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往往寄寓着浓郁的悲凉之意.其作品的主题既体现了人的孤寂虚无感,又深刻展现了世事的沧桑凄凉.张爱玲的小说在题材的安排上蕴藉着难以言喻的凄凉之意,作者通过极富艺术性的烘托手法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寄寓着浓浓的悲凉之意,形成苍凉孤寂的文风.  相似文献   

2.
爱伦·坡"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思想虽然无法获得加缪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认同,但其艺术创作的多维性使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人群中的人》是爱伦·坡最具现代意识的作品,凸显了爱伦·坡对转型期人类社会精神危机的关注,开启了近现代荒诞叙事之先河。小说以隐喻式的城市书写揭示了现代社会生活的虚无荒诞,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关系的异化,即异化的城市生活场景、虚无的个体身份认同与荒诞的个体生存意识。爱伦·坡对城市人群孤独、虚无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对叙述者与追逐对象追踪动机的探寻,是对社会转型期城市化给游荡者(包括坡本人)带来的空虚与孤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底层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对其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命运的分析,揭示苏童小说中底层人物在生存困境中孤独与抗争的姿态,进而探究苏童小说中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原因。苏童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化形成了苏童小说的独特氛围,孤独、虚无是苏童小说的底色。  相似文献   

4.
获曼布克奖小说《大海》通篇弥漫着存在和死亡主题,作者班维尔通过小说表现了其向生而生与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旨在引导人们挣脱虚无感和缺失感的束缚,在这个充满荒诞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挣脱虚无、感悟死亡、寻找精神家园,坚持积极的自由选择,坚持本真生存,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赋予存在以本质。  相似文献   

5.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最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情节简洁干净却不乏深度,发人深省,历来是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讨论的热点。该篇的虚无主题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深切关怀。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出发,探讨它对生活在荒原之上的现代人的启迪,思考面对终极的虚无我们所应抱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生与死的问题是史铁生小说的总主题。这一主题性思考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死何以消解生之沉重,其逻辑进路是从生的价值虚无到命运的无可奈何再到历史的无可选择,结论自然是灰色的,即生的艰难与无望只有靠死来消解。二是生何以承担死之虚无,其思考的核心是既然死是命定的,在此之前就必有一个生之过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在过程中,生是实有,死倒是虚无的。要之,先以死消解生的虚无,再以生消解死的虚无,由此开出一条富有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过程人生哲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其代表作《小城畸人》以揭示小城镇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恶心"、"虚无"和"自由"思想,以文本细读的方法阐释小说集所表现出人在工业化环境中被异化后的内心扭曲的"畸形"状态,传递出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存在主义哲学论点对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三个重要人物的人生历程进行了解读。通过对"自为存在"的人在"自在世界"中的异化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虚无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贾洁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5):120-121
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的主人公昆汀,是瓦尔特·本雅明在有关巴黎的作品中所描述的闲荡者。但是,本雅明笔下的闲荡者生活在19世纪的巴黎,而《玻璃城》中的昆汀生活于20世纪的纽约。因此,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作者在小说标题"玻璃城"中寄予的现代虚无的寓意,正是对现代城市生活状态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坛上掀起一场颇具声势的“新历史小说”创作思潮。以《花腔》为代表的仿史小说,也隶属于“新历史小说”的一种创作程式。仿史小说运用消解手法,将历史的“真相”置于广泛的“虚无”之中,通过对历史“虚无”的体认,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这一说法出发,指出张爱玲的世俗只是一个外壳,而内里却是浓重的虚无。现实生活中的张爱玲早已完成自我虚无化,她的一生都处在虚无之中,而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世俗,实际上是一种“自欺”现象。因此,对于生活在虚无之中的张爱玲来说,是不可用世俗来修饰的。  相似文献   

12.
卡尔维诺的微型小说《孤独》最能体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在极小的篇幅中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轻松描写,透出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它的"荒诞"是通过混淆彼此的对立、表现行为与情感的无意义,并在最终因"对立"的消失从而"一切均为虚无"的描写当中来展现的。  相似文献   

13.
卡尔维诺的微型小说《孤独》最能体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在极小的篇幅中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轻松描写,透出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它的“荒诞”是通过混淆彼此的对立、表现行为与情感的无意义,并在最终因“对立”的消失从而“一切均为虚无”的描写当中来展现的。  相似文献   

14.
萧乾小说的生命意识与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乾小说的诗性首先源于其诗性的人生体验,一种生命的忧郁感。萧乾对生命虚无的体认,首先是对人生无常、个体生命孤独无依的感受,还包括个体生命竞争的残酷与盲目。其小说中闪烁的人性光辉,或者说人的本质特征,正在于人对奴役的抗拒。而小说中清醒的死亡意识逆向地表现为一种高扬的生命意识与诗性。  相似文献   

15.
走进朱文那些以都市为题材的小说,不可回避其中所体现的虚无和欲望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这两个关键词,对朱文都市题材小说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赫索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美国知识分子形象并且生动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痛苦、虚无感和日益没落的道德观。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个典型的贝娄式人物,小说的结尾也是一个典型的贝娄式结尾。从叙事学理论、作品的犹太性和存在主义哲学三个角度分析,这种结尾不仅使小说叙述结构更完整更合理,而且通过犹太性和对存在主义的独特理解,作者给予了所有努力寻求自我认同的现代人极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17.
孙凤龙 《考试周刊》2008,33(15):195-196
<雪国>与<边城>,虚无和感伤贯穿主题.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那种无力感造就了一种空虚,正是由于这种空虚才产生了作品里面的虚无,看上去是朦胧的爱情,可是这种爱情永远也没有结果.从爱情的失落中产生的虚无接着就造就了对于小说人物乃至联想到现实社会的伤感,并在感伤中达到了虚无和感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小说《纳齐斯与戈德蒙》以圣经为原型,建构一个完整的原型象征系统:爱和救赎的原型性主题、U型结构的原型性叙述和人类之母的原型性意象。小说使用U型结构表现主人公人生轨迹的起承转合,纳入富有意蕴的形象群体构成神话氛围,把读者引入小说的核心——隐喻的圣经世界,以求服务于解决灵肉矛盾的永恒主题。黑塞借用圣经中大量特别的已知联想物,构建起小说的象征框架,试图为主人公找到战胜虚无的精神宣言,为现代社会找到自我救赎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自杀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细致解读的基础上对其所表现的思想形态、美学形态、生命形态进行概括性阐述。其主要表现形态为癫狂与毁灭、虚无与神秘,产生了异样的美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的现代人性孤单的悲剧,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故事的一个重要主题——虚无,是由于意识到人生悬系于未知而产生的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和焦虑感。人们应该在心灵中寻求秩序、准则以及生存意义,保留一片心中整洁明亮的空间,关爱理解他人,体验虚无并勇敢地面对虚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