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弘劼 《新闻世界》2012,(8):113-114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网络,是网民第一大信息通道和发声途径,现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策源地。这使得微博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到传统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之中,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表达方式,及其对社会的舆论引导。在微博的强大影响下,在公共事件报道方面,传统媒体从业者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本文结合2011年热点公共事件“郭美美事件”的纸媒报道进行分析,阐述微博视野下传统媒体公共事件报道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文章主要阐述微博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正负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博与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文章主要阐述微博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正负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以来,立刻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参与热情。微博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公众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参与公共事件的行动也日益彰显出理性与成熟。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行动更是见证了微博在引发公共议题、激发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中的独特优势。本文分析了这次微博事件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5.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玲 《新闻通讯》2014,(5):32-33
作为如今国内最流行的两大社交应用,微博和微信之间的“斗争”似乎从微信崛起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微博将被微信取代”一度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马航事件为例,从属性定位、传播模式、受众需求等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差异,认为二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交平台,微信的社交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强于微博,但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方面,微博具有微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微博不会被微信取代,二者将在互补中共存。  相似文献   

7.
金菁 《新闻知识》2012,(9):35-36
微博,归根结底是节点传播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场域特点不违背节点传播模式的特点。因而公共事件在微博场域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公共性和节点传播模式的结合。除此之外,微博在实际中还是一个特殊的舆论场,因而在其中的公共事件的产生和特征又不免受到舆论场特色的影响。本文立足媒介社会学视角,通过分析微博媒介形态特点,探讨在微博场域中公共事件的产生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乔秀宏 《东南传播》2018,(6):116-120
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作为休闲娱乐和信息获知、分享的重要渠道,也为大众提供着发声平台.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中人们的转发行为现状以及产生转发行为的动机.研究发现:该类事件的性质弱化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尊重需求,转发行为主要出于利他动机、认知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各类动机的同意程度越高,微博转发形式越多样化;女性比男性在信息防范和评论警惕性上显示出更高的媒介素养;年龄和专业背景也会在不同动机的同意程度上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发现可以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及时、准确扩散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微博、微信的发展,使得二者同属的社交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娱乐性事件中能够快速形成舆论场,抢占网络舆论平台甚至掀起全民狂欢局面。通过分析微博和微信传播特性,找出二者的舆论生成模式的差别和联系,对微博、微信在娱乐性事件中生成舆论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比较,掌握其特点,根据各自特征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3):47-52
近年来,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微博是把双刃剑,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微博极低的门槛也容易导致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微博的双刃剑特征使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运用微博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全面普及,整个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产物,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和认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齐宏彪 《今传媒》2012,(6):144-145
微博是一个意见自由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言。在公共事件中,由微博舆论场自发形成的"意见领袖"成为事件传播的重要节点,这些"热点"影响着公共事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无形中引导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在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不同"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他们对议题的积极引导对公共事件的良性运行起到建设作用,但是微博的"开路"传播及其片段化的言说模式,也使"意见领袖"遭遇了危机。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WEB 2.0技术的发展,微博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选取"郭美美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共领域"分解为"转发次数"、"评论次数"、"评论态度"三个维度,以此来衡量微博是否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媒体官方微博凭借其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公共事件中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产生了强大的网络舆情传播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媒体官方微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公众舆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媒体在报道中更好地发挥正面传播效果和服务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穆黎 《东南传播》2010,(3):71-73
公共事件来源于公民的公共需求,来源于具有公共责任感与公共良知的大众传媒的发现。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体系中,揭示公民公共需求而产生的公共事件,使这些公共事件引起政府与公众的公共关注,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公共责任。现代民主国家公共事件的发生,主要依赖于大众传媒的大众传播形式,它能克服传统社会人际传播形式的弊端,在发现和传播公共事件,使公共事件获得政府与社会公众公共关注的过程中,具有传统社会人际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朱颖  李嘉碧 《今传媒》2016,(8):8-10
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之一。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微信公众号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谣言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治理谣言主体的不同,提出微信公众号谣言治理的内部及外部两种路径,以期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治理和危机传播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微博、微信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及较高的用户依赖性,成为高校创新档案服务手段的新平台。以"211工程"高校档案馆为例,从开通现状、信息推送量、更新频率、服务内容等方面对微博、微信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档案馆微博与微信服务的整合策略,以期实现"双微"平台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20.
赵淼  孙亚靖 《东南传播》2012,(12):33-36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已逐渐深入到国家政治与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传播的一大特征。对于微博构筑的网络公共领域,许多学者已从微博议政、阅听人、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析与解说。本文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为契机,以"网络315微博投诉——315即将到来之际,新浪财经邀请您参与微博维权活动"为案例,对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微博参与情况这一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