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新闻评论诞生于近代,但是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却可以找到其源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我国新闻评论的源头。了解这些笔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发展和运用,对于新闻评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从新闻学自身的角度看,新闻报道本身就是“新闻选择”的过程。而选择角度和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发挥,也影响着新闻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如:同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关于陶璐娜夺得我国第一块金牌的报道,中央两家大报分别在一版做了重点报道,但读过两则消息的导语后,给人的感觉却明显不同。 本报电 中国射手陶璐娜今天在女子气手枪比赛中,以488.2环登上冠军领奖台。这枚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杖金牌。 (《人民日报》2000年9月18日一版) 本报电 陶璐娜以390环打进决赛  相似文献   

3.
新闻和散文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方式,在保持新闻特性的基础上,优化新闻写作方式,运用散文式笔法,扬长避短,就能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新闻学自身的角度看,新闻报道本身就是“新闻选择”的过程。而选择角度和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发挥,也影响着新闻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如:同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关于陶璐娜夺得我国第一块金牌的报道,中央两家大报分别在一版做了重点报道,但读过两则消息的导语后.给人的感觉却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跨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跨笔?跨者,跨度之跨,跨越之跨也。也就是说,无论是描写、议论、叙述等等,都采取大跨度和大跨越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闻爱好者》2011,(12):F0002-F0002
王继德的作品以楷书为主,涵盖了真、行、隶三种书体。榜书特别耀眼夺目。他笔法娴熟,线条流畅,结体优美、端庄,形式新颖、多样,尤其是行、楷作品,美观、大方、耐看。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的表象过程中,通过运笔过程,笔法呈现来表现笔墨,从而更好地促进意境的营造。通过不同的笔法研究,从而营造出不同的精神境界。以体面的变化为基础的运用笔和手腕通过墨等介质呈现。通过线的深浅、线的转折在表现结构,阴阳(明暗)关系.结构体面的变化.画面中的线条更多的则是显示厚重、厚度、力度和力量来表现对对象的感受。我们在中国画的造境过程是通过合理的用笔.恰当的书法用笔,写意性进行创作思考,借助笔法等有机结合起来,用不同材质的毛笔和宣纸,抒发个人情感。达到笔法、墨法、抽象性笔墨情感的熔入,完美统一地表现出对象有意味的形式,通过墨、线、色等不同材料,不同介质的运用,传递给观众美的享受.营造出画面不同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合笔,多种表现方法合成的笔法,在同一段文字中,含有叙述、描写、抒情、评论等各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的日益多样化,目前我们的新闻写作相对来说已比较落后了。媒体的多元带来的新闻报道也应该是多元的,但我们媒体现在实在是太单一,报道的角度和视野都打不开。因此.我认为目前我们的报道理念、报道的模式一定要有新变化。我总结了一下.有三大报道理念、三种报道模式和四种新闻写作的笔法。  相似文献   

10.
王继德的作品以楷书为主,涵盖了真、行、隶三种书体。榜书特别耀眼夺目。他笔法娴熟,线条流畅,结体优美、端庄,形式新颖、多样,尤其是行、楷作品,美观、大方、耐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29日,《皖江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用散文笔法采写的新闻《寻找李之仪》,打响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2.
赵薇 《中国广播》2017,(2):78-81
本文结合近年来长篇纪实文学连播的创作,集中阐述了通过借助人物采访、现场播报、作者演播等方式来增添广播纪实文学的真实感、现场感、感染力。新闻与文艺的融合,使广播纪实文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3.
韩佳珉 《大观周刊》2012,(28):22-22
我国古代画家荆浩的论著《笔法记》是一部极具历史意义的经典著作,其中主要阐释了荆浩对于“图真”的追求。本文从荆浩所追求的“真”作为立意出发点;分析阐述“真”的本质与真谛,从而总结出荆浩在《笔法记》中所谈到的关于追求“真”的途径及本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变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笔”的含义从字面上已经看得很清楚,主要是说这种笔法是多变的,是善于变化和善于变换的。 一股文字作品也是“文如看山不喜平”。这里也含有多变的意思。但是,它们都不如新闻作品这样的喜变和变得频繁,变得这样大跨度。  相似文献   

15.
张劢 《浙江档案》2015,(1):44-45
天竺筷,起源于三百多年前的清代,作为杭州土生土长的特色产品,曾是老底子杭州人家家户户碗盏间的"标配",被称作"江南名筷"。2006年12月,"天竺筷传统技艺"入选"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竺筷,因原料取自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而得名。其质地良好,使用起来餐染竹香,其筷头设有装饰,筷身烙制妙笔丹青,兼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物  相似文献   

16.
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简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栏的话: 新闻圈内的人都知道。艾丰是北京的知名报人。他是大记者、名编辑,是学者、作家,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关于写作的新闻学入门教程是我国大学新闻系最流行的教材.盛行十年不衰。今天,我们特开此栏,为的是让读者能从艾丰老师的亲传相授中.获益有得。自此,每月您都能听到艾丰老师在和风细雨声中.谈写作……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作品中,叙述和描写事物的时候。不必要用很细腻的笔法,而是用最简要的线条,最简练的语言来勾勒事物。这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称之为简笔。新闻作品强调用简笔.是因为读者读报主要不是欣赏文字之美。而是想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信息。过于细腻的描写和叙述会使读者感到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8.
陆永稳 《新闻世界》2009,(12):111-112
新闻通讯是新闻中的巨制,创作难度较大。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通讯作品,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研究和实践中的一大难题。穆青尝试、提倡的散文笔法在通讯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在人物通讯写作上。此种散文笔法的运用在其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一篇真正优秀的评论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而且要有学艺术价值。邵飘萍在新闻学专《新闻学总论》中,曾提到新闻评论写作要“简洁明快”和“含有美术之意味”,“除去记述某问题之理由见解外,其词亦具有几分动人之魅力”。“简洁明快”是新闻语体的特征,而词“含有美术之意味”,有“动人之魅力”,正反映了新闻语体和学语体相通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耿伟 《新闻实践》2009,(3):29-32
记者讲的故事,并不是直接来自"新闻口"的叙述,也不是简单来自"新闻手"的记述,而是源于背后中枢"新闻脑"的构思.华尔街日报故事笔法的最终动力,来自新闻脑.这个理念也许会让你拿到立足媒体"害中作乐"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