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周与北京文官群体的交往,是关于沈周其人其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作为明中期文坛领袖并积级参与绘画品评的李东阳,是北京文官群体中具代表性的人物,且与沈周往来颇多。本文从李东阳对沈周绘画的鉴藏入手,结合存世绘画作品与文献记录,考察交往的建立与收藏途径、题跋与品评、鉴藏行为与沈周绘画的互动等细节,试图厘清以李东阳为代表的明中期北京文官群体对沈周及其绘画的态度。本文得出结论如下:沈周与北京文官群体的交往,有赖于苏州籍北京文官的促成,书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沈周的绘画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产生需求,与北京文官的持续关注和频繁的鉴藏活动相关。北京文官的鉴藏行为,曾对沈周的绘画产生影响,而沈周在绘画主题与风格上的选择,也积极地回应并参与到了北京文官的生活和文化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2.
刘重秋 《新闻世界》2010,(8):315-316
中国书法与绘画有共性之处,可以互补;也有差异之处,可以参照。本文通过对两者历史沿革和审美特征的比较,提醒书画家们对"互补"应有清醒的态度,要有个"度"的把握,互补并非是各自消亡、相互取代,而是保持其各自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刘婷 《今传媒》2020,(4):153-154
17世纪以来,绘画的风格丰富多彩,约翰内斯·维米尔作为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绘画的风格,具有图像和绘画语言风格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对其绘画艺术的解读与研究也数不胜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研究特性。本文重点讨论维米尔作品中的图像特质,旨在通过对维米尔创作背景和艺术形式的研究与探索,来探讨其创作过程中独特的个人技法以及这样一种绘画形式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峰 《兰台世界》2014,(5):100-101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萧梁时期的著名画家张僧繇所创造的独特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影响巨大,也启迪着当代画家的创作。本文将会通过张僧繇的一些生平故事来对其绘画艺术成就作一详细考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萧梁时期的著名画家张僧繇所创造的独特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影响巨大,也启迪着当代画家的创作。本文将会通过张僧繇的一些生平故事来对其绘画艺术成就作一详细考证。  相似文献   

6.
潘玉良作为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东方第一人,其绘画成就可谓不言而喻。本文则主要就其油画造诣对现代绘画艺术、中国艺术观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以加深对其人其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邢莉莉 《兰台世界》2014,(12):44-45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两宋时代,北宋院体绘画主要是翰林图画院画家的绘画,而在南宋,其画院实施职官制度,制度相对松散,画师的活动方式、范围都具有一定的自由性。本文主要对南宋"职官制度"进行概述,探究职官制度对南宋院体绘画写实及兴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移动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技术接受模式为理论基础,识别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向5个变量,进而提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向变量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假设,最终形成高校学生对移动图书馆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在对武汉市高校学生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对使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同时感知有用性还分别对使用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关系,感知成本对使用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使用态度对使用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为了顺利实现移动图书馆的推广需要注重其有用性和易用性,最大限度降低其感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随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相同的艺术模式,并对中国传统绘画格局的重新构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重在讨论明清时期西方宗教势力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心理授权理论为视角,从自我效能、工作意义、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影响等方面,展开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员的心理授权各构成要素与其职业倦怠的态度与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态度对其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志城 《今传媒》2016,(6):145-146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语言新颖、淡雅、舒朗而简洁。从早期的忧郁、悲戚,到成熟期的转变,再到白首穷经的晚期。以其独立的精神特质和精湛的写实技巧带人们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注入灵魂。本文通过对怀斯艺术生涯、社会背景概述,对早中晚期的部分作品结合所处时代背景、个人体验、作品特点等加以分析研究,揭示并深入分析怀斯的独特绘画艺术的内在特质和诗意特色,并探讨其对中国写实绘画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陆探微是南朝宋明帝时期著名的画家,其师从顾恺之,具有独特的画风,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南朝画圣陆探微"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及其蕴含的美学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陆探微是南朝宋明帝时期著名的画家,其师从顾恺之,具有独特的画风,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南朝画圣陆探微“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及其蕴含的美学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慧 《大观周刊》2012,(28):40-41
本文从个人认识角度出发,浅谈古典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绘画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典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绘画做了其艺术风格的比较,从光源、造型、色彩、题材四个方面入手,加上对它们各自代表画家及作品的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古典主义绘画和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对它们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古典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绘画各有其特点,散发着不同的魅力。另外,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是世界艺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两个流派,为世界艺术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潘梦媛  盛健奇 《大观周刊》2012,(16):162-163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人物。他的绘画拥有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和富于装饰意味的独特形式,赋予19世纪来现代主义的维也纳的神秘氛围,而他的风景画更使他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本文将较为全面地探究一代艺术宗师克里姆特的绘画创作以及独特的风景画魅力,通过对其绘画艺术形式和绘画主题的研究,重新认识这位绘画大师在风景画领域的崭新探索和其作品的独创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猛 《兰台世界》2014,(1):66-67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0.
王盛烈是现实主义水墨画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将笔墨和素描巧妙结合的优秀艺术家.他一生都在坚持追求现实主义的绘画艺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实现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的有机结合,并且他的很多绘画作品都是切实反映社会现实和平凡人生活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时代性.而且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作品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