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治疗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现已被引入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际应用中。它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故结合中国当前家庭文化进行心理咨询的本土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家庭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由于它的理论与技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所以要将之运用在中国的文化中,必然要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具体运用中,首先应当以中国家庭及家庭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所呈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西方的家庭治疗技术与方法应根据中国的文化、中国家庭的特点做出适当调整。另外,还应注意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文化适应性、多元文化主义对家庭治疗的影响和整合式家庭治疗的文化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50年代家庭治疗发轫于美国,此后,这个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第四势力”的运动席卷了医学、心理、教育等许多行业和领域,在50多年里获得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首先从德国引入家庭治疗。经过短暂的惊异、新奇与迷茫,国内的研究者们也对这种神奇的治疗投入了高度的关注和研究热情。与此同时,对于这个舶来品,人们对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问题也更为关心。本文中,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孝道为探讨对象,从分析家庭治疗与孝道相辅相成关系的角度,对家庭治疗与中国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初步的、部分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徐云 《文教资料》2006,(18):53-54
源于西方的系统式家庭治疗,能否移植到中国文化的土壤,有益于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呢?结合现有零散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研究,文章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内涵,与中国国情的契合处及本土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出发,简要论证了其本土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13):156-157
随着大学生群体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通过介绍系统家庭治疗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高校心理咨询的意义,希望能进一步推广系统家庭治疗在高校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为咨询对象,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提问技术和留作业方式诱发家庭内部互动模式的变化,从而引发个体改变的心理治疗活动。本文在论述系统家庭治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将系统家庭治疗引入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并以个案的形式详细阐述了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而箱庭疗法应用于家庭治疗是这一趋势下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家庭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庭观。为了解决"家庭治疗"本土化中所面临的文化阻抗,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对结构式家庭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构式家庭治疗吸收了后现代主义中合理的内核,做了相应调整,促使自己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刘志群 《教师》2019,(12):115-116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理论方法,在心理咨询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重要的影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需要。文章通过简要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边界时的运用,以期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