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荣辉 《现代语文》2008,(3):124-125
重意会,轻言传是汉民族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思维倾向用一个具有中国化特点的概念表述叫感悟。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分别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要求,其中感悟是其核心,感悟能力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考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在考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而借助诗歌阅读教育,不但能怡养诗意性情,而且可以通过拨动心灵的美妙琴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这对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迎接高考有着十分晕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文章有透彻的感悟才能悟其义,悟其情。叶圣陶提出语文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现成教科书所收录的佳作为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仍然是对知识的意义或价值理解得太狭隘,太功利了,把掌握知识,限制在单纯应试上,缺乏对知识类别、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把其内涵外延隔离开来,无视知识背后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人的情感、意志和发现知识的热情,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误,亟待矫正。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扼要地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的误区,以下四个方面特别突出:一是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二是过程简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8.
彭双华 《考试周刊》2013,(71):49-49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维。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等因素,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情感艺术,是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缓解身心的紧张,使人放松,恢复干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营造优美的音乐氛围,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我国政治、经济在国家飞速发展的大潮的推动下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作为中学教学的重点学科语文学科,新课程也对其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2.
在短短的几年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每当让学生体会写景文中作者的情感时,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叫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到鲁迅的文章时,学生总是把文章的主旨理解为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将鉴赏与阅读并列,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意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4.
卢风华 《成才之路》2012,(20):16-16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闼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读讲法就能教给学生这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会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在对话中体验感悟;在想象中体验感悟;在设疑中体验感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薛素云 《考试周刊》2010,(10):51-51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感悟文本,感悟生活,感悟美和爱,教给学生的只是自己的或别人的感悟,学生从来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即使有一点,也是教师或教参强加给他们的。“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悟出的恐怕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思想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统一。  相似文献   

17.
感悟足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简单的说感悟就是感知与领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又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个诗意盎然、色彩缤纷的世界。语文教学中,阅读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以及文章作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加细腻地理解、感知作者的喜悦与愤懑,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人文情怀。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田辉 《天津教育》2002,(3):39-40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呢?研读教师要以学习者、探究者、探索者的身份阅读文章。教师通过研读把看到的外部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教师通过研读,要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刻领会文章之精要所在,抓住文章的主线,使文章的意境变得清晰,内容变得充实。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情去琢磨、品味,从而与教材产生共识、共鸣。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确定知识点、训练点,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