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新魔幻电影借鉴好莱坞魔幻电影的模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逐渐开辟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电影之路。本文梳理了当下中国新魔幻电影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类型元素进行深入探析,试图为中国新魔幻电影的繁荣发展投石问路。  相似文献   

2.
2015年7月10日,集中国传统文化、迪士尼英雄叙事风格和日本动画魔幻风格于一身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在国内正式上映,并最终以9.56亿元票房完胜暑期86部电影,问鼎内地最高动画电影票房。本文运用传播学5W模式,解构了《大圣归来》的成功原因,探寻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3.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魔幻电影作为电影的产业支柱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探索和发展行至今日,也出现了如《倩女幽魂》、《蜀山传》、《大话西游》和《无极》等魔幻影片。这种初步发展的成果在艺术和市场上虽难与欧美大片比肩,但富有意义地暴露出我们在电影产业建构和艺术创造诸方面的缺失。本期特邀专业从事影视教学和研究的王宜文和田卉群撰文,意在从源头、本质和操作层面廓清纷繁表象下的认识和创作局限,为壮大中国电影产业提供有益借鉴。胡谱忠则深刻揭示了民族电影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产业问题和文化问题,以深广的视野观照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道路,表达了构建民族电影核心价值和主体性的文化忧思。胡粲然  相似文献   

6.
《大鱼海棠》孵化于清华理工男12年的梦中,《摇滚藏獒》则根据音乐人郑钧原创同名漫画改编,两部电影在原创性上的努力,显现了国产动画创作趋于成熟的一面,但从观看效果来说,仍是原创不足,硬伤有余。《大鱼海棠》利用福建土楼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庄子?逍。游》对未知世界的文学描画,搭建了一个魔幻诡异、美轮美奂的奇特场景,但它的原创性仅止于此,全片画风与吉卜力工作室的系列动画十分相像,是它的令人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向国际化进军做出种种努力,一些国产“大片”却遭到了痛斥,好的本土化的电影却日益缺少。中国电影究竟该如何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文化焦虑?本文结合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现状试图探讨其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去向。  相似文献   

8.
商业化,可以说是电影的生存之道,但它绝不是电影的目的。 中国电影文化延续了一百年,如何保持属于东方人特有的含蓄和情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读书     
转眼之间,文革十年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历史。那些岁月中的残暴与苦难,经过时间的打磨,越来越带上了一种“魔幻”的色彩。文革十年的电影也是如此。古怪,荒诞,可笑而又可悲的感觉融合在一起,使得我们今天再回首去看,无论是样板戏中的唱段,故事片中的台词,还是那些创作者们的命运,“魔幻”的感觉总会越来越强烈。众所周知,那一场文化革命正是始自文艺革命,文艺革命又生产出无数“革命文艺”的怪胎,而当代中国电影为政治所纠缠  相似文献   

10.
王伟伟  孟丹妮  金鑫 《传媒》2019,(17):37-39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仅15天累计票房已突破40亿元大关,不仅在国内领跑电影春节档,同时也在海外引发了强烈的观影热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该电影力求创新,不仅引领观影人享受科幻场景所带来的震撼视听效果,更在影片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中国价值观,从而体现出国产科幻电影的大国精神。作为里程碑式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摆脱了好莱坞传统的科幻电影范式,融入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国产科幻电影所带来的家国情怀。笔者通过探析《流浪地球》的家国情怀与中国价值观,展现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地位上的攀升,为今后的国产科幻电影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出炉都如同龙卷风过境,将观众集体卷入"捧"或"贬"的口水大战.有人盛赞它实现了国际市场接轨,有人则斥之为电影市场虚弱之体疯狂进补的"猛药".事实上,国产大片毁誉参半的舆论现状恰恰反映出观众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自己的大片,面对好莱坞,没有国产大片的中国电影市场将不堪一击,因此每年有三到五部国产大片亦不为多;另一方面,国产大片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许多非专业人士的评点便能一语击中其创作软肋.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电影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建京 《现代传播》2003,(4):129-131
魔幻现实主义一般被理解为“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 ,如印第安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以及作家的想象、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特殊艺术手法。”① 就表现形式来说 ,电影与魔幻的确有着先天的不解之缘 ,电影以其逼真的影像使人在片刻遗忘了它并非真实 ,从而使它成为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具幻觉性的艺术形式 ,但是电影可能永远不会是现实世界本身。人们看一部电影就是进行一次心理体验 ,虽然这种体验可能是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东西 ,这是因为艺术家筛选…  相似文献   

13.
聂伟  方群 《出版参考》2007,(1):15-15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出炉都如同龙卷风过境.将观众集体卷入“捧”或“贬”的口水大战。有人盛赞它实现了国际市场接轨.有人则斥之为电影市场虚弱之体疯狂进补的“猛药”。事实上.国产大片毁誉参半的舆论现状恰恰反映出观众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自己的大片.面对好莱坞.没有国产大片的中国电影市场将不堪一击.因此每年有三到五部国产大片亦不为多;另一方面,国产大片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许多非专业人士的评点便能一语击中其创作软肋。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的样式,作为受众倾向性明显的国产喜剧片更是兼具了喜剧化和本土化特质,与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由于国产喜剧片的商业化本质、工业化生产和受众意识的控制,它作为缺乏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阻碍了高雅文化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审美,也在更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认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但在受众层面,它也是一种有文化意义的"生产性文本"。在国产喜剧片对现实进行嘲讽,对生活进行恶搞,以及进行某种意义解构的同时,还应当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之上建构更为积极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5.
"IP"概念是我国电影产业化之路的新探索,是市场经济导向下显现强烈产业属性的时代产物,成为当下国产商业电影创作的捷径.青年文化属性成为当下电影IP的显著特点.但在抢购IP追逐利润的同时,应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多一些悉心打磨的工匠精神,保护IP电影的生态环境,培育出走向国际电影市场适合全世界观众口味的中国特色的IP电影.  相似文献   

16.
吕瑞娟 《青年记者》2017,(11):60-61
中国动漫电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动漫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了一批极具本民族风格的电影动漫作品.中国动漫电影注重对于色彩等视觉上画面的把握,并采用色彩隐喻的手法塑造电影中角色的个性,在叙事上用隐喻的手法来表现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流派,出品了像《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一大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外国动漫电影作品开始涌入中国,对中国动漫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动漫电影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走向了一条“四不像”的道路.本文从中国动漫电影的视觉色彩隐喻出发,分析电影色彩与隐喻之间的关系,为国产动漫电影如何发展民族特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为首的西方魔幻电影风靡全球,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也大受欢迎。本文运用传播学中拉斯维尔的5W模式,结合调查研究,从"传者"、"文本"、"受众"、"传播环境"等方面对西方魔幻电影在大学生中走红的原因及其传播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照片,杭州)2012年6月29日,’2012国际3D魔幻艺术中国特别展”杭州开幕。为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由浙江广电集团和韩国MBC光州文化放送联合主办的’2012国际3D魔幻艺术中国特别展”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了韩国艺术家创作的近百幅3D魔幻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影市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影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据2010年1月24日《经济日报》报道,2009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幅为42.96%。全年生产故事片456部,票房收入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有12部。其中包括《建国大业》等3部单片票房收入超4亿元的影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在总结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时指出:“2009年中国电影的成绩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电影都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表征和反映,同时也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时代和文化.黄会林、高永亮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提出了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构想.这一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