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与人类共生共存,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的教育质量,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我们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体育课程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侧重的是体育教学的研究,以体育教学研究代替了对体育课程的研究.本探讨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有其最适合的主客观条件,也应有其最科学的推进过程,对以前的体育课改,许多学校体育人满怀着期待,信奉着新颖的概念和理念,燃烧着自己的工作热情,带着对体育课问题的朴素的认识就参与到了其中,如此感性与理性不对等的课改行为,势必会给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方向性和方法性的问题,为了配合新一阶段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赖天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于素梅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杜晓红等就"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何宏伟 《体育世界》2009,(5):105-107
了解并研究艺术类体育课程,构建艺术类体育课程理论是对体育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撑和丰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体育艺术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契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艺术类体育课程在发达国家。虽名称不同,但目标相同。所以,对此类课程的深化研究(名称、目标、内容、方法等),是趋势之一。(2)我国课改背号下,呼唤着此类研究,需要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均是时代的呼唤。(3)淡化学科、强化课程。是进行艺术类体育课程建设的思想和趋势。建设“同化”的课程,体现基础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建设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一流基础教育"的宏伟目标,在上海市第一期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于1998年进行第二期课程发展工程.为使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对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个基本起点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在理论界便是众口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作为母体学科的应用新学科——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科学的门类学科,应有怎样的界定呢,这是体育社会学理论建设中重要的问题。然而,不论理论研究工作者如何争论,体育社会学是应运而生的,其理论发展便脱离不了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实践,只有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理论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要弄清楚体育社会学的学科界定,首先必须研究在现代体育运动实践中,体育社会学面临着怎样的要求。这是应用性学科性质界定的一个基本起点。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要适应课改的新形势,就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基础教育改革与高校教师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这实际上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推出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各高校在实施方案时应根据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研究、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2012,(1):10-12
从2001年至今,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其间体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10年之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新一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又要出发,在此体育课改的重要节点,《体育教学》杂志社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畅谈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问题。本刊邀请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赖天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首都体育学院教授王皋华、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于素梅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杜晓红以及其他专家进行讨论。本期的主题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理论的教材流变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2,23(2):13-15
体育教学理论教材经历了从《体育教材教法》到《体育教学论》再到《体育教育学》的两次飞跃。现行的《体育教学论》和《体育教育学》教材虽然从整体上把握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但其课程的理论起点和价值取向方面都存在许多疑惑。新的形势下体育教师直接和首先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从过去的“怎样教学”这一教学问题逐步演变成了“教学什么”这一课程问题,必将带来《体育课程与教学》对过去体育教学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要适应课改的新形势,就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基础教育改革与高校教师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这实际上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推出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各高校在实施方案时应根据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研究、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研究若干理论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哲学上看,体育课程研究是把体育教育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中介,是把宏观的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同体育课程的研制、实施以及评价这些微观领域联系起来的桥梁。从课程学自身来看,由于体育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笔者拟就体育课程研究的含义、范围、本质、范式以及走向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1涵义“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三大要素:目的、过程、方法。“课程研究”活动与“研究”活动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尽管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对“课程研究”的表述尚不一致。然而从总体上看,体育课程研究同其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我国十余年课程改革及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关科研成果,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学科基础、原理基础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影响着体育课程改革,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原理基础对体育课程改革起着奠基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后续研究从专题研究角度、系统论角度、历史发展角度及顶层设计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解读体育课程的生活回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4,25(6):79-81
体育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和新的体育课程价值观是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要实现体育的生活回归,必须在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教学的实施等方面,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活体验以及学生的可能生活,拓展课程的教学时空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许松 《精武》2012,(29):51-51,53
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其涉及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都是令人瞩目的。在高校教学中,课程改革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改革的推进过程更是成为热议话题。对高校体育教学而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教学革新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是更大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此为主线,重点论述了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强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然而,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思政类专业课程的任务,与体育课程关系不大。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发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与体育课程思政的要求有着高度的逻辑关联性,都主张将教育和教学相结合,要求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兴趣为导向。“教育性教学”理论可以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在实践中,要求在体育课程思政中将育人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在体育教学目标上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要加大隐性课程的开发力度,将隐性的教育要素融入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训练中;要确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要将培养学生高雅的体育兴趣爱好与体育课程思政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该从哪里寻找突破?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创建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实现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幸福体育观念;有效推进幸福体育要打造“乐动会”幸福课堂。层层递进,从落实文件到课堂操作,倡导幸福体育,有效实现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艺术类体育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并研究艺术类体育课程,构建艺术类体育课程理论是对体育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撑和丰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体育艺术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契机.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艺术类体育课程在发达国家虽名称不同,但目标相同.所以,在我国课改背景下对此类课程的深化研究是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状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国内高校课改的研究,指出涉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较少,满足不了高校学生对日益增强的体育活动的需要,不适应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关于我国高校体育课改,无论从改革阻力还是课程模式构建及新课程方面,理论研究较多,但实践研究太少,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向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要处理好立德指向、立德责任、立德体系、立德过程、立德功能五重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实践关系。要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的价值导向;建立体育课程德育共同体,确保学生的身体素养培育与思想教育协调同步进行;突出体育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学校德育协同效应的一致性;强化体育课程思政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导向和进程。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指引下,使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和底蕴更加丰富,实践的范式和形态更加完善,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结构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加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校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构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对体育需要认识理念的全面提升。如何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发展的教育理念,进行“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的统整,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高度紧张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面临着对许多教育改革问题的选择。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应该是模仿还是创新?学校体育的教学和训练形式应该是自由还是规范?学校体育的培养重心应该是大众还是精英?学校体育的教材更新应该是手段还是目的?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当头?学校体育改革的落脚点应该以增强“肌力”为中心还是以增强“心力和脑力”为中心?文章认为上述6个方面的变革成功,将会为中国学校体育的腾飞奠定最坚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