长三角沿海城市发展思路,还能够为沿海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国内各行各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城市与沿海城市及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经济结构也将面临新的考验。通过立足福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福州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代广西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在引起周边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也使得城市周边农村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城乡交通的变化和市场的变化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自身发展水平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及沿海城市,因而近代广西城市发展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商品经济发展迟缓、水平低以及深受广东影响等特点,未能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选择总人口、人均GDP及城镇化率等指标,运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呈现整体不均衡格局:区域内沿海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沿海的莆田市和宁德市没有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是区域内城市化发展的凹陷城市;而区域的内陆城市尤其是江西省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应加大对凹陷城市的扶持力度,扩大优势区域的辐射面,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代广西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在引起周边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也使得城市周边农村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城乡交通的变化和市场的变化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自身发展水平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及沿海城市,因而近代广西城市发展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商品经济发展迟缓、水平低以及深受广东影响等特点,未能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重组,城市集群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文章基于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演变的认识,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体空间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协调发展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并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体空间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精明增长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发展的城市增长理念.根据《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秦唐沧”沿海地区的定位和精明增长城市发展理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应该以健康、绿色、和谐的方式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谐城市交通,合理规划、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住宅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促进河北省沿海城市进行协调发展,以提升河北省沿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三明——沙县市县一体化战略是福建内陆城市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实施三明——沙县市县一体化战略,核心是“城市空间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重点是“潜力用地挖掘”,实质是“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福建省内陆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以成绵乐高铁以及成绵乐高速公路为纽带,将高铁和高速公路辐射的川西经济带中的47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经济发展水平9项指标,运用PCA和Moran’s I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川西经济带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川西经济带呈现单极核模式和"点-轴结构"的空间特征,川西经济带上成都为极核点,成绵乐高铁为轴线,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性,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经济发展。基于川西经济带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现状,其转型发展政策是构建"点-轴结构"中次级点,加强带内县域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从政党关系和谐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和谐的政党关系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主要措施,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中,制造业仍然是高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现代光机电一体化应用现状、前景及对"海西"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福建省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海西最重要的优势是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构建和谐海西的突破口必须是软环境的建设。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是行政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海西建设在这一方面应当先行,这样才能将海西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谢弦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38-42,46
区域品牌战略是“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区域品牌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联分析,进而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创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的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长远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动因以及体系的比较研究,阐述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两岸职业教育在不同体制下各有特色与强项,互有所长。随着资金、信息的充分交流,教育合作平台的建构,人力、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未来两岸职业教育应在平等互惠及共同发展的原则下,以务实的做法,共同为两岸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主创新、一区两制”,建立“区中之区”,是福建省可以尝试的一种发展模式。该项模式是指利用台湾海峡东西岸的特殊关系,在从福州到厦门的沿海地区,设置激活整个福建发展的枢纽“海峡经济特别区”。这种纯粹第三产业的特别区,用服务型产业群链接海峡东西岸,带动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两岸一中"与台湾海峡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海峡两岸十几年来经贸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关联密切.正在形成的东亚经济一体化"10 1"和"10 3",将进一步削弱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台湾经济只有融入祖国大陆经济才有出路,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反分裂国家法>已经从法理上确认要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由海峡东岸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以及浙江南部、广东东部、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构建成的台湾海峡经济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提出一个“先行先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战略。为了促进新战略的发展.从乡镇企业财务人才的培养着手,从目前乡镇企业财务人才不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乡镇企业成本核算及成本核算机构,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对现代乡镇财务人才的培养思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就如何培养乡镇财务人才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